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可能在求救:青少年抑郁家庭自救指南
- 路茗涵編著
- 1356字
- 2025-06-10 17:21:59
抑郁放大器——教你識別抑郁癥信號
當一個人被抑郁癥糾纏時,會在身體、情緒、思維、行動上有所反映。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觀察孩子的變化。
身體
食欲改變。孩子可能出現食欲增加或減少的情況,導致體重的變化。
睡眠問題。孩子可能出現入睡困難、失眠、早醒、噩夢等睡眠問題。
身體不適。孩子可能出現頭痛、腹痛、背痛等不適癥狀,但沒有明顯的身體疾病。
情緒
持續的情緒低落。孩子經常表現出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可能有過多的哭泣,長期處于悲傷或沮喪情緒。
自卑感和自責。孩子可能表現出過度的自卑感,感覺沒有價值,對自己過分苛責、感到內疚。
情緒波動。孩子可能經歷情緒波動,情緒變化劇烈,早期可能會因小事發脾氣,容易煩躁、易怒。
思維
注意力和記憶力問題。孩子可能難以專注于學習或其他任務,難以集中注意力,還可能出現記憶力下降的情況。
行動
興趣和活動減少。孩子對曾經熱愛的事物或活動失去了興趣,不再參與社交活動或拒絕與他人互動。
自傷行為、自殺意念。有肢體上的自傷自殘行為,甚至出現自殺意念和計劃。
由于兒童和青少年特殊的發展階段,他們的抑郁癥與成年人的抑郁癥在外在表現上存在一些區別。以下幾個方面我們可以重點關注,以便更好地判斷孩子是否出現抑郁癥的信號。
表達方式。兒童通常難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無法清晰地描述自我感受,他們可能通過行為問題,如反叛、挑釁或退縮來表達內心的困擾。
生理癥狀。相比成年人,兒童更可能出現各種生理癥狀,如頭痛、腹痛等,而無明顯的身體疾病。
社交問題。兒童抑郁癥可能導致他們與同齡人的互動減少,表現為自我封閉,社交問題可能更為突出。
學業問題。兒童抑郁癥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降,對學習失去興趣。
孩子年齡段不同,陷入抑郁時表現也有些許不同。下面提供兩個年齡段的表現供家長參考。
8-11歲
頻繁的憂慮想法
難以與父母分離(哭泣、依賴)
經常哭泣(一天中超過一半的時間,至少持續2周)
入睡困難
明顯的食欲減退
出現身體攻擊行為
沒有朋友或者認為沒人喜歡他們
大部分時間會表現出喜怒無常、愛發脾氣
對自己作出消極評價(我很笨,我很丑,我什么都做不好)
自殘(打傷自己,割傷自己)
會表達希望自己死了或者經常談論死亡
12歲以上
入睡困難
明顯的食欲減退
經常哭泣(一天中超過一半的時間,至少持續2周)
易怒(一天中超過一半的時間,持續至少2周)
對他們過去喜歡的東西缺乏興趣
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一人或者打電話
成績下降
出現身體攻擊行為
體重顯著增加或減少
難以集中注意力
頻繁的憂慮想法
對自己作出消極評價(我很笨,我很丑,我什么都做不好)
自殘(打傷自己,割傷自己)
會表達希望自己死了或者經常談論死亡
如果孩子有上述癥狀中的2~3種,并持續2周以上,家長就要高度重視孩子的身心狀態了,多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以下3個方面可以幫助家長進一步判斷孩子是正常的抑郁情緒還是嚴重抑郁。
情緒與情景不匹配。比如孩子被批評了,難過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一直哭,和老師批評的程度極不匹配,就需要格外關注。又或者,碰到高興的事,卻也覺得難過傷心。
持續時間長。一般情況下,一些情緒和身體的變化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上述癥狀中的現象持續2周以上,且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如此,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嚴重影響學業、社交。一般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孩子,但影響程度不大。當孩子的抑郁失落嚴重影響到學習成績或與朋友的正常交往時,需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