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少主值得輔佐
- 三國:我阿斗,不用人扶
- 逆風的蟬
- 2096字
- 2025-06-03 16:29:09
成都,自從劉備入主之后,勘定律法,民安國富。
尤其漢中一戰告捷,兩川軍民無不歡悅,沿途之上百姓夾道歡迎漢中王回歸。
劉備回到成都,卻不見劉禪,法正報知世子慶功當夜便離開成都,留下一封書信。
劉備拆開看罷,頓足氣罵道:“荊州戰事正緊,小子跑去湊什么熱鬧?”
老年得子,劉備對劉禪十分溺愛,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自己的兒子什么德行劉備還是知道的,獨自跑去荊州,萬一有個什么閃失,如何是好?
正呵斥向寵等近衛不加阻攔,法正卻勸道:“大王息怒,世子平日雖然偶爾頑劣,但我看他此次倒也謹慎,帶走了陳叔至,還有關張二位公子陪同,料想無礙。”
“叔至也去了?”劉備一怔,卻是松了一口氣,忽然又心生欣慰:“這個阿斗……歷練一下也好!”
眾護衛之中,他最信任的就是陳到和趙云。
趙云偶爾還領兵出征,陳到可是寸步不離自己左右,穩重可靠。
又仔細看了書信,失笑道:“阿斗竟說荊州大戰,糧草兵力不足,讓孤早調撥人馬助戰……孔明,你怎么看?”
諸葛亮道:“蜀中今年雖田禾大成,但漢中連年消耗,正當休養生息,唯有江州可稍作支援。”
劉備一怔:“孔明之意,阿斗還言之有理?”
諸葛亮眉宇間藏著一絲憂慮,說道:“先前東吳求婚于云長,被其辱罵斥退。如今荊州精銳盡出,江陵空虛,吾恐孫權趁機報復。”
“未必吧?”劉備笑道:“孤與孫權已定下湘水之盟,更何況云長已于江邊多設墩臺,提防甚密,料想萬無一失。”
諸葛亮不置可否,轉頭先問法正:“孝直,孫權此人,你看如何?”
法正近來染病,形容憔悴,但眼神依舊犀利,緩緩道:“孫仲謀與勾踐有些相似,可共患難而不可同富貴。如今見大王取西川,位在其上,必定心中不服,又被云長羞辱,不可不防。”
諸葛亮也道:“正是有湘水之盟前車之鑒,才更要小心江東報復。孫權此人睚眥必報,以江陵一座城,卻要我們還整個荊州,足見其野心。”
“哈哈哈,江東十萬大軍,被張遼八百軍殺得丟盔棄甲。”
劉備撫須大笑道:“如今二弟天下無敵,誰敢來犯?”
當上漢中王之后,劉備也是意氣風發,眼看中興漢室有望,對孫權也鄙夷起來。
想起當年自己寄人籬下,幾次險些被孫權和周瑜所害。
如今終于揚眉吐氣,實力猶在孫權之上,也有些飄了。
諸葛亮正要勸說,忽然向寵帶著一人飛奔而進,正是陳到之子陳楚。
陳楚風塵仆仆,進門跪地道:“大王,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傅士仁不戰而降。已經丟了公安,世子正在死守江陵,請速速派兵支援。”
“什么?”劉備愕然道:“這……怎么可能?”
諸葛亮急問道:“關將軍在沿江設下烽火臺,為何守軍毫無察覺?”
陳楚答道:“呂蒙讓水軍扮做百姓商隊渡江,將精兵伏于船艙之下。賄賂守軍將他們擒拿,因此不得舉火。”
劉備跌足大罵道:“傅士仁狗賊,孤何其信任你,竟然不戰而降。”
法正急得快要吐血,蒼白的臉上泛起潮紅:“公安失守,僅剩江陵一城,如此世子危矣!”
劉禪走的時候只給他留了一封信,這要是出了意外,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諸葛亮深吸一口氣,問陳楚道:“現在江陵情況如何?”
“暫時還算穩定……”
陳楚將劉禪到江陵后,斬殺傅士仁、勸說糜芳,誘騙呂蒙進城之事說了一遍。
“嘶——”劉備淚花已經在眼中打轉。
聞言倒吸一口冷氣,不可置信地看著陳楚:“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陳楚點頭道:“臣等誅殺吳軍之后,世子才命我前來報信。來時經過江州,吳懿將軍已親自領兵前去支援,吳班將軍正等候接應。”
諸葛亮也是一臉愕然,回頭看向發愣的法正:“孝直,此莫非是你謀劃?”
這樣的謀劃和冒險行事,只有法正能做到。
法正卻搖頭道:“世子走得急,根本來不及多說。更何況荊州之變,乃是呂蒙蓄意為之,我今日方才得知消息,焉能早做部署?”
“阿斗竟有如此才能?”劉備半張著嘴巴,又驚又喜,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
莫非天意乎?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抹精光,躬身道:“王上寬心,江陵城高險固,必能堅守。亮親提一旅之師,去救荊州之急。”
如果不是阿斗去的及時,荊州必定失守,后果自己都不敢想。
更關鍵的是,十二歲的少年,臨危不亂,智擒江東大都督呂蒙。
這是甘羅再世,如此少主值得輔佐。
諸葛亮心中的激動不比劉備少:大漢中興有望啊!
“不不不,孤當親自去一趟荊州!”
劉備反應過來,聲音都在顫抖:“自荊州一別,孤與云長近十年不曾見矣!碧眼兒屢次背盟,孤定要與他做個了斷。”
阿斗忽然變得如此睿智,劉備恨不得現在就飛到他身旁,親眼看看是不是真的。
諸葛亮抱拳道:“亮隨王上一同前去。”
劉備一怔:“如今蜀中雖定,但南方未平,不可無人坐鎮。”
諸葛亮憂心道:“此番江東精銳盡在,孫權已到公安,我恐大王一人難以應對。”
“我隨大王走一趟吧!”法正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他知道諸葛亮的擔心,江東也有智謀之士,劉備出兵不可沒有謀士輔佐。
而且世子有中興之姿,更不能有任何閃失。
“這如何使得?”劉備忙道:“孝直大病未愈,好好將養才是。”
法正嘆道:“世子留書于我,如今身處險地,我若不去,寢食難安,如何養病?”
“也好,孝直走水路吧!”劉備與這二人相處多年,也大概猜到了他們的心思。
劉備這次也是被嚇出一身冷汗,對孫權反復憤恨不已,直接調張飛往江州會合。
差一點兄弟三人再也不能會面,這次既為團聚,也要向江東施壓。
命趙云領三千精騎日夜趕赴江陵,自己帶著法正、黃忠、傅肜等將從水路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