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試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結合問題

本文原載于《財經論叢》1979年第2期

黨中央決定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在我們黨著手進行經濟管理體制和經營管理方法的改革以適應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發展需要的時候,探討我國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問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同市場經濟結合的客觀必然性

在社會化的生產過程中,不管其社會形態如何,生產總是同需要相聯系的,按比例分配社會總勞動量,以生產各種不同的產品量,總要和社會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馬克思說:“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品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數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絕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形式,這是不言而喻的。”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8.

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產同需要聯系的方式也就不同。在社會分工存在的條件下,生產同需要的聯系,是通過商品交換來實現的。市場是商品流通的總和,是和商品生產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列寧說:“哪里有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哪里就有市場,市場量和社會勞動專業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列寧.列寧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83.在未來的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條件下,社會生產同社會需要是直接聯系著的,人們能夠有計劃地根據社會需要直接組織生產,按照需要直接進行分配,不再通過商品交換這一迂回曲折的途徑了。正如恩格斯說的:“社會一旦占有生產資料并且以直接社會化的形式把它們應用于生產,每個人的勞動,無論其特殊的用途是如何的不同,從一開始就成為直接的社會勞動——誠然,就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也必須知道,每一種消費品的生產需要多少勞動,它必須按照生產資料,其中特別是勞動力,來安排生產計劃。各種消費品的效用(它們被互相衡量并和制造它們所必需的勞動量相比較)最后決定這一計劃。人們可以非常簡單地處理這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價值插手其間。”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8.可見,資本主義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頂峰,也是高度發展的市場經濟;而共產主義經濟則是高度發展的計劃經濟。在這兩種根本不同的所有制條件下,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結合問題都不存在。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它既不同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又不同于共產主義公有制,其特點在于生產資料已經歸勞動者共同占有,共同使用,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共同享用,使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直接的聯系,使社會主義經濟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成為可能。這是社會主義經濟同資本主義經濟的根本區別,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優越性的表現。

同時,我們還必須看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是發展成熟程度不同的兩個階段,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共產主義公有制,也是有區別的。社會主義社會又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和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這兩個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水平又是有區別的。我國目前還處于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還不高,這決定了現階段社會主義公有制還很不成熟。

現階段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不成熟性,首先表現在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并存,決定了商品交換是這兩種公有制形式之間經濟聯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其次,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企業對生產資料具有完全的所有權,即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支配權、生產計劃和經營管理的決定權、交換上的等價要求權、收益分配權,以保證在生產、交換、分配等環節實現其經濟利益。過去,相當一部分地方,集體所有制部分沒有得到或完全沒有得到保障和承認,集體所有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被無償調用,生產計劃和經營管理受到瞎指揮的干擾,生產成果被無償占用,生產隊自主權遭到侵犯。發生這種狀況,是由于林彪、“四人幫”的破壞,把集體所有制同全民所有制甚至同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混淆。現在,必須充分尊重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充分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而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較之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則是不完全的,現階段的全民所有制較之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這種不完全性更為突出。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除了生產資料屬于全體勞動者所有,對國家負有經濟責任,必須向國家繳納利潤外,企業具有較大的相對獨立性,有較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還有部分收入支配權。這部分收入的支配權,是由企業利潤提成形成的,是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所決定的。由于只有把企業的經營狀況同企業的經濟利益聯系起來,才能充分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也要求在生產、交換、分配等環節實現其經濟利益,在同其他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和勞動者個人的交換中,要求把產品作為商品,按價值規律的要求進行等價交換。將來,由于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兩種形式將過渡到單一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企業的一定自主權和部分收入支配權也還可能存在,因而商品交換也還可能存在。過去,全民所有制企業缺乏經營管理自主權,國家對企業基本上是統收統支,沒有實行嚴格的經濟核算制度,全民所有制企業之間的交換是作為產品調撥而不是作為商品交換,沒有把企業經營狀況同企業職工的物質利益聯系起來,這是由于林彪、“四人幫”的干擾,把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同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混淆。現在擴大企業權力,是適應目前生產力發展要求,符合現階段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性質的。

再次,社會主義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規律是通過商品、貨幣來實現的。勞動者以所得的貨幣收入同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和其他勞動者的商品進行交換時,同樣要求等價交換,以實現其經濟利益。

至于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的成員還保留著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業,是現階段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它不屬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范圍,仍帶有個體所有制的性質,在商品交換中更要求等價交換,以實現其經濟利益。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全體勞動者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使生產同需要的直接聯系成為可能,即決定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存在的客觀必然性;同時,又由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不成熟性,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還存在國家、企業、集體、個人之間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集體與集體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經濟利益上的矛盾,要求把產品作為商品來生產和交換,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的客觀必然性。因此,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結合,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特點所決定的。

