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覆海鏡流訣
- 從點亮家族寶圖茍成玄輿仙族
- 挑根木頭換酒錢
- 2245字
- 2025-06-25 23:40:18
“其一為萬途煙云訣,乃是宗內(nèi)修習人數(shù)最多的功法,用的是透徹靈眸練成的清明萬目光,以青白二色代煙云,可觀萬里微毫,料敵為先。”
“其二為碎雨峰傳承,落濤淋漓訣,用的是平海落劍光,講究瞬息之間皆劍鋒,好似浩瀚波濤迎面而來,令人避無可避,搭配碎雨劍法最為適宜。”
“你師兄戚云飛練的便是此功法,合該讓他給你演示一番。”
尤梓吟搖了搖頭,惋惜道。
“說起來,師兄倒是許久未見了。”
鄭知遠聞言,不由問道。
雖說此功法以劍為主,與鄭知遠專精的陣法并不適配,但作為碎雨峰的接班人。
只要突破了練氣延年增壽,自有大把時間將劍陣絕學都統(tǒng)統(tǒng)接下。
更何況以鄭知遠的驚人悟性,甚至能將這兩門絕學優(yōu)化一番,使其更進一步。
故而尤梓吟也毫無避諱,推薦這門與劍法關(guān)聯(lián)極強的功法。
“這幾月外海碧沙諸國動作頻頻,其屬合國竟有修士敢御船臨邊,招搖過境。宗內(nèi)得了越國請求,便同意云飛去福海城坐鎮(zhèn)了。”
尤梓吟深深地看了一眼鄭知遠。
這戚云飛畢竟是越國送來宗內(nèi)進修的,終歸是要回去為那越國效力。
故而名義上這兩人皆是尤梓吟弟子,實則碎雨峰傳承只能依靠鄭知遠一人。
鄭知遠點了點頭,心中暗道:
“這越合兩國局勢越發(fā)冷峻,不知那奔襲越國后方的‘玉碎’計劃是否還在繼續(xù),家中是否應付得來。只可惜我遠在千里之外,只能勤勉修行,爭取突破練氣之后,再行歸家探望。”
思慮至此,鄭知遠開口問道:
“師父,不知這第三門功法又有何種玄妙?”
“其三亦是我碎雨峰傳承,名為覆海鏡流訣,乃是這三門功法之中最難修行的。用的靈光名為煙雨暮春,由春夏交接之時的朦朧細雨煉成。講究處處皆雨落,步步皆陣生,環(huán)環(huán)相扣,連綿不絕。”
講到這里,鄭知遠已然明白尤梓吟之意,看似給了三門功法,實則只有兩條路子。
是選擇改修劍法,修行那落濤淋漓訣,此后便以劍為主,陣法為輔。
還是一條路走到黑,專精陣法。
“碎雨峰劍陣雙絕,自然是兼容并包更好。可是轉(zhuǎn)修劍法雖強于我自身,卻對家中裨益甚小,遠不如為族內(nèi)布陣來得收益大!”
鄭知遠想到此處,再沒有一絲猶豫,恭敬道:
“弟子頗喜陣法,心儀這覆海鏡流訣,還望師父成全!”
尤梓吟點了點頭,心中早有預料,開口道:
“既是讓你選,為師自然應允,只是峰中這劍法,你修成練氣后,也需要修習一二,莫要斷了傳承!”
“是,弟子謹遵師命!”
鄭知遠恭敬答道。
聽得回答,尤梓吟從儲物袋中取出一玉簡玉瓶遞給鄭知遠,開口道:
“這玉瓶內(nèi)便是煙雨暮春,玉簡則是覆海鏡流決,在四階功法中也極為艱繁,若是遇著不解,來尋我便是。”
這尤梓吟雖面容冷淡,要求嚴苛,但于修行一事上考慮周全。
功法、資糧、解惑,皆是處處提前準備,鄭知遠這幾年修行突飛猛進,與其密不可分。
“弟子當勤勉修行,以報師恩!”
