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這位同學,應該就是陳時了吧
- 重生:清冷校花?背后竟是戀愛腦
- 月影姬
- 2149字
- 2025-07-02 19:14:47
沈薇屬于詩詞協(xié)會,而他屬于作協(xié),且上一世已是中作協(xié)的成員。
但因為他是從平城走出去的,之前受邀參加過平城的文學研討會,對沈微也有過幾面之緣。
“因為我也是第一次講課,也沒有專業(yè)教師的授課經(jīng)驗。”
“大家是為了詩詞大賽做準備,我便給大家做一些針對性的講解,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詩詞,以及詩詞的創(chuàng)作跟注意事項等。”
“咱們首先從詩詞的總體說起。”
沈薇在黑板上寫道:“什么是詩詞。”
“詩詞,是華國傳統(tǒng)文學的重要體裁,廣義上指“詩”和“詞”的統(tǒng)稱。”
“狹義上,可理解為通過凝練的語言,鮮明的意象和韻律節(jié)奏,表達情感、描繪意境或抒發(fā)思想的文學形式。”
“在坐的各位同學,應該都是對詩詞有一定了解的,那么有沒有同學,能說說詩的起源呢?”
沈薇面帶微笑,看向眾人。
臺下,所有人都在小聲交流著,片刻后,第二排的李軒舉起了手。
這段時間,李軒可以說憋著一肚子火。
先是被陳時各種踩,今天,蘇沫雪更是當著他面換座位,跟陳時坐在了一起。
哪怕他不斷騙自己,蘇沫雪有可能真的只是喜歡坐在第一排聽課,但心里的怒氣卻依舊無法抑制。
跟陳時動手,他自然是沒那個本事,但在詩詞上面,他是不會認輸?shù)摹?
這段時間,他一直都在瘋狂的學習,為的便是將陳時踩在腳下。
這一次,他一定要讓別人知道,他李軒才是第一。
陳時不過只是運氣好一點而已。
“好,這位同學,你來說說。”
沈薇見此,笑著開口道。
而周圍其他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李軒,除了中間位置的第一排。
李軒站起身,看了一眼蘇沫雪的背影,緩緩吸了口氣,帶著自信神態(tài)道:
“詩的起源和發(fā)展是一個從口頭到書面、從簡單到豐富的漫長過程,貫穿了華國乃至世界文學的脈絡。”
“詩的最初形態(tài)是口頭歌謠,誕生于人類早期的生產(chǎn)勞動、祭祀儀式或情感表達中。”
······
可以說,詩最初是“脫口而出的情感與節(jié)奏”,沒有固定格式,卻飽含生活氣息。
“這位同學回答的很好,請坐。”
沈薇笑著點了點頭,抬手示意道。
迎著眾人的目光,李軒坐下后,臉上又露出了以往那種風輕云淡的笑容。
既然詩的起源,剛才這位同學說了,那咱們再來看看,咱們?nèi)A國古典詩歌的發(fā)展脈絡。”
“相比于詞,詩的起源是最早的,要從先秦說起。“
“奠基期,是從歌謠到文人詩。”
“《詩經(jīng)》從西周至春秋,是華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305篇,分“風、雅、頌”,以四言為主,語言樸素。”
“再到反映民間生活,如《關雎》寫愛情,《七月》寫農(nóng)事,開創(chuàng)了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
再到戰(zhàn)國時代的《楚辭》,以屈原為代表,打破四言格式,句式靈活,多用兮字,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傳統(tǒng)······
剛才,咱們說了詩的發(fā)展脈絡,現(xiàn)在咱們再來說說詩的核心特點。
“同學們知道詩的核心特點是什么嗎?”
此時,李軒再次舉起了手。
沈薇見此,笑著道:“看來,這位同學確實積極好學。”
沈薇抬手示意道:“請說。”
“詩歌的核心特點在于以凝練的語言為載體,通過意象的營造和情感的傾注,實現(xiàn)對生活、思想或心境的藝術化表達,兼具節(jié)奏韻律之美與想象空間的延展性。”
隨著李軒話音落下,不少人低頭竊竊私語。
有高三的學生低頭跟旁邊的人交流道:“這是誰啊,陳時嗎?”
“應該是吧,看起來確實有兩下子。”
“回答的很不錯,請做。”
沈薇看向其他人道:“還有人要說,或者要補充的嗎?”
很快,一個短發(fā),戴著眼鏡,長相中等的女生站了起來。
“高三劉夢萱。”
“好像是這次初賽的第二名。”
看到站起身來的女生,周圍其他人小聲道。
劉夢萱道:“詩歌常常突破常規(guī)的敘事邏輯,借象征、隱喻等手法。”
“讓抽象的思緒與微妙的感觸得以具象化呈現(xiàn),在有限的篇幅里藏著耐人尋味的留白。”
“補充的很好,請坐。”
沈薇抬手示意,接著道:“剛才兩位同學說的的都是對的,我在這里總結一下。”
“詩以言志為核心,形式多樣。”
“最早可追溯至《詩經(jīng)》(四言詩),歷經(jīng)楚辭,漢樂府,唐詩,五言、七言為主等發(fā)展,形成多種體裁。”
“古典詩,如律詩,絕句,講究格律。”
“平仄,押韻,對仗,句式工整。”
“如五律每句五字,共八句。”
“現(xiàn)代詩則打破格律束縛,句式、行數(shù)自由,語言更貼近白話·····”
沈薇說完,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大字。
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詩詞的核心區(qū)別。
“剛說到現(xiàn)代詩,咱們正好來說說,詩詞的古典詩詞跟現(xiàn)代詩詞的區(qū)別。
“大家都應該知道,古典詩詞跟現(xiàn)代詩詞,在起源,形式,內(nèi)容和表達上有顯著差異,同時也存在一脈相承的情感內(nèi)核。”
“那么它們的核心區(qū)別,有同學知道嗎?”
還沒等其他人說話,李軒再次舉起了手。
“看來,這名同學在詩詞方面的研究很深,上課回答問題也很積極。”
教室后面,一群校領導及老師中,一名身材有些發(fā)福的中年男子夸獎道。
“確實很不錯。”
其他幾人聞言點了點頭。
“這是那名叫陳時的學生嗎?”
中年男子接著道。
孟靖:······
而在此時,旁邊,文科班的語文老師胡峰臉色有些尷尬道:“副校長,那是我們文科一班的學生,叫李軒。”
“原來是這名學生,我之前也聽到過,學習成績也很不錯。”
平城一中的副校長江川點了點頭。
講臺上,沈薇見又是李軒,不由感到有些意外。
來的時候,她拿到了一份初賽的成績單。
平城一中這次初賽,第一名是滿分。
雖然初賽都是一些基礎,但能拿滿分,已經(jīng)是很厲害了。
而眼前這名學生能,對詩詞的了解,在學生中也已經(jīng)算不錯了,想來便是那名叫陳時的學生了。
沈薇笑著道:“這位同學,應該就是初賽的第一名,陳時同學了吧,看來對詩詞方面確實很有了解。”
“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