新中國成立以后,直到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在堅持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同時,又比較注重發揮商品生產、市場的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但由于缺乏社會主義經濟管理的經驗,基本上仿效蘇聯斯大林時代的經濟管理的理論、體制和方法,盡管客觀上存在著與商品經濟相聯系的市場經濟,但是沒有自覺地把它同計劃經濟結合起來。后來,由于陳伯達,特別是林彪、“四人幫”的干擾,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遭到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被誣蔑為資本主義經濟的同義語而遭到排斥,以致在經濟管理體制上權力過于集中,計劃管得過多、過死,結果走向反面,出現了嚴重的無政府和半無政府狀態,使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阻礙了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總結近三十年來經濟管理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并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改革的成功經驗,我們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必須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如果把社會主義公有制同資本主義私有制混同起來,否定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這是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否定,當然是不對的;如果把社會主義公有制同共產主義公有制混同起來,否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樣是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否定,同樣是不對的。無論從哪一個方面否定社會主義公有制,都會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實踐證明,后一種否定比前一種否定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的危害更大。所以,在統一計劃指導下,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規律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唯一正確的途徑。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和作用

人類歷史上有三種不同性質的市場經濟,即小私有制條件下的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共同點在于:它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存在的條件下,建立生產同需要聯系的一種形式。

市場經濟是怎樣建立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之間的聯系的呢?根據馬列主義的論述,那就是通過迂回曲折的道路,即通過市場商品交換來實現的。在社會分工和不同所有制存在的條件下,各個生產者或各個經濟組織生產什么、怎樣生產、生產多少,都是由生產資料所有者決定的。但是,對各個生產者或各個經濟組織來說,社會需要則是一個未知數,無論社會所需要的對象的品種、質量,還是它們的數量,都是未知的。生產和需要之間的這種矛盾是怎樣解決的呢?是通過決定商品的價格的競爭來解決的。競爭包括三方面:首先是賣主之間的競爭。同一種商品有許多不同的賣主供應,誰以最便宜的價格出賣同一種質量的商品,誰就一定會勝過其他賣主,從而保證自己有最大的銷路。于是,各個賣主彼此就進行爭奪銷路的競爭。這種競爭降低它們所供應的商品的價格。其次是買主之間的競爭,誰都希望盡快買到自己需要而又比較滿意的商品。這種競爭則反過來提高供應的商品的價格。最后是買主和賣主之間的競爭。買主想買得盡量便宜些,賣主卻想賣得盡量貴些,這種競爭的結果要依上述雙方的對比關系怎樣來決定,這就是說要看是買主之間的競爭激烈些呢,還是賣主之間的競爭激烈些。而哪一方競爭激烈些,又取決于市場的供求關系。某種商品如果供不應求,買主中間的競爭會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使價格上升;如果供過于求,賣主中間的競爭會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使價格下降。某種商品價格上升,會抑制需求,并使生產者或經濟組織感覺到這種商品太少,會引起這種商品生產和供應的增加;某種商品價格下降,就會刺激需求的增加,并使生產者或經濟組織感到這種商品的數量已經大大超過社會需求,從而抑制這種商品的生產。價值規律就是這樣通過市場競爭、通過價格對價值的背離來調節供求,力圖使供和求互相適應,又永遠不會互相適應,從而在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之間建立一個永無止境的搖擺不定的平衡。這就是與計劃經濟相區別的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

由此可見,“商品的價格對商品價值的不斷背離是一個必要條件,只有在這種條件下,商品價值才能存在。只有通過競爭的波動從而通過價格的波動,商品生產的價值規律才能得以貫徹,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這一點才能成為現實”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5.

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重視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通過一定程度的競爭,通過價格對價值一定程度的背離,調節供求,建立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的平衡。過去我們一方面主張運用價值規律,另一方面又排斥競爭,各企業生產的產品由物資、商業或供銷部門按比較固定的價格統一收購,生產單位和消費者的生產生活需要由物資、商業部門按比較固定的價格統一調撥或銷售;生產者與消費者不能直接見面,價格不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的變化而進行適當的調整,以為這樣就可以“限制”價值規律的作用。事實上,價值規律的作用并沒有被“限制”住,卻產生了和我們主觀愿望相反的結果。由于不合理的價格沒有得到及時調整,供求失調,產銷脫節,已有大量積壓的產品還在加緊生產,市場早已脫銷的商品仍然繼續脫銷。那些長期大量積壓的商品,長期停滯在流通中,影響著再生產的正常進行;而那些長期脫銷的商品,由于供不應求,又出現粗制濫造、質量降低、變相漲價等現象,從而引起銷路的堵塞。這種生產和需要之間、供和求之間的尖銳對立,是違背價值規律的必然結果。

