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靈視之眼
- 閑書證長生,天庭召我看門?
- 欲言又止止又欲言
- 2624字
- 2025-06-11 01:23:41
一夜無夢。
第二日清晨。
陳玄將洛煙雨那句意味深長的警告暫且擱置心底,心神再度沉入那古井無波的修仙日常之中。
邁入引氣境,帶來的變化是脫胎換骨的。
他每日只需兩個半時辰的睡眠便精力充沛,身體內仿佛蘊藏著使不完的力氣。
身形似乎又拔高了幾分,肌膚也變得如溫玉般光滑細膩,連他自己都有些不習慣。
這般顯眼的變化,徐長庚和徐清靈或許是朝夕相處,反而沒能察明。
但徐老那雙歷經風霜的眼睛,何等老辣,只消一眼,便看出了端倪。
是夜,講道結束。
徐老尋了個由頭,將陳玄單獨留在了講經堂內,平日里溫和的臉上,此刻寫滿了嚴肅。
陳玄心頭一凜,下意識地正襟危坐,但心中卻無半分慌亂。
師父若是看不出他已邁入引氣境,那才是一件怪事。
他既然敢直接破境,自然早已備好了應對之策,此刻只靜待師父的質詢。
徐老并未多言,指尖一彈,一道柔和的銀色靈氣便無聲無息地探入陳玄體內,沿著任脈游走一圈,最后沉入丹田細細探查。
片刻后,他緊繃的神色才緩緩松弛下來,長舒了一口氣。
“氣息沉穩,靈氣精純,經脈與丹田亦無半分急于求成的損傷……很好,為師放心了。”
“師父,弟子……”
陳玄正欲開口解釋。
徐老卻擺了擺手,打斷了他,“你能如此之快突破引氣境,固然有云霖白鹿的造化,但更多的,是你自身的勤懇、悟性與心志,無需向我解釋什么。”
陳玄準備好的一肚子說辭,盡數堵在了喉嚨里。
那是一種復雜的情緒,有被人看穿的釋然,更多的卻是一種無所適從的憋悶。
他本以為會是一場需要小心應對的博弈,卻不料對方直接掀了棋盤,遞過來一杯溫茶。
這份坦蕩的信任,反倒讓他覺得自己那些深藏的心思,有些上不得臺面了。
徐老看穿了他的窘迫,溫和一笑:“我徐守拙的弟子,有些不凡之處,又有何奇怪?你修行初見成就,是好事,但切忌驕傲自滿,往后的路更要砥礪前行。”
暖流涌上心頭,陳玄用力點頭,鄭重道:“弟子謹遵師父教誨。”
“好。”
徐老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即從儲物袋中取出一本厚實的抄本,遞了過來,“這是完整的《甲木長青功》,引氣之后的煉氣、通玄、御物、仙衣四篇,皆在其中。”
“為師將畢生所學心得,皆批注于關鍵之處,你可做參考。若有不解,隨時來問我。”
陳玄伸出雙手,神色肅穆,如捧千鈞重物般接過功法,而后對著徐老深深一拜:“弟子,謝師父傳法之恩!”
