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外朝風波
書名: 明末風云:崇禎逆天改命作者名: 執劍之士本章字數: 2117字更新時間: 2025-07-21 11:30:00
此次改革,任用監督太監,讓原本被視為下下衙門的都知監一躍成為第四監。
內官監和御用監則是為了日后統一財政、軍事等改革,統一事權,推行新政埋下伏筆。
內廷核心架構形成“三權分立,乾清宮御前,都知監監督”之勢。
引入潛邸忠心之人,便于自己深入調節內廷事務。
若將宮廷二十四監全部推倒重來,怕是今晚乾清宮就要出事。
有些事無法一蹴而就,便開些后門,讓他們慢慢適應,日拱一卒,任重道遠。
等到眾宦官領了朱由檢的任命,魚貫退出乾清宮去操辦各項事務后。
殿中只余王承恩與王國泰二人侍立,此二人如今堪稱內廷炙手可熱的人物,皆是天子近臣。
朱由檢緩步從御案后走出,朝著乾清宮暖動閣行去。
王國泰頭回長侍御前,一時竟不知該如何自處,愣在原地。
王承恩見狀輕咳一聲,低聲道:
“發什么呆?還不快隨咱家伺候陛下。“
說完當先邁步跟上。
王國泰這才如夢初醒,慌忙整肅衣冠緊隨其后。
暖閣內檀香裊裊,巨大的紫檀木書架倚靠在整面墻壁,一格格擺滿了藍布封皮的典籍。
朱由檢正負手立于紫檀書架前,一名小內侍踮著腳從高處取下一冊藍布面書籍,恭敬呈遞御前。
“王國泰。”
朱由檢突然開口,聲音不疾不徐,
“可知朕為何擢升你為提督都知監?”
這一聲驚得王國泰渾身一顫,慌忙躬身作揖:
“奴婢愚鈍,恭請圣訓。”
朱由檢轉過身,指尖摩挲著書脊上的燙金小字,緩步走向他:
“天啟二年朕受封信王時,爾入勖勤宮伺候,從小火者做到內侍,直至朕出宮開府才升任正六品長隨,可是?“
王國泰聞言愕然,萬沒料到天子竟將自己履歷記得這般清楚。
他正要跪倒,朱由檢卻抬手止住:
“不必跪。朕不喜歡動不動就下跪,把差事辦妥帖才是正理。“
“奴婢謹記圣諭!“
“朕選你提督都知監,正因你在宮中無黨無派。“
朱由檢將書冊輕輕拍在掌心,
“自今日起,朕便是你的倚仗。好生管著都知監,襄助王伴伴辦事,明白么?“
王國泰眼中精光一閃,沒想到昔日因無黨無派屢遭排擠,今日反倒成了晉身之階。
連忙雙手交疊深揖到底:
“奴婢定當竭盡駑鈍,輔佐王公公打理都知監事務。”
“嗯。”
朱由檢將手中書冊遞出,
“這冊《明史·鄭和傳》拿去細讀。望你人如其名,使國泰民安,莫負朕望。”
王國泰雙手高舉過頂接過書冊,又退后三步方敢直身:
“奴婢謹遵圣諭,先行告退。”
待王國泰退出暖閣,朱由檢斜倚在鋪著白狐裘的躺椅上,炭火盆里的銀絲炭燒得正旺。
王承恩侍立一旁,見皇帝閉目養神,輕聲問道:
“陛下,可要添些茶水?”
朱由檢斜倚著,漫不經心的問道:
“王伴伴,外朝為《三朝要典》鬧到何等境地了?”
何為《三朝要典》?
所謂“三朝”,指的是萬歷、泰昌、天啟三朝。
書中圍繞這三朝的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進行定性。
東林黨堅稱這是魏閹篡改歷史、打壓異己的罪證,如今魏忠賢倒臺,自然要正本清源,也在同步編寫同人小說《碧血錄》。
那此刻朝中,雖然崔呈秀、薛鳳翔等人雖然被革職,但是主持修建的黃立極、來宗道等人可還在朝廷中。
雖然黃立極不好舍下臉面和他們直接爭執,急忙示意內閣張瑞圖等人上。
那張瑞圖也是立刻秒懂,他急忙叫住在京的崔呈秀等人。
“大伙并肩上。”
而崔呈秀、薛鳳翔等人本就覺得自己都輸臟得干凈,真就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沒想到你們還不放過自己。
當下既然朱由檢沒說讓自己立馬離開,也就留在北京不走,紛紛改換門庭,紛紛扯起一幫人在那邊和東林黨人對罵。
不過好歹有朱由檢事先的提醒,這次倒也沒人敢此刻敲響登聞鼓。
王承恩垂手侍立,眼角余光瞥見天子指尖在扶手上輕叩。
他心知皇上對此事了如指掌,畢竟剛剛才命劉若愚編纂《酌中志》。
此事牽涉廷推閣老、六部尚書更迭,其中關竅豈是表面這般簡單?
“東林黨言官連日上奏,說要焚毀此書以正視聽;張閣老,來尚書等人卻稱此書是天啟爺欽定,動不得;還有些中間派,只說該刪改后留存......“
“一群糊涂蟲。“
朱由檢冷哼一聲,指尖在躺椅扶手上輕叩,
“讓劉若愚編《酌中志》,正好讓他把這樁公案記清楚,別到時候讓野史橫行。
這朝廷就像棵老樹,魏黨那幾根枯枝剛砍去,東林黨便想把所有養分都占了去——葉向高是老糊涂了嗎?連手下人都管不住。”
虧得自己如此拉偏架,有時候真的得有魏忠賢這等鯰魚在朝中,否則這些苦讀圣賢書的,黃立極等人還舍不得面子。
王承恩聽著這輕飄飄的幾句話,卻是不敢接話,只聽皇帝又道:
“選個日子,讓太醫院派個太醫,給葉閣老瞧瞧身子。“
這話輕描淡寫,卻讓王承恩卻心頭一震。
朝廷誰不知,讓太醫瞧病有時是恩寵,有時卻是警告,沒病也得找出三分病來,不然便是欺君。
他連忙躬身道:
“奴婢這就去安排。“
朱由檢揉了揉眉心,案上的奏疏堆積如山,封皮上“庭推閣老“四字格外刺眼。
“聽說國子監的監生也跟著起哄?”
“可不是嘛。“
王承恩低聲道,
“聽說有人在辟雍殿前貼了匿名帖,罵魏黨是奸佞,又咒東林黨是偽君子,鬧得不可開交。“
朱由檢忽然笑了,笑聲里帶著幾分冷意:
“這些讀書人飽食終日,是該給他們緊緊弦了。看來朕是時候,欽定明年會試主考。”
他忽然坐直身子,
“著黃立極速將廷推閣臣的奏本呈來。拖了這些時日,也該有個結果。”
朱由檢望向奉先殿方向,嘴角泛起冷笑。
內廷已初步整肅,是時候騰出手來,將這外朝的亂麻一一理清了。
王承恩望著皇帝年輕的臉龐,想起潛邸時那個深夜苦讀的信王,那時誰能想到,這個沉默的少年,如今竟能將朝堂玩弄于股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