第15章 ?第一次農(nóng)村考察(1-3 天)
- 年薪百萬不如種菜爆火全網(wǎng)
- 空山居士2024
- 1583字
- 2025-06-13 09:16:39
2008年 9月 28日,秋分后的第八天,山城的晨霧像未撕干凈的便簽紙,粘在海拔 800米的山路上。林永強的定制皮鞋陷進泥里,鞋尖的鱷魚紋被碎石刮出裂口——這雙花了半月工資的奢侈品,此刻比他的 HR總監(jiān)頭銜更先「離職」。王海洋的補光燈支架卡在巖石縫里,張小雨的 Excel導航圖被汗水洇濕,「預計到達時間」一欄的 3小時,早已被現(xiàn)實的山路拉伸成 5小時。
「就這裝備?」老周的煙斗在半山腰明滅,他蹲在青石板上打量六人組,解放鞋邊臥著只脫毛的土雞,「城里的 Wi-Fi信號能傳上山,你們的骨氣可別被糞水沖跑了。」周敏的獎杯花盆晃了晃,里面的蒲公英幼苗歪向一側(cè),老周突然伸手接住:「這玩意兒在地里能長成雜草王,比你們的工牌扎得深。」
民宿的土墻裂縫里漏著陽光,老周的「客房」是間改造成上下鋪的谷倉,屋頂橫梁掛著去年的玉米串。陳建國的財務報表被老鼠咬出窟窿,他摸著墻縫里的鼠屎,計算器顯示「住宿成本:0元/晚」,卻算出潛在醫(yī)療支出——李芳正在用礦泉水沖洗草莓,三瓶 550ml的農(nóng)夫山泉,換來了老周的冷笑:「姑娘,這水澆地能活三棵苗,洗草莓?比我家雞喝得都金貴。」
「我們租 20畝荒田。」林永強展開 SWOT分析圖,石板桌充當會議桌,老周的煙斗壓著「機會(O)」欄,「優(yōu)勢是政策扶持,威脅是農(nóng)耕經(jīng)驗不足,但我們有技術(shù)——」話沒說完,土雞突然撲棱著翅膀撞向補光燈,強光下的雞群炸窩,此起彼伏的打鳴聲里,王海洋的補光燈成了「土雞失眠器」。
第一夜在雞飛鼠跳中度過。周敏的技術(shù)文檔照片被露水打濕,她借著手機光記錄土壤濕度,突然聽見墻角的老鼠啃食聲,和當年辦公室打印機的卡紙聲驚人相似。林永強的皮鞋被拖進鼠洞,露出定制鞋墊上的「效率至上」刺繡,此刻正被老鼠當作磨牙棒。
第二天清晨,老周看著六人組的「開荒儀式」笑出眼淚:王海洋用補光燈照射荒田,說是「紫外線殺菌」;陳建國用 SPSS分析土壤樣本照片,得出「含沙量 37%」的結(jié)論;李芳的微生物培養(yǎng)皿里落滿灰塵,她卻堅持這是「自然接種」。最荒誕的是張小雨,她用 Excel規(guī)劃鋤頭揮動軌跡,聲稱能「提升 30%翻土效率」。
「知道為啥叫荒地嗎?」老周用鋤頭敲開板結(jié)的土塊,蚯蚓在陽光下扭成問號,「這地被前租客用了十年化肥,早僵死了。」他抓起一把土撒在周敏的技術(shù)文檔上,「你們那些花花綠綠的表,能算出蚯蚓的心跳不?」
沖突在午餐時爆發(fā)。王海洋抱怨「伙食沒有蛋白質(zhì)」,老周直接端來一盆炸知了,蟬翼在補光燈下泛著油光。張小雨的客戶名單不小心掉進豬圈,陳建國想去搶救,卻踩進糞坑——那可是他用來記錄「有機認證成本」的重要文件。李芳試圖用礦泉水沖洗他的皮鞋,被老周一把奪過瓶子:「留著澆你那金貴的草莓苗吧,糞水比你那勞什子檢測劑管用。」
夜幕降臨時,六人組坐在曬谷場上,補光燈照亮老周的蚯蚓養(yǎng)殖箱。「這些小家伙,」老周用木棍撥弄紅色的蟲群,「能把石頭縫里的土吃成金坷垃。」林永強突然想起 SWOT分析里的「劣勢(W)」,或許該改成「缺乏與蚯蚓談判的技巧」。周敏的獎杯花盆里,蒲公英開出第一朵花,老周說這是「荒地的歡迎禮」。
第三天清晨,農(nóng)業(yè)集團的追蹤短信驚醒了陳建國:「檢測到 SPSS異常使用,請注意協(xié)議條款。」他望著正在用補光燈觀察蚯蚓的王海洋,突然發(fā)現(xiàn)光束下的蟲群密度,和 SPSS模型里的「正態(tài)分布曲線」奇妙吻合。李芳的檢測報告顯示,荒地土壤的重金屬含量低于國家標準,老周的蚯蚓功不可沒。
「想真正開荒,明天跟我去扛糞桶。」老周扔來六雙膠鞋,鞋底粘著十年前的牛糞,「先學會和土地道歉,再談什么 SWOT。」林永強望著遠處的梯田,云霧正在散去,露出山體上模糊的石刻——「人土為安」,和他工牌背面的女兒涂鴉一模一樣。
(第十五集完?懸念提示:老周的蚯蚓養(yǎng)殖箱是否與農(nóng)業(yè)集團有關?周敏的蒲公英如何成為荒地救星?農(nóng)業(yè)集團的追蹤能否阻止六人組?下集《荒地開墾戰(zhàn)》即將揭曉,看都市精英如何用糞桶完成「土地道歉」,首遇「糞水驚魂」名場面,更有神秘石刻揭露彭水梯田的千年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