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和燕王做一筆買賣
書名: 大明:開局為朱棣獻上避坑指南作者名: 余秦唐本章字數(shù): 2114字更新時間: 2025-06-07 13:42:02
顧誠一時間卻又想不起來這個細節(jié)。
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了自己看過的影視劇里面,有演繹燕王如何在北平靖難。
當即道:“殿下假裝綁了府內(nèi)屬官,讓謝貴等人前來收押。謝貴等人到達之后,包圍了王府,然,他們自大,只帶著少許人進入府邸。”
“等到他們進入之后,殿下早早安排在府邸的士兵,直接一擁而上,抓住了謝貴等人。”
“隨后攻下北平九門,控制北平府城,喊出奉天靖難、誅奸臣、清君側(cè)之號令,攻占北平周邊之地。”
“……”
顧誠繪聲繪色地直接講述了朱棣奉天靖難的整個經(jīng)過。
當然,也只不過是一個大概的內(nèi)容。
細節(jié)上到底是如何,清修明史之后,已經(jīng)是沒有可考性,至于影視劇也到底是影視劇,是演繹,而非真實。
“殿下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殿下的靖難功成而告終。”
朱棣聽完,久久無語。
這種從另外一人的口中,聽到自己往后征戰(zhàn)四方、登基大位的四年之經(jīng)歷,確實是有一些魔幻。
若說不相信,顧誠之言卻又繪聲繪色,耿炳文、李景隆、茹瑺、朱能、丘福、張玉等武將,卻都有名有姓,且有戰(zhàn)績。
若說相信,朱棣一時間還是無法接受顧誠這位來自于六百年后之人的這一身份。
他看了一眼道衍和尚。
自父皇駕崩,朱允炆繼位之后,他便極力勸說自己起兵奪位,為此,還舉薦了相士袁珙,言其好一副太平天子之相。
這在朱棣看來,不過是一個好彩頭罷了。
他并不太相信這些相士之言。
不過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善于糊弄人心。
故此,燕王朱棣的心中還是有著三分疑惑,只覺得這又是道衍和尚弄出來的一個彩頭罷了。
卻又聽得顧誠講述完靖難四年之過程后,信了六分。
隨后露出了一絲勉強的笑容,開口道:“本王未曾想到有一天,會從一少年口中聽到往后四年,本王奉天靖難之歷程,若說本王已全信之,恐怕你自己也不太相信本王此言吧?”
顧誠真心實意地回道:“殿下有疑慮也是理所當然,便是在下在知曉自己來到了六百年前的大明朝,也是惶恐不安、難以置信。”
“原本,在下打算做一個富家翁,用學(xué)到過的一些小手藝,掙點錢,安然地度過這一生。”
“然而,當在下走出茅房,以俗家和尚之身份,打聽如今之世,知曉大明建文元年,就想著該如何謀生之時,卻又想到,只身而來,并非此世之人,別說一個出身,就連一個良民的身份都沒有,又談何用小手藝來賺錢養(yǎng)活自己。”
“故此,在下思索再三,最終鼓起勇氣,去慶壽寺找道衍大師,表明身份,請求大師庇護。”
都說伴君如伴虎。
朱棣雖然現(xiàn)在還不是君,卻還是一位梟雄。
顧誠不覺得自己在朱棣和姚廣孝面前,可以高高在上,秀一波文化超前的優(yōu)勢感。
這里是大明,不是六百年后了!
在這里,朱棣想要捏死他,就好像是捏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然后了之后,直接把尸體埋在后院花園里面。
他依然可以實現(xiàn)他的王圖霸業(yè)。
當然,顧誠也并非是一位朱棣的舔狗,上來就直接跪在了朱棣的面前,抱著他的大腿,喊朱爸爸。
他只想要讓自己在這個世界過得舒服一些,至少也要比六百年前的自己還要舒服一些!
朱棣聽到顧誠的話,卻板著臉,說道:“大丈夫豈能庸庸碌碌一生?先生來自于六百年后,通曉歷史未來,又為一老師,必定是才學(xué)究人。”
“古語云,達者為師。”
“先生若是只為一田舍翁,便是辜負了上蒼讓先生前來這大明之天意啊。”
顧誠表現(xiàn)出來了他的誠意,也相當于是他的欲望。
人一旦有了欲望、有了訴求、有了野心,也就能夠變得好控制了。
朱棣說完,卻又立即變換了神色,一臉親切地笑意,拍著顧誠的肩膀,安慰道:“先生不負本王,本王必定不負先生也!”
顧誠再一次躬身施禮道:“在下愿意盡心盡力輔佐殿下共襄大業(yè)!”
這也叫各取所需。
朱棣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也不管顧誠的身份到底是不是來自于六百年之后。
現(xiàn)在,他即將起兵。
大侄子已經(jīng)直接貼臉開大,他已經(jīng)忍不了。
再忍下去,必定是家破人亡。
在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自然是宜靜不宜動,需要一個時機。
朱棣還是相信道衍和尚的,若還是一相士,他必定淡然處之,然來自于六百年后,熟知歷史的人,他不太相信道衍和尚能夠用此事來糊弄他。
朱棣伸手扶起顧誠,抓著他的手腕不放,輕聲道:“先生就先住在偏苑委屈一段時日,但有需要,可以盡管提。”
“本王若能去做的,定會盡力滿足。”
顧誠知曉朱棣這是要和道衍和尚單獨聊聊,便開口道:“殿下,在下想要紙和筆,記錄一些我還記得的東西,以免以后時間一長,便忘記了。”
朱棣又對顧誠高看了幾分。
從始至終,顧誠表現(xiàn)的都是不卑不亢。
雖然有求于他,也愿意輔佐他這位將來的大明帝王,但并未對他低下頭。
如今,他也沒有獅子大開口,又或者是開始享受,依然保持著冷靜,行事小心且謹慎。
僅此一點,就讓朱棣十分滿意。
他立即叫來管家,給顧誠安排在王府別苑住下,還送紙筆,以及安排一個丫鬟、一個小廝。
顧誠再一次施禮之后,就跟著管家退出去。
房門關(guān)閉。
房間中,只剩下了朱棣和道衍和尚。
朱棣轉(zhuǎn)身,深呼吸一口氣,對道衍問道:“道衍,此事,你怎么看?”
道衍和尚心下明白朱棣問的是什么。
說實話,他第一時間也是無法接受,可顧誠講述的繪聲繪色、真假難辨,若他不聽不信,卻又不太甘心見此放過此人。
故此,才會帶著前來面見燕王朱棣,讓他來做決斷。
道衍和尚淡然地回道:“殿下,貧僧以為,不管此人之身份真假如何,他也算一有用之才,不妨先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