所以,重視價值的作用,就要改革現行的經濟管理體制,在堅持計劃經濟的同時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造成一定的市場經濟的條件,允許搞點競爭,利用價格對價值的一定背離,調節供求,使生產較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說的:“在一個進行交換的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里,如果誰想把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這一點確立起來,而又禁止競爭用加壓力于價格的辦法,即一般說來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來確立這種價值的決定,那就不過是證明,至少在這方面,他采取了空想主義者慣有的輕視經濟規律的態度。”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5.因為,如果禁止競爭而用價格的升降把社會需求情況告訴生產者或生產單位,又希望生產者或生產單位把生產安排得適應社會需要,在社會分工和不同所有者存在的條件下,那簡直是異想天開、癡人說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具有一般市場經濟的共性,也有不同于一般市場經濟的個性或特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在于:①它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基礎的不同公有者之間的經濟關系,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局部利益與局部利益以及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局部利益和其他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已經根本不同于資本家之間那樣帶有完全敵對性質的沖突;②它是以滿足勞動者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為目的的,而不是像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那樣是以實現和追逐剩余價值為唯一的目的;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社會主義統一計劃指導下進行的,而不是像在資本主義社會那樣處于無政府狀態;④社會主義市場競爭的手段是按市場需要組織生產,大力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不是像資本家之間的競爭那樣,唯利是圖,不擇手段,乘人之危,乘機發財,以至指望不幸事件,指望荒年、大火災等。所以,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過去,一提到市場經濟,就不加分析地把它一概說成資本主義的東西。對于這種觀點,現在看來應該加以摒棄。

在統一計劃指導下,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搞起來,對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意義很大。

(1)能促使工農業企業按照社會需要安排生產,使“以產定銷”的問題迅速而又合乎規律地得到解決。恩格斯在談到市場競爭時曾經指出:“競爭的實質是消費力對生產力的關系。”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15.這就是說,在生產決定消費的前提下,消費對生產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因為消費創造出新的生產的需要……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而消費則把需要再生產出來”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4.。如果生產的東西不符合社會需求、賣不出去,生產就無法繼續進行;如果被迫降價推銷,生產費用不能全部得到補償,生產就不能擴大。各個企業為了能在市場交換中處于有利的地位,能把所生產的商品順利銷售,他們一定會密切注視市場,按市場需要組織生產,隨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變化,抓緊生產供不應求的商品,避免生產供過于求的商品,并認真研究消費者新的需要。日本的企業稱用戶是“帝王”,這一方面反映了資本家實現和追逐剩余價值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會生產過程中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有的同志說得好,生產市場產品而又不關心市場、不顧銷路,無異于“自殺”。所以,改革現行物資部門、商業部門、供銷部門對許多工農業產品的統一收購、統一調撥、統一銷售的制度,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實行商業、供銷部門選購和生產單位、生產者自銷相結合的制度,那么,任何生產單位都會立即按需要組織生產,“以產定銷”的狀況就會扭轉過來,以往用行政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將由于改用經濟辦法而迎刃而解。

(2)能使市場交換的買賣雙方都比較滿意,并保護各自的經濟利益。恩格斯說:“價值是生產費用對效用的關系。價值首先是用來解決某種物品是否應該生產的問題。只有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后才談得上運用價值進行交換的問題。如果兩種物品的生產費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決定它們比較價值的決定因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5.生產費用的多少是由耗費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決定的。而物品效用的大小又怎樣決定?恩格斯說:“競爭是唯一能比較客觀地、似乎一般能決定物品效用大小的辦法。”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5.這就是說,兩種物品盡管生產費用相等,但它們對社會的效用不同,從而供求狀況不同,通過市場競爭會表現為不同的價格,這種價格對于買賣雙方來說都是比較滿意的,他們都會覺得自己的經濟利益得到了保障,無論價格高于價值還是低于價值都是如此。如果違背價值規律的要求、排斥競爭,由某些部門控制產品的收購和銷售,靠行政手段制定價格,買方或賣方被迫交換,就總有一方不滿意,甚至雙方都不滿意,認為自己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以往成都市的蔬菜經營就是一個例證。生產隊按行政命令規定的渠道和價格送菜,國營蔬菜部門按規定的網點和價格收菜和賣菜,消費者只能在國營蔬菜店按規定的價格買菜,結果呢?國家賠本,生產隊覺得吃虧,消費者也不滿意。現在有些地方實行了產銷直接見面,有了競爭,情況大變,蔬菜品種增加,質量提高,價格合理,買賣雙方都比較滿意了。這就表明,搞市場經濟和競爭,是使買賣雙方都比較滿意并保證各自經濟利益的切實可行的辦法。

