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的馬德里,一位年輕的神經解剖學家圣地亞哥·拉蒙·卡哈爾正在其簡陋的實驗室里伏案工作。窗外是西班牙炎熱的夏日午后,但拉蒙·卡哈爾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顯微鏡下的那片神經組織切片上。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他一直在嘗試改進意大利解剖學家卡米洛·戈爾基發明的銀染色技術,希望能夠更清晰地觀察到神經組織的微觀結構。這一天,當他將視線對準顯微鏡的接目鏡時,一個足以改變神經科學歷史進程的發現呈現在他眼前:在...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1888年的馬德里,一位年輕的神經解剖學家圣地亞哥·拉蒙·卡哈爾正在其簡陋的實驗室里伏案工作。窗外是西班牙炎熱的夏日午后,但拉蒙·卡哈爾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顯微鏡下的那片神經組織切片上。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他一直在嘗試改進意大利解剖學家卡米洛·戈爾基發明的銀染色技術,希望能夠更清晰地觀察到神經組織的微觀結構。這一天,當他將視線對準顯微鏡的接目鏡時,一個足以改變神經科學歷史進程的發現呈現在他眼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