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文官的局限
- 紅樓:重生賈瑞,鐵血風流
- 柳向北
- 2395字
- 2025-06-28 21:48:16
賈瑞倒是知道這個倪二,此人算是紅樓中有水滸氣的人物,為人頗仗義,被稱為義俠。
據(jù)某些紅學(xué)家考證,后來賈府敗落,倪二還跟賈蕓一起幫助賈府——這當然是一家之言,不過也算倪二義字當頭的佐證。
這類江湖人物,屬于你給他們面子和情分,他們自然會舍命報答,所以歷朝歷代,有些身份的貴族高官,都會結(jié)交這位義士,以便在關(guān)鍵的時候為我所用。
不過賈瑞也不會這么輕易相信一個人,還是且先觀察吧,如果倪二果真有本事,講忠義,日后再擇機大用。
此時賈瑞淡道:“既然是蕓哥兒的朋友,那就先給他安排點事做,后面我會讓子興和子云花更多精力在演義小說上,若是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事,可以讓倪二參與。
賈蕓忙道:“能有這樣的機會,那就感謝瑞大叔之情了。
有一事,也需要向大叔稟明。
我之前想著,如今瑞大叔提攜我,常帶我來往迎客。
但瑞大叔的朋友,都是有身份的公子,我若是穿著寒酸,豈不是丟了大叔的臉面?
但我也沒有余錢買上好的衣料,但倪二知道此事后,便借錢與我,讓我去買好衣服。
如今自然要拉他一把,也算盡我之本分。”
“哦?”賈瑞倒是有些意外。
這段時間賈瑞經(jīng)常跟達官顯貴來往,為了鍛煉賈蕓,他會讓蕓哥兒去作陪,增長見識。
每次賈蕓也換了一身體面的行頭。
賈瑞本以為這是他自己有了積蓄置辦的,沒想到卻是借錢找倪二借的。
這倒是暗合了紅樓的情節(jié),原著是賈蕓借錢以便于找王熙鳳謀差使,現(xiàn)在則是購買體面的行頭,算是情節(jié)有變,又回到了原軌上。
“你這身衣服花了多少銀子?可找子興去支取,讓他從賬上給你。”賈瑞大方地說道,他倒不會讓賈蕓自己破費。
“瑞大叔太見外了,我能有機會跟著您,跟您見識了這么多世面,是我的福氣,哪里還要您破費。
只望瑞大叔日后能念及侄兒的勤勉,給我一些做事的機會,那便感謝大叔了。”賈蕓含蓄點出了自己的目的。
這倒沒錯,一個人有上進心,自然會有所求,賈瑞不怕人有所求,只怕人沒本事。
且日后他要做大事,身邊也需要一些能力練達,忠心耿耿也放心的親族輔佐。
賈瑞爽朗地道:“放心便是,他日若有機會,定會給你施展的平臺,我向來賞罰分明。”
“一切按大爺吩咐行事。”
賈蕓連忙回禮,對賈瑞的稱呼,也由大叔改成了大爺。
畢竟大叔還只是家族中的叔侄稱謂,大爺才是有身份地位者的稱謂。
尊卑之分,貴賤之別,對于賈寶玉這等人來說,自然無所謂,畢竟他是天潢貴胄,老祖宗追著給飯吃。
但對于賈蕓而言,卻是需要牢牢記住的大事。
......
當冷子興把賈瑞的書稿送到夏先生府上時,他正和致仕的工部侍郎宋克興弈棋。
宋克興將黑子落下,隨即開口道:“夏兄,最近宮中風云變幻,陳閣老被罷黜,先生可知?
