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放手財權
- 大乾太祖:我在天龍八部當皇帝!
- 天下大同人
- 2209字
- 2025-06-08 00:26:16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克烈八旗中的阿勒巴惕旗雖是個不大的部落,但也控制著一大片遼闊的草場和成群的牛羊。
此時部落里的牧民勒巴,正騎著自己的那匹栗色瘦馬,用皮鞭驅趕著羊群到山坡上吃草。
想起家里的食物已經見底,還有三個嗷嗷待鋪的孩子,他將目光投向了群中的一頭老綿羊:今晚就宰了它下鍋吧。省著點,倒還能頂個三四天。可是其他的羊就不能再殺,看來之后的日子要餓肚子了…
勒巴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臉上的溝壑也顯得越發深了。
田園牧歌看似浪漫,實則異常殘酷。草原氣候變化莫測,牧民們常常不能溫飽,在生死線上掙扎,倒不如農耕文明來得穩定。
正愁眉不展時,忽然聽到山下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勒巴,快過來!有客人來了!”
他急忙策馬下了山坡,只見部落旗主和一個身穿遼國官服的年輕人站在一起,正笑吟吟地望著自己。
“勒巴,我來跟你介紹一下,這是咱們招討使蕭大人麾下的干將、漠北商會的會長—蕭萬里。”
勒巴看了看蕭萬里,又看了看旗主,不知道自己一個牧民,為什么要認識城里的官人。
見他不說話,蕭萬里笑了笑:“老鄉,我是來這跟你們旗主租地的;同時,也想和你談一樁生意…你現在有多少牛,多少羊?”
勒巴同時伸出十根污黑短粗的手指:“不多,大概是10頭牛,30只羊。”
“好極了!一頭牛算1貫錢,一只羊算200文,你全都賣給我好不好?”
“一貫錢…是多少錢?”勒巴迷茫地看著旗主。
旗主笑了笑:“我這么跟你說吧,你去南京道榷場趕集,一貫錢可以換一石多(百二十斤)的糧食。”
“這么多糧食,怎么也夠我全家吃一個多月了!”勒巴瞪大了眼睛,“…這還只是一頭牛的價錢?”
“怎么樣,老鄉?”蕭萬里熱切地看著他,“賣不賣?”
勒巴剛想點頭,卻又搖了搖頭:“銅錢又不能當飯吃。我半年才能去趕一次集。把牛羊都買了,這半年我們全家喝西北風啊!”
旗主聞言哈哈大笑:“你這老小子還不知道呢,招討使大人已經上奏朝廷,在鎮、招、防、維四個重鎮開埠,由他主管貿易。
在那里不光能買到糧食,還有香料、茶葉、絹布這些南朝的稀罕物,應有盡有。你要是想,可以天天去城里買東西。”
“真的?好,好!那我的牛羊都賣給你…等等,不對!”勒巴忽然想起一事,又發愁道,“可是都買給了你,我們以后沒了牛羊,可怎么活呀?”
蕭萬里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要是喜歡,也可以繼續放牧…還是這些牛羊,只不過是幫我放牧,我每個月付你工錢。
這樣你每月領了錢,就去城里買糧食、換貨物,今后就不用再為生計發愁了。”
這回勒巴終于徹底放下了顧慮,痛快地答應下來。蕭萬里從身后大車里拿出十幾貫錢交給了他。
“好了,老鄉,和你做生意真愉快!我還得跟下一戶牧民談,就不耽擱了,告辭!”
蕭萬里和旗主上了馬車,準備去找下一個山坡的牧民談生意…
通過這種方式,漠北商會已經從各部旗主手中租借了三分之二的草場、從牧民手中收購了二分之一的牛羊,成為大遼境內最大的牧場主——其手中牛羊之多不可估量,只能以“山頭”為單位進行計算。
平定磨古斯之亂以后,蕭易就開始實施他的“宏偉”規劃:
首先是成立“漠北商會”,蕭萬里任商會會長,招募商隊,開拓商路;同時由大遼招討使司出面做保,商會大舉租借牧場,收購牧民手中的牛羊,以此壟斷整個大遼西北的畜牧業。
然后是“四鎮開市”,所有的貿易商品由漠北商會提供,各地牧民可以進城買到糧食、絹紡以及各種生活用品。
貿易路線從漠北出發,經西京道大同、南京道燕云,最后抵達大宋境內,每日數以十計的商隊通過這條路線貿易往來,數以千計的阻卜牛羊販賣到南朝,進入大宋百姓的廚房…同時,漠北商會也通過貿易賺取了大量的白銀。
而賣掉牛羊,換回糧食等商品,商隊再將大宋的貨物帶回四鎮,供給牧民進行消費…如此,從蕭易那兒流出的白銀,在牧民手里還沒捂熱就被花掉,重新流入他的口袋。
伴隨著西北貿易的興起,很多事情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阻卜原本松散的“旗主—牧民”模式正逐漸消解、淡化。
而漠北商會從旗主手中出租草場,進而雇傭牧民放牧牛羊,這種新型“雇主管理”模式正在崛起。
這種生產關系不但高效,也使得“雇主”與“被雇者”之間的聯系更加穩固緊密…長此發展下去,牧民與商會之間便會形成新的依附關系,最終取代落后、脆弱的游牧政體。
另外,蕭易命令各旗的“天道使”在建造道觀,安撫、體恤牧民的同時,大力推廣、傳播道教;至于之前牧民們信仰的景教、摩尼教(明教)等宗教的“傳教士”,今后不得在他治下傳教。
天道使將賑災物資、人文關懷帶給基層廣大牧民的同時,也將“太上老君”的福音帶進他們的心里,就此埋下一顆信仰的種子,不斷地生根、發芽…
蕭易也并不是簡單粗暴地逼迫牧民改變信仰,反而對“天道教”進行了“本土化”的處理,將道家“三清”和阻卜的原始信仰“長生天”進行有機地結合,最終形成了一個道教的新分支。
伴隨著克烈部二十余萬牧民集體皈依道家,“天道教”在草原上也有了一個響當當的新名字:薩滿道教。
而信徒人數的日益壯大,也讓天道教成為江湖上數一數二的門派巨擘;身為教主的蕭易,更是揚名武林,風頭極健!
通過制度、經濟、宗教等多重手段,克烈八部已經被蕭易完全同化,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蕭易也就勢進行擴充、改編“天道軍”:
“雷駒營”從原來的1萬輕騎兵一下子暴漲到3萬;
“三昧營”也從重騎擲彈兵演化為專門負責火器操作的技術兵,從2千人擴充到了1萬人;
5千重步兵的“玄武營”擴充至1萬;
3千神弓手的“羿射營”擴充至5千;
另外成立“龍驤營”,選拔5千精銳騎兵披上重甲,組建重騎兵部隊…
如今天道軍的兵力,總計已達六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