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君臣互相玩心眼
- 天啟大明
- 破賊校尉
- 2826字
- 2025-06-23 08:06:00
寂靜一會,朱由校開口:“現在困難擺在這里,大家議一議,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提出來?!?
眾人默然無聲。
在場的人,心思各異。
心思機敏者,已經猜到東城陳榮安合家自縊案,進而引發的風波并不簡單,可能劍指前兩日才押解進京的天津巡鹽銀。
心思不機敏者,沒有猜到風波后面的玄機,但是多年的宦海沉浮,也讓他們意識到,這事沒有那么簡單,最好還是少說多看。
李起元目光輕輕地在眾人的臉上掃了一遍,在李宗延和崔景榮的臉上稍微停留幾息。
這起突如其來的風波,李起元從一開始就嗅到不同的味道。
矛頭直指自己,用意也很明顯。
前兩日才運了兩百萬兩銀子入內庫,有人要逼自己去向皇帝要這筆銀子。
沒有銀子,皇上就不能再“胡作非為”,只能老老實實地待在后宮做“木匠”,把平遼定邊這樣重要的事,交給文官們去做。
李起元不想被人當槍使,也扛不動這滾滾天雷,干脆利落地帶著陳新學去午門請罪。
說實話,他老早就不想當這勞神費心的戶部尚書。
你們不是逼我嗎?
老子辭職!
把辭職奏章往宮里一遞,老子就回府里躺著,愛咋咋地!
發不了俸祿又不是老子克扣不發,是國庫沒錢。
老子躺平擺爛,你們京官們排著隊去上吊,都不關老子的事!
沒有想到,皇上反應這么快,不僅把自己和陳新學召進西苑對答,還把內閣、六部和都察院堂官們全部召集進去,擺明了要把這件事掰扯清楚。
皇上,我的皇上?。?
你還是太年輕,這種破事怎么掰扯得清楚!
你越是跟他們糾纏,他們越是得意,然后胡攪蠻纏,就像蜘蛛網一樣,把你的纏得死死的,讓你動彈不得。
戶部財賦改革方案一事上,李起元覺到朱由校想做一番實事。
可現在朝堂上的局面,比纏絲洞還要復雜,只要你想做一點實事,都會有人向你吐絲,把你纏得死死的。
不做事只放嘴炮的人,是抓不到什么把柄的。
而做事是最容易抓到把柄的,首先第一條,你為什么不跟著我們一起斗倒對面的奸佞,如此重要的大事你居然不關心,只知道糾葛那些雜務俗事。
你不是正人君子,你只看重功名利祿,你摒棄天理公義,違背圣人教誨...
你有罪!
我們要斗倒你!
數十年的黨爭,越是專注做實事的人越容易成為箭靶,到現在,朝中全是正人君子,愿意俯下身操持國事民政的,寥寥無幾。
李起元閉上眼睛,坐在那里閉目養神。
等了半刻鐘,見大家沒有出聲,朱由校也不急,繼續說:“京官俸祿都沒發,想必你們的俸祿也沒發。
怎么,朕看你們是一點都不著急,難道你們不靠這點俸祿養家糊口?”
真不靠這點俸祿養家糊口,要不然早就餓死了。
可這話怎么好當眾在皇上面前說呢!
不靠俸祿,那你們怎么養家糊口的?
一扯起來,犢鼻裈都要被扯出來,還是不說為妙。
但是繼續裝聾作啞,任由皇上就著大家如何養家糊口的話題深入下去,恐怕今天大家很難看。
接到崔景榮的眼色,禮部左侍郎梁宥開口:“皇上,事關錢糧國計,臣等不熟悉,不好妄加議論。”
朱由校呵呵一笑:“一人計短,多人計長。想到什么就說什么,說不定被你說出個好點子來?!?
梁宥謹慎地答道:“皇上,臣覺得戶部缺錢,就想法子弄錢。可以加征田賦,比如援遼餉例,每畝田加征一分課稅?!?
朱由校裝模作樣問李起元,“李尚書,你覺得如何?”
李起元搖頭:“皇上,動輒加征課稅,無疑是飲鴆止渴?!?
陳新學在一旁附和道:“皇上,就算明天開征這加餉,第一筆稅銀入庫,至少也得三個月后。遠水難解近渴?!?
朱由校指了指眾人,“那就再想辦法?!?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清斯開口說:“皇上,臣聽說太仆寺還有一筆銀子,可以挪來用一用?!?
