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部小說
- 大慶:范閑胞兄,慶國三皇子
- 醉飲滄瀾
- 2156字
- 2025-06-11 07:13:19
李承淵如今已被推至風暴中心,必須盡快做出抉擇。
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自斷前程、自污名聲,徹底斬斷皇位繼承的可能,但如此一來,恐怕會徹底激怒慶帝,后果難料;
要么就順應圣意,廣納門徒、培植勢力,成為太子最強勁的對手與磨刀石。
一旦踏上這條路,他便再難抽身,注定會踏入與李承澤相似的困局,前路生死未卜。
更殘酷的是,慶帝不會給他第三種選擇。
他的才華已經藏不住了,繼續裝聾作啞當個逍遙皇子純屬奢望,慶帝更不可能允許他安穩度日。
李承淵心中其實早有問鼎之心,皇子之尊,豈甘人后?
他之前一直按兵不動,不過是想等范閑入京再做決斷。
但如今看來,慶帝根本不打算給他喘息之機,迫不及待地想要徹底控制他,好騰出手來對付范閑。
既然躲不過去,那就只能迎難而上。
不過,若他鋒芒太盛,甚至能與太子和二哥分庭抗禮,李承淵很清楚——慶帝必定會出手阻攔范閑進京,更不會讓他染指內庫。
試想,若李承淵與范閑聯手,一個掌控監察院,一個執掌天下錢糧,慶帝還能安穩就寢嗎?
所以,他必須想個法子,在參與權斗的同時,又能適當收斂鋒芒,為范閑入京創造機會。
這步棋,著實棘手。
李承淵捧著茶盞,沉默良久。
忽然抬眸看向劍九黃:“老黃,孤被軟禁多久了?”
“回殿下,今日剛好半月。”
“時間剛好。”
他轉而對桑文道:“把孤這段時間寫的東西整理好,明日早朝,孤要面見父皇。”
“是,殿下。”
翌日天還未亮,李承淵便已起身,桑文始終伴其左右。
其實他早就察覺青鳥的心意。
青鳥作為貼身侍女,對他傾心再正常不過——他樣貌出眾、性情溫潤,才德兼備,確實難尋敵手。
青鳥對他有意,實屬人之常情。
只是他一直未曾回應,一則因忙于抄錄典籍,二則因顧慮青鳥舊傷未愈。
待時機成熟,他自然不會辜負這份情意。
此刻桑文正伺候他更衣,為他束發整冠。
那襲朱紅蟒紋長袍披身,更襯得他儀態威嚴。
簡單用過早膳,米粥小菜下肚后,李承淵便攜王府侍衛直奔皇宮。
往日出行多乘車輦,由劍九黃親自駕車。
途中,李承淵喚出系統,查看自身狀態:
【宿主:李承淵】
【年齡:18】
【身份:三皇子】
【體質:百毒不侵,萬病不生】
【修為:五品武者】
【武技】《青龍訣》(游龍第三變)、龍爪手、游龍身法、青龍拳、降龍掌、震龍刀
【物品:回元丹*5】
【勢力:妙音坊】
【隨從:劍九黃、青鳥】
與覺醒之初相比,如今的李承淵,已是收獲頗豐。
李承淵此行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兩次與司理理的邂逅。第一次不僅得到了兩種罕見體質,第二次更收獲了青鳥的忠心、兩瓶珍貴丹藥以及關鍵情報。
服下龍虎丹次日,《青龍訣》順利進階至第三變,正式踏入五品武者境界。
武學造詣不僅看境界高低,更取決于武技精妙程度。目前他已掌握部分基礎武技——龍爪手和游龍身法。雖然進展不算迅速,但李承淵并不急于求成,畢竟這類修煉首重天賦資質。
至于回元丹,雖還未使用,但分配方案已在心中醞釀。首顆丹藥打算賜予吏部某位官員之子。
據情報顯示,這與戶部左侍郎趙文成的事跡有關,或許能成為重要籌碼。
時年五十有余的趙文成,為官三十余載,始終恪盡職守,深得上上下下的敬重。就連慶帝也時常稱贊他剛正不阿、勤政愛民,既不貪墨錢財,又秉公執法。
正因這份清廉耿直,趙文成既不依附太子,也不討好二皇子;同樣因為不屑阿諛奉承,他自然也不可能成為慶帝的心腹近臣。
總體而言,這位老臣是讓慶帝最為放心的清流官員。
趙文成不僅操守端正,才干也十分出眾。為官二十余載,從未有過任何失職之處。這樣的履歷,使他在官場中口碑極佳,雖不算孤臣,卻也絕不拉幫結派。
然而圣人也有軟肋,趙文成唯一的致命弱點就是他的獨子趙云廷。
三年前趙云廷不慎跌落,導致腿骨斷裂,從此終生殘疾。對這個唯一的骨肉至親,趙文成疼愛得無以復加。
原本前程似錦的趙云廷,因這場意外徹底改變人生軌跡,也給整個趙家蒙上陰影。考慮到家族傳承問題,若以殘障之身延續香火,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抱上孫子。即便到時候趙文成早已致仕,靠人脈尚能維持門楣,但想要重現家族榮光,恐怕難上加難。
可以想見,若李承淵真能治好趙云廷的腿疾,這位剛烈的老臣必定會死心塌地效忠。如此一來,便相當于為李承淵籠絡了一位手握重權的吏部侍郎。
掌控吏部,就等于掌握了朝廷的人事命脈,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不過李承淵并未貿然行動。他深知此事急不得,必須等待最佳時機,更要避免打草驚蛇。
思忖間,車駕已至宮門前。李承淵獨自下車,徒步進入內廷。
按規矩通報姓名后,由侯公公交代引路,前往慶帝休憩的寢宮。
因非早朝日,慶帝正悠閑地把玩著他的機械玩意兒。見到李承淵來訪,龍顏大悅。
“兒臣給父皇請安。”
“起身吧。”慶帝目光在久未見面的兒子身上掃過,“剛解除禁足,不去尋歡作樂,反倒主動來見朕?”
“回父皇,兒臣是來復命的。”李承淵垂首答道,“遵照父皇旨意,在禁閉期間完成萬字著述。”
“兒臣不敢懈怠,現已超額完成。”
“哦?”慶帝眉頭一挑,“哦?你說什么?”
“啟稟父皇,何止萬字。”李承淵不疾不徐道,“實際寫了十二萬字整。”
此言一出,不僅慶帝愕然,在場宦官也驚得倒吸一口涼氣。
“十二萬字?”慶帝難以置信地重復,“你抄錄的什么典籍,竟有這般篇幅?”
“回父皇,起初確如圣諭抄錄典籍。”李承淵不慌不忙,“后覺單純謄寫索然無味,索性趁此閉關時光,創作了一部小說。”
慶帝聞言一怔,繼而放聲大笑。這般天馬行空的念頭,倒真符合他這個特立獨行的三皇子作風,總能在不經意間給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