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收益列舉,下一部《朱諾》!
書名: 華娛:導演在上作者名: 忽見雪白本章字數: 2317字更新時間: 2025-06-06 15:49:20
是時候算算賬了。
雖然來美利堅也不過一年時間,但自己也做了不少大事。
首先,便是憑借著腦海中的記憶,抄書、抄劇本。
劇本還好,許曉倒也不急著拍,大多都是05/06年以后的電影;倒是抄書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說到抄書,那就繞不開千禧年以來,歐美最暢銷的三大暢銷小說。
《暮光之城》、《饑餓游戲》與《分歧者》!
前者不算番外篇,一共有四冊,其中2005年出版的《暮色》,出版后便迅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并連續91周位居榜首。
截至許曉“重生”前,單冊銷量超過 4500萬冊。
后續幾部作品,有了第一部積累的粉絲,銷量更是驚人。
2006年的《新月》,首印100萬冊,上市首日銷量超過100萬冊;2007年的《月食》,首日銷量突破150萬冊;08年的《破曉》,首印370萬冊,首日銷量超130萬冊!
至于《饑餓游戲》與《分歧者》,也是分別銷售了1億冊與4000萬冊。
這兩部倒是不急,一時半會還出不來。
至于《暮色》,雖然原作者采訪時聲稱“在2003年才有的靈感”,盡管許曉相信不可能有作者能有存稿......
但為了避免《暮色》2002年就有了稿件,于是許曉去年抵達紐約之后,就搶先發表了出來。
不要覺得許曉在文壇是個新人,就會影響《暮色》的銷量。
要知道斯蒂芬妮·梅爾在寫出《暮色》之前,也不過是個家庭主婦。
至于出版社方面,許曉雖然沒什么熟人,但是瑪麗導師在紐約混跡多年,幫他聯系一個出版社還是很簡單的。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也就是利特爾&布朗出版社,看在瑪麗老師的面子,第一冊也談了個不錯的版稅——10%。
比起頂級作家13乃至于15%的版稅,肯定是不夠看的;但是跟新手5%-8%相比,也算是占了個大便宜。
從去年八月份開始銷售,除開第一周不在暢銷書榜之外,后續幾乎都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前期銷量低、后期銷量高,平均下來每月80萬冊。
一冊20美金,每月大概160萬版稅。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數據,實際還有聯邦稅、州稅、自雇稅等等。
即使有工作室的財務幫忙合理避稅,大概也要交近60萬的稅,實際到手100萬美金。
從去年八月份到最近的一次是六月份回款,大概是11個月,共計1100萬美金。
其次,除開抄書就是炒股了。
炒股,許曉雖然并不在行,但是腦海中的記憶,卻是還記得一些關于股市的波動。
比如藤迅上市后,股價的變動;比如蘋果這二十年來上百倍的增長;又比如08年的股災等等。
而距離許曉最近的機會,就是“911”之后,美利堅發動阿富汗戰爭了,國防預算激增,軍工股也隨之暴漲。
許曉雖然不懂股票,但也知道買就買龍頭。
因此從8月份第一筆稿費到了之后,便在陸陸續續的購買洛克希德·馬丁(LMT)的股票。
從2001年9月至今漲幅超60%,只不過許曉每個月發了稿費才補倉,使得后續股價較高,總收益大概在30%左右。
因為這是純粹的股價收益,而沒有股息分紅,倒是不需要交稅。
最后,許曉大概算了一下,自己在好萊塢這一年多的花銷。
拍電影倒是沒花什么錢,甚至還賺了一筆——總投資500萬美金,其中許曉的導演費、劇本費、制片人費就占了100萬美金。
這500萬也不是許曉自己出的,而是紐約電影學院投資的。
不管是北電,還是NYU,都有學生電影的投資額度。
雖然不是誰都能申請的,但是許曉憑借《調音師》在2001年戛納電影節上拿到的短片金棕櫚獎,再加上瑪麗的運作,拿到投資完全不是問題。
當然,學校也做虧本生意。
NYU的投資,是要計算固定收益的,《調音師》就是要保證每年10%的收益率。
就是說《調音師》票房不管盈利還是虧本,每年都要加50萬美金的利息。
第一年還是550萬,第二年還就是605萬,以此類推。
許曉也無所謂,自己賺的100萬美金,就足夠顛覆好多年利息了。
等年底參加完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做了一波宣傳之后,再上映拿票房分紅就好了!
許曉一看消費記錄,自己這一年來最大的花銷——除開正常吃喝之外,竟然全部都花在了嗝屁袋上......
斯嘉麗!當真是妖女亂我道心!
大概算了下,雜七雜八加起來一共1500萬美金,按照匯率也就是...1.2億RMB!
這就成億萬富翁了?
許曉怔了片刻,隨即便欣喜的拍了拍肩膀,謝天謝地謝“自己”——許老師你真是太厲害了!
......
不過這錢雖然不少,但是對于許曉計劃的未來來說,還是有所不足。
遠的不說,就以國內現在熱度最火的電影《英雄》來說,它的投資就是三千萬美金。
自己這點錢連《英雄》半點投資都不夠。
雖然《英雄》也不是老謀子投的,但是許曉可不想成為老謀子那樣的導演。
辛苦半生,最后連媳婦超生賠款都討不出來。
還是要賺錢!
《暮光之城》第二部《新月》倒是可以出版了,不過除開小說之外,自己的本職工作也不能丟掉。
許曉想了想,《調音師》已經送去審核了,現在自己手上沒什么事情,倒是可以再拍一部電影。
《朱諾》。
許曉很快便在腦海中,鎖定了自己即將要拍的下一部電影。
影片主要講述一個10多歲的聰明女孩意外未婚生子,最后把孩子送給另外一對夫婦的故事。
這是一部聽起來就狗血,而內容卻是更加的狗血的電影。
比如未成年少女朱諾懷孕后,父母非但沒有阻止,反而支持她生下來;然而生下來卻并不撫養,而是開始為未出世的嬰兒挑選領養父母......
在孩子出生前,領養父母卻意外離婚,朱諾非但沒有吸取教訓,將孩子打掉或者決定跟孩子爸爸一起撫養孩子,反而選擇了相信這成為單身女性的領養媽媽。
于是,這位單身的領養媽媽,成為了朱諾女兒的養母;而生完孩子的朱諾也回歸校園,跟酷酷的小男孩來一場生完孩子之后的戀愛。
然而就是這么一部十分狗血的電影,卻深受美國民眾的喜歡。
因為從八九十年代開始,美國年輕人意外懷孕的問題,就一直困擾著社會,一度成為美國社會的大議題。
很多年輕人意外懷孕,或者周圍有朋友意外懷孕等等。
這部狗血的電影,反而引起了他們的共鳴與認可。
因此這部拍攝成本700萬,加上1000萬營銷費,總共投資不過1700萬的《朱諾》,硬是在北美砍下了1.43億美金的票房,海外也有0.9億的不俗表現。
萬一《調音師》在威尼斯沒拿到什么獎項,《朱諾》能拿個高票房,等回國也是項榮譽不是~
就決定是你了——《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