陛下雷霆震怒,不給陳閣老任何辯解機會,當面斥責,令百官噤若寒蟬。”
“自然知曉,無非是沈陽衛(wèi)失守,陛下憂慮國事,問策于他陳天石,可惜他無計可施,只知道因循守舊,卻不知變通進取,最后自然觸怒龍顏。”
夏先生也是留意朝堂之事,宋克興所言之事,他早就有所耳聞。
“依我看,陳閣老在陛下和太上皇之間蛇鼠兩端,陛下早就心生不滿,今日發(fā)作,也是情理之中,我看不過多久,或許朝堂就有一番新天地。”宋克興邊說,邊執(zhí)黑棋,他一心二用,居然兩不耽誤。
“哎,你這老貨棋力大漲,我可要輸了。”
夏先生哈哈大笑,將白子落下,感慨道:“今上雄心勃勃,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東事即使棘手,我卻并不擔憂,只要圣人振作精神,銳意振作朝綱,區(qū)區(qū)跳梁小丑,無非疥癬之疾。”
“那自然如此,他日陛下成就大業(yè),夏公公自然大用,我全家上下,到時候還要多仰仗您提攜。”宋克興也是善于逢迎,趕忙送上了一番美言。
他們二人雖然精通權(quán)謀,但總歸是儒生出身,對于兵事不甚精通,所以只認為當今的問題是朝堂不穩(wěn)。
只要建新帝獨攬大權(quán),改革弊政,削弱勛貴勢力,再派出十萬大軍北上平叛,也不管裝備優(yōu)劣,后勤能否保障,兵心是否可用,區(qū)區(qū)東奴,必然手到擒來。
這也是文官集團的局限性,認為只要遵循古訓(xùn),按圣賢書行事,那么天下事自然迎刃而解。
正當二人談笑之時,冷子興卻適時出現(xiàn),把賈瑞寫的《說岳演義》書稿,遞給夏先生。
夏先生已然聽說賈瑞要寫演義小說,笑道:“這賈公子倒是多才多藝,不僅醫(yī)術(shù)精湛,居然還能寫演義小說,那我倒要好好拜讀一番。”
宋克興倒是皺眉道:“演義話本小說,終究是小道,我們倒應(yīng)該多勸他用心進學(xué),這才是正途。”
“且......”
不過此時宋克興的話語,卻沒得到夏先生的回應(yīng),
他此時目光專注,雙眸放光,緊緊盯著手中的書稿,快速翻動。
宋克興有些詫異,好奇湊過來,跟夏先生一起閱讀。
文字如磁石,迷醉多少人,好像有一種魔力會引人入勝,宋克興在一旁,也是看得入神,緊緊盯著書稿內(nèi)容,不敢有絲毫分神。
因為賈瑞一開頭,就是寫女真鐵騎踏破黃河北岸,燒殺搶掠,百姓流離失所,接著便是汴梁城內(nèi),徽宗醉心書畫古玩,一味享樂。
欽宗則是有心救國,雖有中興抱負,但是卻因為太上皇宋徽宗的挾制,難以有所作為。
其中還夾雜著大量對北宋文武百官心理狀態(tài)的細膩刻畫,好像幾百年前那一場國難,此時已重現(xiàn)眼前。
而正當文武百官驚慌失措,皇帝六神無主,少年岳飛卻毅然從軍,隨后嶄露頭角,斬殺了敵酋首級。
只可惜宋徽宗及童貫高俅等奸臣,居然屈膝求和,還同意把太原、河間、中山等三郡于金。
最后導(dǎo)致岳飛的義軍被解散,一代英雄沒得到任何封賞,只能黯然回鄉(xiāng)。
這類小說寫法,跟當時的演義風格截然不同。
很多同時代的演義小說,要不先寫神話,或者先寫無關(guān)的前程往事,要不就是毫無趣味的平鋪直敘。
除了三國,水滸稍微有點人物刻畫外,其它許多演義小說,幾乎都是流水賬,讀起來毫無意思。
說岳演義卻有著后世網(wǎng)文的節(jié)奏和爽感,且人物塑造又極為切合今天大周的時事。
宋徽宗和宋欽宗的多方面對比,岳飛的壯志難酬,當時主戰(zhàn)派大臣,身負家國重任,卻被奸臣百般阻撓打壓。
這類隱射描寫,對夏,宋兩個仕途不順,卻醉心于建功立業(yè)的儒家文人來說,十分新穎震撼。
他們聚精會神閱讀著,迫不及待翻動著書稿,等看完最后一頁,才驚覺已然是最后一頁。
“就完了?”宋克興意猶未盡,突然叫道。
他還沒看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