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司馬懿的目的
- 三國:讓你逐鹿中原你去種田?
- 油炸涼粉
- 2054字
- 2025-08-04 06:30:00
數(shù)日后
蔡琰心事重重,想練字靜心,卻是心不在焉,腦海里一直是那日豁出去的情景,揮之不去。
自那日后,貞姬逃也似的,一心撲在工作上,塢堡也不回了。
黃花閨女這般放開,結果還被拒絕,這打擊與羞恥可見一斑。
別說貞姬沒臉見趙義了,連姐姐都沒臉相見。
“小娘可有心事?”
卻是獲得在塢堡內有自由行動權的馮姬,瞧見了花園中形神游離的蔡琰。
蔡琰看向馮姬。
馮姬一改往日雍容富貴的嬪妃打扮,而是恢復了尋常婦人的衣著。
還別說,如此改頭換面,倒還顯得馮姬平易近人。
蔡琰應了一聲,想著馮姬是外人,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蔡琰便想問問馮姬看法。
反正都丟過臉了,蔡琰說起這事,也不害臊。
反而還有種宣示主權的意味,告訴馮姬,趙義‘名花有主’了。
當然,蔡琰隱瞞了坦然相對的環(huán)節(jié)。
馮姬聽后,臉色羨慕,不像是演的,“二位小娘真是好福氣。”
“這算福氣么?何以見得?”蔡琰苦笑。
馮姬笑道,“以我看來,是趙君不忍傷了二位小娘。”
蔡琰來了興趣,示意馮姬繼續(xù)。
“妾身已來數(shù)日,已經知曉二位小娘對趙君之意。趙君沒有答應,無外乎是怕傷到另外一人。也就說明,趙君心中同樣也有二位小娘。”
娶貞姬,傷蔡琰。
娶蔡琰,傷貞姬。
娶她們任何一人,都會讓趙義為難。
如此說來,蔡琰倒要怪罪自己,讓趙義陷入了兩難境地。
這也解釋通了,明明她們都這樣了,結果趙義還是不為所動。
即便成事了,可給誰名分,都是對另外一人的極其不公平。
“原來如此!”
蔡琰多日的陰翳一掃而空。
這樣一來,更顯得趙義有情有義,還真如他所言,婚姻二字在他心中極其厚重。
可,一直這樣拖著也不是辦法。
就怕趙義不忍傷害她們姐妹情感,故意另擇她人。
以趙義的性格,這事他絕對做得出來。
就在此時
有人稟告,“小娘,溫縣來的司馬家二公子求見。”
司馬家二公子?
遠到就是客,只要不是來找她走后面,該見還是要見。
“請。”
……
蔡夫人親眼看著,司馬家的車輿去了蔡家塢堡。
她尾隨跟來。
不多時,便見司馬家的公子出了蔡家塢堡。
蔡夫人整理儀容姿態(tài),在仆從伺候下,迎了上去。
“不知公子為何行色匆匆?”
司馬懿看向蔡夫人,疑惑,“夫人是……”
他剛去塢堡提親,結果人家二話不說,直接請他吃了個閉門羹,心中怨氣積攢。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他司馬家乃河內世家望族,這圉縣蔡家沒落,豈不腆著個臉想要依附他司馬家?
可,人家就是硬氣,一句不嫁,就把他打發(fā)。
連茶水都沒得一口飲。
但司馬懿并不氣餒,他還有許多手段。
只不過是若能直接提親就應最好不過。
蔡夫人笑道,“妾身荊州蔡氏,為圉縣蔡家未出五服的遠親。”
“原來是夫人!”
想要上車輿的司馬懿有了興趣,拱手行禮。
“公子前來是為……”
“求娶蔡家小娘。”
她見司馬懿這怨氣模樣,便知沒有談妥。
“公子是見的哪個小娘?”
“蔡琰蔡昭姬。”
“沒成?”
“沒。”
司馬懿倒要看看,這蔡夫人攔住他,是要做甚。
而且這些信息也沒啥大不了,告訴給她也無妨。
信息互換后,蔡夫人突然心生一計。
“公子一表人才,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又乃名門望族,真是與我家姨女才堪相配。”
蔡夫人這話有些心機,直接把她與蔡琰說成一家。
言外之意是,她在這塢堡內,擁有話語權!
果不其然,聽見這話,司馬懿大為心動,“夫人謬贊,可惜小娘看不上某啊。”
蔡夫人笑道,“公子無憂,且尋地安身,待妾傳來好消息吧。”
“夫人愿為說客?!那可真是讓某受寵若驚。”
求娶蔡家之女,上上策便是直接提親。
本是認為此道行不通的司馬懿,又是燃起希望。
在他看來,蔡夫人與蔡琰出自一家,有蔡夫人幫襯,那么此事極有可能能成!
“不知夫人有何要求?某若能為用,定竭盡所能。”司馬懿當然清楚,蔡夫人不可能平白無故的給他說媒。
蔡夫人娓娓道來,“妾身要的不多,只望公子娶了昭姬后,厚待昭姬,再是在圉縣官、商之上但行方便……”
蔡夫人從荊州遠道而來,可是帶著任務的。
前面皇帝發(fā)詔,討袁術的同時,還要討她丈夫劉表。
蔡夫人這是未雨綢繆,來圉縣為她家族謀個退路。
司馬懿何等聰慧,立馬會意,“好說,好說。”
司馬懿要娶蔡琰。
蔡夫人想要便利。
有了蔡夫人幫忙說媒的關系,讓司馬懿給她行個方便,這腳跟不就是站住了么?
而司馬懿更是不需要付出什么,只需靜待佳音,他豈會拒絕?
如此,二人立馬達成合作。
接著
蔡夫人叩開了蔡家塢堡的大門。
“你還來作甚?”
“姨娘恕罪,妾身這時才是想通,我們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人啊,妾身愿為中郎守大功!守到姨娘滿意為止!”
蔡夫人以娟拭淚,模樣甚是誠懇。
不可分割的一家人?
誰信?
這次輪到蔡琰愣住,她到底作何意思?
可,人家愿意下跪,蔡琰總不能攔著不讓別人跪吧?
“行吧,那就先跪孝吧。”
只要提防著她就行,不怕她耍花招。
一連十余日
蔡夫人真如孝女,早晚喪誦,以禮膜拜。
模樣真誠得,恰是她親人之喪。
弄得蔡琰都不自信起來。
今日
迎來了冬日的第一場雪
蔡琰想著妹妹少衣,便拾掇了些厚裳,為貞姬送去。
抱衣的她走過堡中廊橋。
便見轉角處,有二人似在交頭接耳。
她們也發(fā)現(xiàn)了蔡琰。
馮姬與蔡夫人?
蔡琰心中并不打緊。
卻是瞧見蔡夫人徑直走向了她,更是沒有遮掩。
“姨娘受苦了,衣服快快給我。是要送給貞小娘的吧?侄女這就遣人送去。”
“你這是……”
“哎,同為女人,侄女是為姨娘心疼得緊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