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銜尾追(下)
- 奪鼎:1638
- 云無風
- 2329字
- 2025-08-29 20:30:00
左夢庚的聲音冷靜得近乎冷酷,然而此時此刻卻偏偏猶如定海神針一般,立刻穩住了堂內恐慌失措的氣氛。
信使渙散的目光聚焦在左夢庚臉上,仿佛抓住了一絲希望:“好像……聽賊兵喊……是叫‘小尉遲’……還是‘小李廣’?小的當時嚇蒙了,腦子里亂得很……
城內,城內全是賊兵在搶奪要害……然后燒殺搶掠……火光映紅了半邊天……主力……沒見到獻賊大軍,但……但既然破了城,獻賊肯定會來的……”
小尉遲,李定國!
左夢庚心中瞬間明了。果然是他,傳聞原歷史上奉命奇襲襄陽的正是此人!(注:奇襲襄陽有幾種說法,這是其中一種。)
此時,楊嗣昌也猛地喘過一口氣,巨大的恐懼瞬間轉化為了歇斯底里的指令,他猛地推開攙扶的幕僚,手指顫抖地指向左夢庚,聲音尖利急促,充滿了前所未有的驚惶:
“左總戎!聽到了嗎?襄陽,襄陽危在旦夕!不對,是已經淪陷了!你必須立刻,馬上,點齊你所有精銳騎兵,放棄多余輜重,輕裝簡從,以最快速度北上,奪回襄陽!救出王爺……不……奪回襄陽!快!這是軍令!刻不容緩!”
楊嗣昌這番話甚至已經接近語無倫次的地步:襄王顯然已經遇害,但他下意識里仍不愿承認這個最壞的結果。
左夢庚霍然起身,臉上沒有任何猶豫、質疑,甚至沒有流露出絲毫“早有所料”的神情,只有軍人接到命令后的絕對服從和果決——當然,這好像不是此時軍人的特質。
他抱拳行禮,甲葉鏗鏘作響,聲音斬釘截鐵,壓過了堂內的混亂:“末將遵命!必星夜兼程,收復襄陽,以報國恩,為閣部分憂!”
干脆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說罷,他甚至不等楊嗣昌再有何指示,猛地轉身,厲聲喝道,聲音如同炸雷般傳遍行轅內外:
“郝效忠!王拱辰!你二人立刻集結天璣、天權兩營全部騎兵,隨身只帶五日干糧,一炷香后隨我出發,北上襄陽!
王翊極!張勇!你二人步營立刻整備,同樣輕裝,只帶十日干糧和隨身兵器,隨后跟進!
郭洪臣,董世虎,惠登相,王光恩,你四人暫時留守夷陵,接手空出來的城門、垛口等工事!
此外,一旦獻賊余部撤走,你等也當立刻北上與本鎮會合!切記,出動之前先派探馬聯絡,確保兩路步營前后相距不超一日腳程。以上軍令,凡有延誤者,斬!”
軍令如山!整個左軍大營,這座原本按楊嗣昌意愿保持著“守勢”的戰爭機器,瞬間被注入了狂暴的動力。
剛才還顯得有些松懈的氣氛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爆炸般的沸騰!
軍官的大吼聲、士兵奔跑集結的腳步聲、戰馬的嘶鳴聲、兵刃甲胄的碰撞聲驟然響起,匯聚成一股緊張的洪流。
其反應之迅捷,動作之高效,讓驚魂未定的楊嗣昌及其幕僚都看得心驚肉跳,同時也升起一絲荒謬的希望——或許,還來得及?
左夢庚翻身上馬,最后望了一眼西面張可望營寨的方向。
誰曾想幾乎就在同時,對面賊營也出現了巨大的騷動,原本嚴整的營寨旗幟紛紛倒下,約莫三四千賊兵先整齊退走,繼而是大隊賊兵毫無章法地涌出營門,丟棄輜重,亂哄哄地向著西陵峽深處倉皇逃竄,甚至發生了踩踏!
