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師母家離開后,肖敏和趙剛心情沉重,一路上誰都沒有說話。肖敏望著車窗外濃稠如墨的夜色,師母疲憊的面容、孩子無助的眼神,不斷在腦海中交替浮現。這些畫面像一道難以磨滅的烙印,深深鐫刻在她心間,令她久久無法釋懷。
“趙剛,師母家的狀況實在太糟糕了,咱們得趕緊想辦法,不能再讓他們在困境中苦苦掙扎。”肖敏率先打破沉默,話語里滿是焦灼,仿佛正在與時間展開一場激烈的賽跑,一心想盡快為師母一家找到擺脫困境的辦法。
趙剛微微點頭,神色凝重,目光深邃而堅定:“我明白,可憑我們兩個人的力量,太過單薄。要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生活,實在太難。必須找到更有效的辦法才行。”他的話語中雖透著無奈,可更多的,是解決問題的堅定決心。
回到學校,兩人直奔李長貴校長的辦公室,將趙德全老師家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講述給校長聽。李長貴校長聽完,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輕輕嘆了口氣,眼中滿是感慨與同情:“趙德全老師為咱們山區教育事業奉獻了一輩子,把青春和熱血毫無保留地灑在了這片土地上。如今他家人有難,咱們絕對不能坐視不管,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幫他們渡過難關。”校長的話里,飽含著對趙老師的敬重,以及幫助其家人的強烈責任感。
三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商議如何幫助師母一家。辦公室里的氣氛緊張而壓抑,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關切與憂慮。
“我覺得,可以先在學校組織一場募捐活動,能幫一點是一點,多少能緩解他們眼下的經濟壓力。”肖敏率先發言,眼中滿是急切。她迫切地想為師母一家提供一些實際幫助,即便只是杯水車薪,也能讓師母感受到一絲人間溫暖。
趙剛卻搖了搖頭,眉頭緊緊皺起,陷入沉思:“募捐只能解燃眉之急,師母一家往后的日子還長。而且,和趙老師一樣的老民辦教師還有很多,他們同樣為山區教育事業傾灑過汗水,一旦生活陷入困境,同樣需要長期的幫扶。咱們得謀劃一個更長遠的辦法,建立起可持續的幫助機制。”他的分析冷靜且透徹,讓大家清晰地認識到問題的復雜性和長期性。
一時間,辦公室里陷入了沉默,三個人都絞盡腦汁,思索著良策。肖敏在心里反復琢磨,究竟什么樣的辦法,才能真正幫助到這些困難家庭。她想起那些老教師們,曾經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守教育崗位。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沒有優厚的待遇,他們卻憑借著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負責,兢兢業業地培育著一代又一代學生。在昏暗的教室里,他們用一支支粉筆,書寫著知識的篇章;在簡陋的辦公室里,為學生批改作業直至深夜。可如今,他們卻可能面臨生活的困境,無人問津。想到這里,肖敏心中一陣酸澀,眼眶也微微泛紅。
突然,李長貴校長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絕妙的主意:“除了建議村委會向民政局幫其申請辦理困難補助外,咱們不妨成立一個基金會,就叫‘德全基金會’。專門用來幫助那些為山區教育事業做出貢獻,卻生活困難的老教師及其家庭。這樣一來,不僅能為趙老師的家人提供長期援助,還能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他的話,如同劃破黑暗的一道曙光,驅散了大家心中的迷茫。
肖敏和趙剛對視一眼,眼中都閃過驚喜與贊同。“這個主意太棒了!”肖敏興奮地說道,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師母一家和那些困難老教師的生活迎來了轉機。
“沒錯,這樣既能幫到師母一家,還能讓更多像趙老師一樣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得到幫助。他們的付出,不該被遺忘。”趙剛也表示認同,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對未來的行動充滿信心。
說干就干,接下來的日子里,三人分工明確。肖敏和趙剛負責撰寫倡議書,向全校師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發出呼吁。他們坐在辦公室里,盯著電腦屏幕,逐字逐句地斟酌。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飽含著他們的深情與期待。“趙老師在這三尺講臺上,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培養了無數學生。他用智慧和愛心,點亮了學生們前行的道路。如今,他的家人遭遇困境,那些曾經和他一樣為山區教育默默耕耘的老教師們,也可能正面臨生活的艱難。讓我們伸出援手,匯聚愛心,共同幫助他們……”肖敏一邊寫著,一邊回憶著趙老師的過往,淚水模糊了雙眼,一滴滴落在鍵盤上。
趙剛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別太難過,咱們把這份心意都寫進倡議書里,一定會有很多人愿意伸出援手的。趙老師的奉獻,大家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我相信,大家肯定會積極響應。”他的話如同一股暖流,溫暖了肖敏的心,讓她重新振作起來。
李長貴校長則忙著聯系相關部門,咨詢成立基金會的流程和手續,籌備各項資料。他奔波于各個部門之間,面對繁瑣的文件和復雜的手續,從未有過一絲抱怨。每一次碰壁,他都毫不氣餒,繼續努力尋找解決辦法。他不厭其煩地與工作人員溝通,詳細了解每一個細節,確保基金會的籌備工作能夠順利推進。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可能為那些困難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倡議書一經發出,便在學校里掀起了一股愛心熱潮。“老師,我把零花錢都捐出來了。這是我平時攢的,雖然不多,但我想幫趙老師的家人。”一個學生小心翼翼地捧著存錢罐,交到肖敏手中,眼神中透著純真與善良。家長們也紛紛響應,“趙老師是位好老師,我們家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績,多虧了他的教導。我們也想盡份力,幫他們渡過難關。”一位家長真誠地說道。
在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下,“德全基金會”的籌備工作穩步推進。一筆筆愛心捐款源源不斷地匯聚而來,每一分每一毫,都凝聚著大家的關愛。肖敏和趙剛看著不斷攀升的捐款數額,心中滿是欣慰。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未來,他們還將繼續為這些困難家庭不懈努力,讓更多像趙德全老師一樣的教育工作者,得到應有的關愛和幫助,讓這份愛心在山區的土地上永遠傳遞下去,溫暖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