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密謀
- 游蕩在歷史中的尸解仙
- 古2月
- 2128字
- 2025-07-27 12:20:00
他輕輕閉上眼。
開始鞏固這來之不易的境界。
細細體悟著神識蛻變帶來的種種玄妙。
靜室之內,塵埃落定,唯有一絲若有若無、源自靈魂深處的鋒銳氣息,悄然彌漫開來,預示著一位真正踏入祭識之境修士的存在,已然誕生。
放眼整個廣宗城,在他眼中都清晰可聞。
唯有寥寥幾個光點,無法被他輕易洞察。
“有人在窺視?”
縣衙內,張玉真猛地抬起頭,感覺到虛空之上,似乎有雙眼睛在盯著自己,卻找不到源頭。
陸離察覺到,微微一笑,撤去了注視的目光。
“那兩個光點所在,似乎……有些難以窺視!”
陸離有些遲疑,借助青銅劍凝結而出的“金丹”,極大地拓展了他的神識念頭,居然發現了以前從未注意過的盲點——就隱藏在城中心的某處宅邸中。
這一發現,讓他心頭一驚。
念頭一動,就有了探究的心思,當下就準備催動神識,窺視一番。
“嗡嗡~”
卻在此時,青銅小劍開始劇烈顫動,仿佛在……預警!
陸離如觸到閃電般,極速收縮神識,回歸肉身。
片刻之后。
他才堪堪收斂了念頭,平復到普通狀態。
不過,陸離的心中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久居廣宗城,竟然從未發現剛剛那光點所代表存在的任何蹤跡,這說明對方的修為……遠勝于他的感知!
“這天地,究竟還藏著多少秘密?!”
而靜室之外。
漆黑的夜空中,廣宗城中央,一縷肉眼難辨,唯有道行高深者釋放的奇異清氣,如同破繭之蝶,悄然升騰,掃描了整座城池,并無發現,旋即便無聲無息的散去。
密閉的修煉室中,一尊散發強橫氣息的修士,低聲自語:
“末法時代,竟然還有這般成就者,有點意思。”
而這時候,張角鑄造的黃天之劍出世。
驚天劍氣立即驚動了數位存在。
這尊修士察覺到,神色大變。
“怎么可能?”
他感覺到有些不妙,立刻騰空而起,循著神識感知的方向,也就是巨鹿石窟,太平道秘樞所在,極速飛去。
……
洛陽城,楊氏府邸。
夜色深沉,萬籟俱寂。
書房內僅燃著兩盞青銅雁魚燈,燈光驅散了一隅黑暗,卻無法緩解壓抑得如同凝固的墨汁般的氣氛。
燈影下,兩張凝重至極的面孔相對而坐。
正是前司徒楊賜與諫議大夫劉陶。
自楊賜關注到太平道的崛起。
上次在朝堂上公開上諫,靈帝視若無睹。
他卻并未將此事放下,而是動用了不少力量,獲取關于這個新生教派的更多信息。
但隨著收羅的情報越來越多,楊賜只感覺到后背一陣發涼。
真實的情況令人觸目驚心。
幾卷新到的密報攤開在紫檀木案幾上,墨跡猶新,卻沉甸甸地壓在兩人心頭。
“青州瀕海之地,有道人號‘青州大方渠帥’,聚眾數萬,操演戰陣,隱隱有割據之勢。”
“兗州境內,太平道徒眾已滲透州縣胥吏,其渠帥唐周,長袖善舞,結交三教九流,所圖非小。”
“豫州近畿之地,太平道以符水行醫,收買人心,信眾日增,其勢已成。”
“荊州,借江夏戰亂之余波,廣納流民,其部曲彪悍,恐為禍亂之源。”
……
一條條信息,在楊賜腦海中勾勒出一幅讓他脊背發涼的圖景:
三十六方!百萬信眾!
仿軍制而設渠帥、大醫、神上使、力士督。
這哪里是普通的民間教派?
這分明是一個擁有嚴密組織、廣泛群眾基礎,甚至潛在武裝力量的國中之國。
其首領張角,被尊為“大賢良師”,幾近神明!
劉陶的聲音干澀沙啞,言語中有些難以置信:
“渠帥、方帥……張角竟將整個冀、幽、并、青、徐、揚、荊、兗八州之地,編織成了一張巨網。這哪里是尋常妖道惑眾?分明是……分明是再造乾坤的謀逆大業!”
他抬起頭,眼中布滿血絲,既有連日奔波的疲憊,更有一種近乎絕望的驚駭。
密報中詳述,太平道組織之嚴密,蔓延速度之迅猛,遠超他們最初的想象。
那“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妖言,已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號。
而是數十萬人心中熊熊燃燒、足以焚毀一切的烈焰。
楊賜須發似乎更白了幾分,清癯的臉上刻滿了憂憤的溝壑。
“張角之心,昭然若揭,其志不在小,必在傾覆社稷,取而代之。”
劉陶一拳砸在案幾上,震得燈焰搖曳:“可陛下卻只惦記著他的驢車賽戲,他的修宮錢!”
德陽殿上,二人聲嘶力竭,剖肝瀝膽。
靈帝卻只聽十常侍之言,可恨張讓等輩,更是尸位素餐,堵塞言路!
再這般下去,待張角羽翼豐滿,振臂一呼,八州烽火齊燃,這大漢江山……
后面的話劉陶堵塞于喉中,并未說出。
而是化作一聲沉重悲涼的嘆息。
楊賜放下密報,渾濁的老眼在燈影下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他卻不似劉陶那般悲觀。
反而是言辭鏗鏘,帶著孤注一擲的決絕:
“天子昏聵,閹豎當道,言路不通。我等若再坐等,無異于坐視大廈傾覆。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策。”
“楊師之意是?”
劉陶精神一振,身體微微前傾。
楊賜的聲音壓得更低,幾乎只剩氣音。
“張角此賊,如今大勢已成,非一般竊國之賊,其根基深厚,黨羽遍布。正面強攻,朝廷反應遲鈍,且易打草驚蛇。唯有……從其內部攻破。”
堡壘,往往是從內部崩塌的。
他的眼中精光閃爍,似乎在醞釀著什么。
劉陶有些遲疑,道:“可我后來向陛下多番勸諫,奏明楊賜策略,讓朝廷安置流民,返回原籍,削弱太平道的群眾基礎,同時集中力量打擊其首領,拉攏分化,這樣就能以較小代價平定局勢。”
“只是……唉……”
言及至此,他語氣中盡是無奈。
靈帝的心思完全不在朝廷,大小事情皆聽從張讓等人的勸告,對于黨人,不論是他,或者是楊賜、袁隗等人,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令朝堂中諸多士族心中絕望。
楊賜搖搖頭,既然勸誡陛下的路子行不通,就得另尋他法了。
他拿起另一份密報,指尖點在一個名字上:“此人,便是關鍵。”
劉陶湊近一看,瞳孔微縮:“袞州大方渠帥,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