張可望的疑兵任務已然超額完成,甚至收到了襄陽得手的捷報。此刻再不趁左夢庚被襄陽驚變吸引時趕緊撤退,等官軍反應過來,若是決定先擊敗當面之敵,那他這支偏師就有被全力撲來的左軍咬住殲滅的危險。
“哼,算你跑得快。”左夢庚冷哼一聲,眼中寒光一閃,卻并無下令追擊之意。當務之急,是北上,是做足姿態。
“賊兵急于撤離,作戰計劃有變:郭洪臣等四營不必固守,與王翊極等一同北上!”他一勒馬韁,戰馬人立而起,發出一聲長嘶:“出發!”
蹄聲如雷鳴般炸響,左夢庚一馬當先,親率約三千精騎(按漢陽擴編的編制,天璣、天權兩營本該有三千騎,但戰馬不足,尚有少量缺額),如同一股鋼鐵洪流,沖出夷陵軍營,卷起漫天塵土,沿著崎嶇的沮水河谷,向著東北方向的襄陽瘋狂馳去。
身后,是王翊極、張勇等將聲嘶力竭催促步卒拼命跟進的煙塵——七星四營與“相字營”、“恩字營”合計一萬四千左鎮大軍,緊隨兩營騎兵之后全力趕路。
楊嗣昌在幕僚的攙扶下,跌跌撞撞地沖出行轅,望著絕塵而去的左軍洪流,又望望西面如同喪家之犬般潰逃的賊兵,再想想已然陷落、親王罹難的襄陽,只覺得天旋地轉,心力交瘁。
巨大的失敗感和恐懼感幾乎要將他吞噬,即便左夢庚此番如此配合,也緩解不了他此刻的震怖與焦慮。
他死死抓住門框,穩住身形,用盡最后一絲氣力,對左右嘶聲道:“快!快取筆墨印綬來!本閣部要……要即刻上奏朝廷,六百里加急,向皇上稟明原委!”
他當然不是要請罪等死,而是必須搶在所有人的彈劾如同雪片般飛向京師之前,將這場塌天之禍的“緣由”和“責任”分說明白。
雖然局勢之敗壞、后果之嚴重已經如此顯而易見,但楊嗣昌是何等人?他和崇禎圣君二人雖然君臣有別,但在有項特質上卻是如出一轍:天底下絕對沒有我甩不出去的鍋!
在他急速思索的奏疏腹稿中,陜西三邊總督鄭崇儉擅自調回賀人龍,四川巡撫邵捷春葬送川軍主力致使川東門戶洞開,立刻成了最清晰、最現成的靶子。
而左夢庚此刻無比配合、毫不猶豫的疾馳北上,則至少能向陛下證明,他楊嗣昌在驚聞巨變之后,反應是何等迅速,應對是何等果斷,第一時間就派出了麾下最強的悍將前往補救!
只是,望著東北方崇山峻嶺的方向,楊嗣昌心中依舊是一片冰涼的絕望。從夷陵到襄陽,山路險阻,說是三百來里,真走起來何止六百里?縱是騎兵不惜馬力日夜兼程,也非兩三日可達。
可以預見,等左夢庚趕到,張獻忠只怕早已將襄陽洗掠一空,裹挾著丁口財貨,不知又流竄到何方了。
奪回襄陽?或許左夢庚是能做到的。可即便如此,他也只能奪回一座殘破的空城、一片狼藉的王府和無數亟待安撫的驚魂百姓。
預期的夷陵決戰,竟以襄陽突然陷落、親王遇害這般石破天驚的方式,戛然而止,消弭于無形。
整個中原剿賊大局,瞬間崩開了一個巨大的、鮮血淋漓的口子,將所有人都卷入了一個更加兇險難測的漩渦之中。
--------------------
PS:已經與編輯說好,9月1號上架。上架當日會有爆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