面露感動的鄭知遠再行一禮,恭敬接過兩物,懇切開口道。
尤梓吟擺了擺手,不關(guān)心這口頭言語,示意其好好修行便是。
鄭知遠見狀面容肅然,抬步便往屋中走去,心中暗道:
“不成練氣,誓不出關(guān)!”
-----------------
鄭玄皓手中把著一束野花,不知從山上何處采來,倒是紅藍相映,好看極了。
只見他快步跑入長青小院,卻在邁進房門前一刻緩了步伐,躡手躡腳地貼近了屋里兩個小小的圍欄木床。
輕輕扒拉著并排木床的鄭玄皓踮起腳尖,想探出頭的土撥鼠一般,悄咪咪地瞄了瞄左右。
兩個不過幾個月大的嬰兒,正躺在柔軟厚實的布帛中酣睡。
還不時吮吸著塞在嘴里的拇指,晶瑩口水從嘴角流過紅撲撲的臉頰,顯然是在夢中也吃的香甜。
嘴巴張成一個o形的鄭玄皓眉眼盛著欣喜與好奇,將手中鮮花分成左右兩把,動作輕柔地插進了木床縫隙。
特意選了嬰兒們的小短手夠不著的位置,以免他們一時好奇,將野花也塞進了嘴里,而后又靜靜地站在床前,看了會兩個肉盈盈的小團子。
這才緩緩把上了門,退出屋外,腳步輕快地跑至院中,望著正在桌邊飲茶的鄭規(guī),忐忑問道:
“爺爺,弟弟妹妹會喜歡花花嗎?”
鄭規(guī)笑著揉了揉鄭玄皓的腦袋,輕聲卻篤定道:
“當然!”
“嗯...哪有多喜歡?”
鄭玄皓眉眼露著好奇問道。
“比玄皓喜歡爺爺送的小木馬還要多。”
“哇,那真的很喜歡很喜歡了!”
眼中放出光來的鄭玄皓難掩激動,一時忍不住,聲音稍大了些。
反應過來后急忙捂住小嘴,欣喜地眨巴著眼睛。
鄭規(guī)看著這童趣模樣,輕聲笑了笑,接著道:
“那玄皓可要好好保護弟弟妹妹們哦。”
“嗯,就像爺爺保護玄皓一樣!”
望著用力點頭的鄭玄皓,鄭規(guī)為他輕輕撫平了袍子上的褶皺。
抬頭見鄭況泉站在院門外,便將其招了進來,示意鄭玄皓到后院玩去。
鄭況泉走近后,先是望了眼鄭臨峰兩個孩子所在的房間。
自從潘云生突破陣法,摸進長青山后,鄭規(guī)便讓家眷都從青崗村祖宅中,搬來長青小院。
待到靈石小院擴建完畢后,再讓孩子們遷入。
從此以后,長青小院主責議事,靈石小院專供修行,分了表里,不至于遭了橫禍,被一鍋端咯。
“父親,清鸞長兄沈譚樺護送她回來了,想拜訪您一二。”
“嗯?”
鄭規(guī)瞇著眼,心中思量。
“看來沈家還是舍不得這碧寒劍生意,可那潘家練氣不除,沈家哪怕是有再多胎息修士,也是不夠死啊。”
思慮片刻,想到鄭沈兩家這幾年和睦關(guān)系,鄭規(guī)還是開口道:
“喚進來吧,看看這沈家打的什么注意。”
鄭況泉應聲,便將沈譚樺臨了進來。
這沈譚樺一見到正在慢悠悠飲茶的鄭規(guī),立刻躬身行后輩禮,開口說道:
“見過鄭前輩,我父令我代其送封信來,還望前輩一觀。”
說罷,便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來,邁步徑直欲呈至鄭規(guī)身前。
卻被侯在一旁的鄭況泉伸手攔下,擋在鄭規(guī)身前,兩人對視片刻,只見鄭況泉寸步未讓,沈譚樺只得面色微紅,將信遞了過去。
鄭規(guī)只是自顧自飲著茶水,對兩人沖突視若罔聞,攤開鄭況泉開封后的信件。
只看了一句,便面色凝重。
只見上書:
“沈家上下任君采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