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夢中的夢靈女孩
- 霍格沃茨的夢境旅人
- 小迪的貓
- 2186字
- 2025-06-03 19:03:18
麥田的夢境中。
這場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
當烏云散盡的那一刻,廣袤的田野仿佛獲得了新生,重新煥發出生機。
這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景象。
泥濘的地面如同被擠壓過的海綿,迅速吸干了所有積水,就連原本低垂的麥穗也重新挺立起來。
然而,伊森卻無心欣賞這有趣的景象,他的注意力完全被眼前的另一番風景所吸引。
“這……簡直了……”
雨后,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照亮了眼前的景色。
起伏的丘陵間,點綴著錯落有致的村落。茅草屋頂的房屋與路邊停放的汽車,形成奇妙的對比,營造出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遠處古老的石砌建筑,歷經數世紀風雨洗禮,依然堅固而優雅,每一塊石頭似乎都鐫刻著歲月的故事。
青色石板路兩旁,是修剪整齊的花園。五彩斑斕的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散發出淡淡芬芳,與遠處田野上,新翻泥土的氣息交織在一起。
伊森認出了這個地方,英格蘭中部——科茨沃爾德、拜伯里村莊。
這里是他的第二故鄉,也是他目前居住的地方。
當然,夢中的科茨沃爾德與現實雖有些許差異,但整體格局幾乎一模一樣,尤其是建筑布局。
……
巨大的蝸牛,穿行于熟悉的道路。
兩旁偶爾能看到,身著傳統服飾的農夫,或是西裝革履的紳士。
他們臉上都帶著平和的笑容,仿佛生活無比美好。但這些人都如同電影中的角色,不僅沉默不語,對近在咫尺的巨型蝸牛,更是視若無睹。
對此,伊森也習以為常。
就像是曾經莊園里的一家四口,他們只會在特定的時間出現。
然而這種寧靜并沒有持續太久,便被清脆悅耳的驚嘆打破:
“哇!好大的蝸牛啊!”
對于這突如其來的聲音,伊森也沒感到驚慌。
不同于以往,獲得夢境饋贈后,他有信心應付絕大多數突發事件,當然除過夢魘之外。
至于屋外的聲音。
夢境有自主意識的無非兩種,一種就是他這樣的外來者,而另一種……
伊森走出小屋。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身高不足兩英尺、約莫四五歲的小女孩。
女孩穿著普通的灰藍色格子裙,但那雙橘黃色如貓眼般豎瞳的眼睛,以及身上若隱若現的灰色光芒,讓她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這是你的寵物嗎?它太壯觀了。”女孩揚起頭驚嘆道。
“它不是寵物,是我的房子。”伊森微笑著回應。
在看到女孩的瞬間,他就意識到,這是遇到了夢境中另一類生物——夢靈。
一種在夢中誕生自我靈性的種族,它們既不同于夢魘,又不屬于人類幸存者。
就像是曾經莊園里的一家四口,如果有一天他們也能誕生自我,便能‘活’過來,成為新的夢靈。
某種意義來說,夢靈才算是夢境的原住民。
“歡迎你,養蝸牛的人。”女孩微笑的說道,同時抬手指向小鎮:
“這里也是我的房子,你可以在這里隨便逛。”
“謝謝!我很喜歡這里的寧靜與自由。”伊森真誠地回答。
他確實深愛著科茨沃爾德,雖然在現實中沒能擁有正規房產,但他一直賴在那片村莊。
日常靠打零工生活,幫年邁的婦人跑腿、買報紙、去郵局取信,報酬往往是一籃子面包或幾塊三明治,運氣好時還能嘗到火腿和奶酪。
有時伊森會想,如果沒有收到霍格沃茨的來信,他可能會在那片村莊度過一生。
……
在夢靈的女孩的準許下。
伊森在夢里,又住回了這片寧靜的村莊。
這一住便是很久,或許一周兩周、又或一月兩月。
平靜的生活,讓他漸漸模糊了時間概念,只記得每天固定的生活節奏:
天亮時從小屋醒來,去田里割些麥子做早餐,中午雷打不動地練習魔法,傍晚閑暇時與夢靈女孩聊聊天。
生活既簡單又充實。
……
又是一天的傍晚。
伊森照往常一樣,來到村子里的郵局找女孩聊天,因為只有這個時間段,對方會固定待在這里。
果不其然,他這邊剛進門,便看到女孩正趴在桌子上寫信,專注的模樣讓人忍不住想稱贊。
幾分鐘后。
“你有沒有想過,她或許……”伊森微微停頓組織語言。
他知道女孩每天寫信,其實是在等一個人,也是這片夢境的主人。
至于兩人的關系,他一直沒有問,因為這已經涉及了隱私。
猶豫片刻,伊森還是決定告訴對方真相:
“你想過嗎,她或許…永遠不會回來了。”
“我當然知道。”女孩輕輕側頭,橘黃色的眼眸平靜如水。
“但那又如何呢?她回不回來是她的事,我寫不寫信是我的選擇。”
很奇怪,明明外表稚嫩,女孩卻展現出超乎年齡的從容與豁達。
該吃就吃,該睡就睡,仿佛就算下一秒世界崩塌,也與她無關。
“干嘛又不說話?在想什么呢?”
女孩站在凳子上,努力踮起腳將信封塞進郵箱。
“我在想你為什么不離開這呢?”伊森有些好奇的問道。
他知道夢靈也能穿越夢境,以女孩的覺醒程度,應該早已知曉夢境的真相。
“離開又能去哪兒?”
女孩跳下凳子,目光投向窗外靜謐的小鎮:“四處流浪嗎?我可沒有像你這樣的蝸牛房子。”
“也許吧。”一句流浪,讓伊森不由感慨。
似乎,所有人在夢境里都是四處流浪,從一個夢穿到另一個夢。
沒人知道夢魘什么時候會來,更沒人知道下一片夢是怎樣,似乎流浪才是這里永恒的主題,永遠沒有盡頭。
“不過,你可以試著告訴我她的名字?沒準我能遇到她,也可以幫你帶個話。”
不知為何,伊森忽然就想去現實中看看,在科茨沃爾德打聽打聽。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想驗證,看看這里是否真的只是夢境。
目前所知的一切,其實都來自其他人的口口相傳,而眼前正是一個難得的驗證機會。
如果現實中,這收件人真實存在,一切就說得通。
如果不存在......
……
靜謐的夜色里,伊森獨自離開了郵局。
在最后的交談中,他不僅知道了收信人的名字,還知道了對方的住處。
“科茨沃爾德……拜伯里48號,蘇珊·伊芙琳娜收。”
回到蝸牛小屋,伊森凝視著手中的信件陷入沉思。
在他的記憶里,拜伯里似乎沒有這個48號。
但無論如何,他決定暑假回去一探究竟。有些懷疑一旦產生,就再也無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