太仆寺是養馬和買馬的衙門,原本在遼東、山東、京畿有馬場,專門飼養軍馬。但這些馬場早就被當地縉紳世家侵占,各地馬戶年年湊不齊應有的軍馬,苦不堪言。
張居正改革馬政,改養為征,各地馬戶每年繳一筆銀子,用于購買軍馬,這筆銀子就存在太仆寺。
朱由校轉頭問李起元和陳新學:“李尚書,陳侍郎,太仆寺是不是還有一筆銀子?”
陳新學答話:“回皇上的話,太仆寺今年收的買馬銀子七萬兩,早就調撥給山海關,用于軍資。”
“太仆寺的錢袋也空了?”
“皇上,是的,太仆寺也空了?!?
朱由校轉頭對眾人說:“你們再想想,哪里還有銀子?我們總得想法給戶部湊一些,應對眼下的難關!”
大家算是聽明白了,皇上擱這里跟我們裝呢!
哪里有銀子?
現在大明上下銀子最多的就是內帑!
你還到處問,哪里還有銀子!
跟你爺爺一樣吝嗇??!
崔景榮心里有點急,火拱到這個地步,就差一點點能引到內庫上。
可是怎么把火引過去?
皇上這個態度,擺明就是對大家說,我不想出這筆銀子!
誰要是這個時候跳出來說,皇上,內帑不是剛入賬兩百萬銀子,請拿出來救救急吧。
那他就等著承受皇帝的怒火吧。
到時候京師文武百官的俸祿都發了,你卻丟了官,甚至可能被破了財惱羞成怒的皇上尋個借口削籍流配,那不虧大了?
在座的誰愿意如此大公無私地挺身而出?
崔景榮瞄了一眼,沒有發現一人。
朱由校在座椅扶手一拍,“啊呀,大明財政丁吃卯糧,居然窘困到了這個地步。
遙想當年,太岳公論及大明財政丁吃卯糧等種種弊端,真是歷歷在目,猶在耳邊。
不改不行啊,再不改今天是百官們沒俸祿吃飯,明天可能是朕要坐在五鳳樓上喝西北風了。
必須要改。李尚書,”
李起元應道:“臣在!”
“戶部奉詔頒布的財賦改革方案,要盡快落實。要是去年就力行此案,也不至于落得今日之困局?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戶部力行此改革方案,要是有困難,朕就叫制置司財政廳,對,制置司度支局升級了,改成財政廳,朕讓畢自嚴主持。
他是理財國才,李尚書是知道的。屆時他帶隊來協助戶部工作,你大可放心。”
朱由校侃侃而談,眾臣卻越聽越不對。
皇上,我們剛才還在討論戶部缺銀子,想法子從哪里給戶部找銀子補窟窿,怎么又聊到戶部的財賦改革方案上?
崔景榮心里更急。
都兜了半天,眼看東城陳榮安用一家性命點起的熊熊大火,被一番搗騰,在紫光閣只剩一點火苗子了,居然還沒有把火點到內帑上。
給幾位同黨使勁遞眼色,可他們卻視而不見。
用自己的前途去換你的正道大義?
誰愛去誰去,反正我不去。
崔景榮氣得心里的火噗噗地冒。
今天開會的級別比較高,最低都是左侍郎和左右副都御史,他的心腹親信一個都沒資格列席。
在座的同黨都算是盟友,合作伙伴,不聽崔景榮招呼,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聽到朱由校跟李起元就財賦改革方案越談越深入,崔景榮更急了。
戶部財賦改革方案,斷了多少人的財路?
它也是這次風波的狙擊目標之一,不能讓它實現!
趁著朱由校端起茶杯喝茶的空隙,崔景榮開口道:“皇上,臣聽說天津和登萊還有一筆銀子,是不是可以挪來用一用?”
朱由校放下茶杯,盯著崔景榮,目光深邃,讓崔景榮有些心虛。
自己說得沒錯。
天津和登萊是有一筆銀子,可那是待解給關寧的,皇上你肯定不愿意挪用。把所有的去處都堵死了,那你不是只有從內帑支出嗎?
迎著朱由校那意味深長的眼神,崔景榮越看越心虛,總覺得哪里不對。
他強撐著露出微笑,轉頭掃了一眼,看到畢自嚴、李起元、袁可立眼神里的戲謔,心里轟地一聲炸開。
完蛋,老夫中計了!
這時,有內侍在正閣外稟告:“皇上,錦衣衛都指揮使郭明振、保安司指揮使梁之棟求見,說有緊急要事上稟?!?
“傳。”
“遵旨!”
閣室里寂靜無聲,崔景榮卻覺得自己的心跳如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