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隕落明土,鋒指遵化
- 明末:開局陣斬正藍旗貝勒
- 小蔥拌西紅柿
- 2025字
- 2025-07-26 20:32:20
阿敏無力的躺在枯草地上,雙目無神的盯著澄澈如洗的碧空。
他都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從明軍的伏擊中殺了出來。
祖大壽,滿桂,成群的關寧鐵騎,他們像聞到血腥的餓狼,對他們緊咬不放。
他們像精明的獵戶,在必經之路設下陷阱,步下伏兵,等待著他們這頭受傷的猛虎。
阿敏初時逃出永平城,還想著有朝一日殺回來尋徐承略復仇。
但從未想過通往遵化之路如此坎坷,如此兇險。
不斷涌出的伏兵以及后面的追兵讓他精疲力盡,精神一直緊繃。
而今,自己身邊只剩下五個白甲兵,連拔刀的力氣都沒有了。
阿敏霍然起身,看向前方不遠處的山谷,心中驚疑,他不敢再前行一步。
如果哪里再有明軍伏擊怎么辦?自己憑什么殺出重圍,就憑幾個連刀都拿不穩的行尸走肉嗎?
阿敏又向來時的路看去,隱隱有煙塵揚起,定是徐承略的追兵在迫近。
現在是進不能進,退不能退,遵化定然是回不去了,只能另尋他途,保命要緊。
他看向前方山谷,除了眼前這條大路通向哪里之外,還有一條羊腸小路在前面分了出去,通往山谷的另一側。
阿敏無神的眼眸又煥發一絲神采,先遁入山林再說。
他感覺身體又有了一絲力氣,牙關緊咬,奮力爬起,對癱軟如泥般躺在地上的五名白甲兵低喝道:
“動身,遁入山林!”
五名白甲兵沒有說話,空洞的眼神對視一眼,默默爬起,那讓他們引以為傲的三層重鎧,此時卻成了沉重的負擔。
他們踉蹌著去牽倒伏的戰馬,馬腿哆嗦著怎么也掙扎不起來。
阿敏無奈開口:“棄馬!”
隨即,他又咬了咬牙,狠聲說道:“甲胄也扔掉吧!”
言罷,率先將自己的鎏金鎧甲扒下。
阿敏幾人雙腿像灌了鉛,以刀拄地,艱難前行。
眼看枯藤盤錯的密林就在眼前,疲憊至極的身體又搾出一絲力量,腳步亦快上些許。
“殺……”
喊殺聲從身后驟起,越來越近。
阿敏幾人駭然回首,只見百騎明軍悍然追至!
“快!”阿敏低吼一聲,向密林奔行,只是沒走兩步,便踉蹌摔倒。
他凄慘一笑,看著同樣摔倒的五個白甲兵,驚懼迷茫的眼神漸漸變得堅毅。
他嘶吼一聲,“起身,迎敵!便是死,亦要給這些明狗留下傷疤!”
五名白甲兵,刀身前指,踉蹌著護住阿敏,眼中萌現死志。
徐承略一馬當先壓至阿敏近前,身后祖大壽、滿桂、高敬石等將環伺左右。
徐承略打量了阿敏幾人一眼,見其發髻散亂,襤褸的衣衫布滿血污泥土。
唯有一雙眼睛兀自兇光畢露,死死盯著自己,手中腰刀雖顫,卻橫在身前,寸步不讓。
徐承略目光沒有憐憫,有的只是攝人心魄的寒芒。
“阿敏,能逃至此處實出本督所料!不過此是明土,你終歸無所遁形。”
阿敏腰刀奮力向著徐承略虛劈一下,血污面孔露出森森白牙,“徐承略,明狗,仗著兵多炮多而已!”
“我呸!”他張口啐出一口帶著血絲的唾液,“倒在本貝勒面前趾高氣昂起來,不過是大明又一個未死的亡魂罷了!”
“該死!”高敬石率先暴喝,蛇矛怒指。
朱可貞等將亦紛紛擎起兵刃,殺氣勃發,數匹戰馬感受到主人怒意,不安地刨著蹄子。
阿敏怡然不懼,撇嘴斜視,“一群跳梁小丑,在本貝勒面前屁都不是!”
高敬石博然大怒,“死到臨頭還如此狂妄,今日俺老高便將你挑在城頭點了天燈!”
說著就要催馬上前,其余眾將亦是躍躍欲試。
徐承略淬鱗槍一橫,止住暴怒的眾將,神情淡然的看向阿敏,
“阿敏,莫逞口舌!你心中或許也明白,你已經沒有了活路。
即便本督放你回遼東,你以為皇太極會放過你?你丟城失地,便是給了他最好的借口!”
阿敏猙獰面容驟然一僵,眸中兇光瞬間被一股更深、混雜著恐懼與怨毒的恨意吞噬。
他握刀的手猛地攥緊,指節青白暴突,枯槁的身體竟不受控制地微微顫抖起來。
阿敏仿佛被戳中了最隱秘的瘡疤。
他死死盯著徐承略,牙縫里擠出幾個字:“皇太極……好,好得很!”
隨即又猛地閉上嘴,只剩喉間壓抑的嗬嗬聲。
徐承略嘴角勾起,繼續道:“不過,二貝勒與其死在遼東,反不如將這殘軀留在大明。
至少你的軀體還能為大明換回些鑄炮匠戶!”
“啊……徐承略,你這惡鬼!本貝勒要殺了你!”阿敏揮舞著腰刀,踉蹌上前。
徐承略的話殺人誅心,連他的尸首都算計上了。
這讓狂傲的阿敏徹底破防,他可以死,但是八旗勇士的尊嚴不容踐踏。
徐承略揮槍將毫無威脅的阿敏掃倒,冰冷目光盯著阿敏,“本督敬你還有一絲血氣,留你全尸!”
言罷,徐承略撥馬欲行,目光掃過阿敏那張因絕望與憤怒而扭曲、卻兀自死死瞪向天空的臉。
他握著韁繩的手不易察覺地緊了一下,隨即右手果斷揮落。
身后,接連幾聲沉悶的“噗通”響起,如同重物墜地。
沒有慘嚎,沒有咒罵,只有一片死寂驟然壓過風中的血腥氣。
徐承略勒住馬,沒有回頭,只是背對著那片死寂。
微微仰頭望了一眼湛藍的天空,下頜線條繃緊了一瞬,旋即策馬緩緩前行。
徐承略一行并未返回永平,而且匯集了四千鐵騎,向遵化撲去。
遵化北扼喜峰口、大安口等長城關隘,南望京畿平原。
為遼東入華北要沖,京畿屏障,安危系于北京存亡。
去歲,皇太極入關便是自喜峰口、大安口踏入關內。
遵化是后金大軍出關返回遼東的必經之路和生命線。
占據遵化,可以牽制明朝薊鎮乃至京畿兵力,為將來再次入關提供一個橋頭堡和補給點。
而現在的遵化則是蒙古將領察哈喇與文臣范文程共同鎮守。城內守軍以蒙古軍為主,兵力約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