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
威尼斯官方繼公布名單之后,再次公布威斯尼國際電影節主席人選。
繼首位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華人女演員之后,鞏麗再次成為首位華人女演員擔任威尼斯電影節主席。
許曉收到這個消息,心里也更有底氣了。
雖然鞏麗不可能力挺《我的父親母親》拿金熊一樣力挺《調音師》,畢竟一個是老情人,一個是陌生人;
但只需要她在投票意愿稍微傾斜一下《調音師》,《調音師》拿獎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
湯姆的動作很快,好萊塢的綠燈審核比預想中更加順利。
《朱諾》的試鏡通知一經發布,立刻在各大經紀公司和演員工會掀起不小的波瀾——畢竟,“許曉”這個名字,早已不是初出茅廬的新人導演。
戛納的金棕櫚短片和威尼斯的主競賽光環,即便在好萊塢這座電影圣殿,依然有著不容小覷的分量。
消息甚至漂洋過海傳到了東京。
斯嘉麗得知許曉正在試鏡一位十八歲的女演員后,一個電話直接追了過來,嗓音里帶著幾分慵懶的嗔怪:
“床單都滾過了,新戲開拍卻連檔期都不等我?”
許曉是誰?那可是情場浪跡三十年,片葉不沾身的主兒,豈會輕易覺得理虧?
他嘴角一揚,漫不經心地回敬:“大家都是二十來歲的年紀,你是美女,我還是帥哥呢,各取所需的事兒,怎么還帶道德綁架的?”
兩人約好威尼斯再“好好理論”后,許曉干脆利落地掛斷了電話,順手將手機往沙發上一丟,仿佛剛剛只是應付了一場無關緊要的午后閑談。
八月十日,湯姆帶著許曉實地勘景后,迅速簽下了場地租賃合同;
八月二十日,《朱諾》正式啟動演員試鏡。
在這方面,許曉自詡還算是個有原則的人——
至少不會因為哪個女演員悄悄塞來房卡,就輕易把角色許出去。
說到底,他終究是個導演。
一個尚未在好萊塢站穩腳跟的導演,可以風流,但不能對作品兒戲。
角色適配度永遠是第一位的。
當然,若是在兩個實力相當的候選人之間猶豫不決時......
那位既符合角色氣質,又善解人意遞來房卡的演員,確實會讓他手中的筆多停留幾秒。
不過話說回來——
真正有實力、有資本、片約不斷的演員,也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種小聰明上。
就比如年方二十的安妮·海瑟薇。
出身律師世家,在天主教保守地區長大的她,顯然不可能為角色做出某些“額外付出”。
縱觀她的演藝生涯,除了那段與詐騙犯前男友的往事,幾乎算得上清白無暇。
這次她能來《朱諾》試鏡,多半還是看在紐約大學校友的情分上——畢竟以她的起點,合作的都是加里·馬歇爾這個級別的大導演。
若對這個名字陌生,那提起《風月俏佳人》這部世界十大經典愛情片之一,想必無人不曉。
拍完《公主日記》后,安妮選擇暫別銀幕,進入紐約大學研習文學。
雖說只是鍍金,但安妮既然想要加入學院派,自然不會錯過在校的影視圈名人。
許曉便是在某次校友酒會上,與她有過一面之緣。
至于男主角,許曉相中了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這位童星出身的演員,在小熒幕深耕多年,演技扎實,如今正處在轉型大銀幕的關鍵期。
在好萊塢,電視劇圈與電影圈之間始終存在一道無形的壁壘。
即便是約瑟夫這樣的實力派,想要獲得優質電影資源也非易事。
也只有破曉這樣的獨立制片公司,以及“未卜先知”的許曉,才愿意給他這個機會。
當然,前提是他的試鏡表現也足夠出色。
“如果沒問題的話,這兩天就來簽合同。”許曉環視會議室:“簽完合同后,各位可以領取分段劇本。”
“暫定九月十號正式開機!”
“好的,導演~”眾人異口同聲地回應。
......
國內,夏明也傳來了好消息。
“老板,南鑼鼓巷那棟四合院,已經談定950萬,但是什剎海那邊因為有一位港商也在報價,現在抬價到了1100萬。”
“都買下來吧,我來聯系人委托代辦,待會會有人跟你聯系的。”
“好的,老板!”
“雖然沒留下什么錢,但是能辦好這件事情,今年你的獎金給你包個大紅包!”
“謝謝老板——”
一向沉穩干練的夏明,此刻的聲音里難得透出幾分雀躍,也只有發工資、發獎金的時候能讓她這么高興了。
房屋采購的事情,許曉出示委托書,委托給專業人員之后,便暫時放到了一邊。
等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之后,自己再回去一趟,敲定裝修事宜。
等年底回來,能有個落腳的地方即可!
...
接下來的幾天,許曉陸續簽下了《朱諾》的幾位主演合約,其余配角的選角工作則交給了專業的選角導演負責。
安排妥當后,許曉帶上湯姆和克里斯·派恩,啟程飛往威尼斯。
斯嘉麗將從東京直接出發,與他們一同參加27號的電影節開幕式。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與柏林、戛納齊名,共同構成了世界電影藝術的最高殿堂。
這其中——
柏林電影節以關注政治和社會現實著稱,像一面映照現實的鏡子;
戛納電影節則更擅長在藝術與商業間尋找平衡,要求作品兼具深度與傳播性;
而《調音師》入圍的威尼斯電影節,則被譽為“藝術本體的探索者”,更注重電影語言的創新與導演的個人風格,政治表達必須服務于藝術形式。
三大電影節每年吸引全球頂尖電影人和優秀作品參展,旨在促進電影藝術的交流與發展。
但在許曉看來,這里既是藝術的圣殿,也是名利場的縮影——未來的紅毯上,不知會有多少女星為了曝光度鬧出笑話;
不知有多少電影,在電影節的展映后,交易出令人心潮澎湃的價格。
飛機上,許曉一行人談笑風生,對即將到來的威尼斯之旅充滿期待。
盡管嘴上說著“盡人事,聽天命”,但那股藏不住的興奮勁兒,早已從他們飛揚的眉梢和頻繁望向窗外的眼神中泄露無遺。
名與利,我要兩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