徐老將他扶起,便轉身先行離去,背影一如既往的沉穩。
陳玄正待起身,卻忽然察覺手中書冊的厚度有些異樣。
他疑惑地翻開書頁,赫然發現,書冊正中竟夾著一本極薄的冊子,封面上是三個遒勁有力的手寫大字——《斂息訣》。
秘法冊子紙頁泛黃,顯然已有些年頭,邊角因反復翻閱而卷曲。
每一頁的關鍵段落旁,都用朱筆密密麻麻地標注著修煉要訣與心得。
陳玄嘴角微揚,心中百感交集:不愧是師父。
于這危機四伏的修仙界摸爬滾打至今,老人家能獨善其身,在望月谷攢下這份家業,靠的絕非僅僅是修為。
眼看離著子時尚早。
陳玄將《斂息訣》妥帖收入懷中,就著法器明光,當場翻閱起《甲木長青功》全篇。
余下四篇內容,加起來是《引氣篇》的近五倍,越是往后,越是玄奧繁復。
陳玄花費一個時辰,將其囫圇通讀一遍。
識海中的【衍道星圖】隨之星空搖動。
那顆代表《引氣篇》的殘缺星辰,驟然向外膨脹了五倍有余,其引力場甚至將環繞的《仙武紀元》衛星遠遠推開,險些將其甩出軌道。
此刻,《甲木長青功》已是一顆完整的星辰。
星辰本體僅有核心區域亮起青翠光芒,代表著他已精通的《引氣篇》。
而廣大的星體表面依舊晦暗不明,等待著后續篇章被逐一悟透,方能盡數點亮。
意識沉入其中,信息煥然一新:
【衍道星圖】
【主星:《甲木長青功》(完整)】
【領悟:精通(1/20)】
【道韻:長青(殘);效果:增壽二十年】
只要將此功法圓滿領悟,道韻便可補全,屆時反饋的壽元,恐怕會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
長生大道,已然在他面前鋪開了第一塊堅實的石板。
陳玄按捺住激動,并未急于參悟。
當務之急,是掩蓋自身修為進境的異常。
出發前往紫竹林前,他抽空通讀了懷中的《斂息訣》。
【衍道星圖】中,一顆新的小型彗星星悄然凝聚,于星圖邊緣劃過夜空。
【衍道星圖】
【彗星:《斂息訣》】
【領悟:入門(1/5)】
【道韻:未顯】
此法口訣不過百字,玄奧程度卻不亞于《引氣篇》。
但在【衍道星圖】的解析下,不過一刻鐘,陳玄便已將其初步掌握。
心念微動,周身靈氣波動如潮水般退去,斂于無形,從外表看,與尚未引氣入體的凡人再無二致。
入門級的《斂息訣》,已足夠在尋常修士面前,完美掩蓋引氣境的修為。
恰在此時。
“叩叩叩。”
講經堂的門被輕輕敲響。
徐長庚那不咸不淡的聲音隨之傳來:“清靈已經睡下,時辰不早,該出發了。”
陳玄收好功法,起身望去。
這一眼,世界已然不同。
這便是引氣境修士獨有的“靈視”,目之所及,活物體內的靈氣流轉無所遁形。
他能清晰地看到……
徐長庚周身經脈中,有淡淡的甲木靈氣在流轉,其波動強度比引氣境境稍強,顯然也修行了類似的斂息法門。
他不由回想起,白日里對徐老和徐清靈的觀察。
徐清靈身上澄澈干凈,無絲毫靈氣痕跡,是個純粹的凡人。
而師父徐老的體內,則有青翠、瑩藍、銀白三色靈氣交織流轉,彼此并非獨立,而是完美融合成一種他從未見過的、更為強大的奇異靈氣。
除此之外。
陳玄還隱約感知到,師父周身似乎還縈繞著幾不可見的朱紅光點,如風中殘燭,明滅不定。
莫非,他老人家還兼修了火屬性功法?
陳玄心中記下這個疑點,沒有多問,暫壓心底。
他收拾妥當,與徐長庚隔著一丈半的距離,一前一后向崖下走去。
路過橋邊。
那常年垂釣的司徒越身上,土黃色的靈氣波動厚重沉凝,遠超引氣境,正是通玄境的標志。
一路行來,靈視所及,壬水之藍、乙木之碧、辛金之銳、丁火之熾……各色靈氣因五行而絢爛,因陰陽而明暗,構成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斑斕世界。
入了引氣境,不只是視覺的不同。
當他抵達崖下靈地,準備如往常般修行時,那種感覺跟之前天差地別。
若說凡人之時。
他尚不覺此地靈氣有何不妥,如同味蕾遲鈍之人,有飯吃便覺滿足。
那么此刻邁入引氣境。
他便如同一位恢復了敏銳味覺的美食家,卻被硬塞了一嘴混著沙石的糙糠。
這崖下靈地的靈氣,稀薄、駁雜、混亂,每一次吐納,都像是在污染自己剛剛純凈起來的經脈。
他感覺自己就像一條擱淺的魚,周圍的空氣不再是能自由呼吸的介質,而是在稀薄的泥漿里徒勞地張嘴,尋找那救命的一絲水汽。
難怪周中正與鄭必昌二人那般憋屈暴躁,長期在這種環境中修行,心性不被磨損殆盡才怪!
“司徒越啊司徒越。”
陳玄在心中對那位垂釣的身影生出一絲敬佩,“你竟能在此地安之若素,當真是個狠人。”
這種苦日子,嚴重拖慢自己追求長生大道。
他可不想再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