(3)能促使生產單位主動加強經濟核算,自覺講求經濟效果。市場交換是在使用價值符合社會需要的前提下按商品的社會價值進行的。因此,在按市場需要安排生產的同時,努力降低商品生產上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對生產單位的經濟利益關系極大。所以,在擴大企業的權力、把經營狀況同企業的經濟利益聯系起來以后,把企業的生產同市場聯系起來,搞點競爭,就能促使企業大力挖掘潛力,加強科學研究,抓好職工技術培訓,加強科學管理和民主管理,開展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等,以增加生產,提高質量,厲行節約,減少消耗,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千方百計地爭取以最小的勞動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否則,企業不講經濟核算,不計成本,不講經濟效果的狀況還會繼續下去,不但浪費它本身的勞動,還會把其他企業的有效勞動也變成無效勞動,給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造成巨大的危害。

(4)能教會我們正確處理國家、企業、集體、個人四者的經濟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恩格斯在談到私有制條件下的市場競爭時曾經指出:“個人的利益要占有一切,社會的利益則是要使每個人所占有的都相等。”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1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已經不存在個人利益要占有一切的情況,但是每個企業和勞動者仍然希望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利益,而市場競爭則使他們只能得到應得的份額。因為價值規律的作用,要求對企業有利的,首先就得對社會有利;對社會不利的,對企業也不利。價值規律的貫徹,能使國家的、企業的、集體的、個人的利益得到正確的結合和合理的調整,從而把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如果不搞市場經濟,排斥競爭,用行政方法進行產品調撥和統購包銷,用違背價值規律要求的辦法制定價格,必然使那些盲目生產不對路、不合規格的產品的企業,不但經濟利益不受損失,反而可能得到好處;還會使一些企業的經濟利益被一些企業無償占有,占有者會感到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坐享其成;而被占有者會感到加倍努力仍然勞而不獲。這樣,就破壞了各方面經濟利益關系的正確結合,就會挫傷各方面的積極性,到頭來,國家、企業、集體、個人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害。

毛澤東同志指出:“價值規律是一個偉大的學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會我們幾千萬干部和幾萬萬人民,才有可能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否則一切都不可能。”可見,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互關系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特點,既決定了要堅持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又決定了必須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既要堅持生產國家計劃產品,又要根據市場需要生產市場產品。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這兩個領域如何劃分?可不可以將關系國家經濟命脈作為一個界限?答案是肯定的——凡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如國民經濟的基本比例關系、國家重點項目的建設、人民生活的最基本的需要,主要根據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要求,通過國家計劃把生產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聯系起來,保證全體勞動者的根本利益;屬于國家計劃之外的,在計劃指導下運用市場,發揮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把生產同需要間接地聯系起來。不管是計劃經濟領域還是市場經濟領域,都服從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要求,即高速地發展社會主義生產,以滿足勞動者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雖然可以在一定意義上劃分為兩個領域,但社會主義經濟畢竟是一個互相聯系的整體,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畢竟不同于共產主義社會那種計劃經濟,即市場經濟已經消亡的計劃經濟;社會主義經濟畢竟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那種無政府狀態的市場經濟。所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因素又是互相滲透的,即在計劃經濟中有商品交換這種市場因素,在市場經濟中又有在計劃指導下進行這種計劃因素。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價值規律等經濟規律,對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領域和市場經濟領域都共同地起著作用。只有按照社會主義經濟中一系列客觀經濟規律辦事,才能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違背這些經濟規律的要求或違背其中某一個經濟規律的要求,都必定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有的同志把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和價值規律的關系,說成第一與第二的關系、人和工具的關系、一個從正面起作用一個從反面起作用的關系。這種觀點,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未必是妥當的。有的同志說,不重視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就是否定社會主義公有制。但是,還必須補充說明,不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不按價值規律辦事,同樣是否定社會主義公有制。難道近三十年來的實踐,不是從正反兩個方面一再證明了這一點嗎?!因此,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一定意義上又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說,社會主義經濟就是計劃指導下的市場經濟、市場基礎上的計劃經濟。所以,我們在計劃經濟領域中,要重視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作用,而且要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家計劃的正確制訂和順利實現。而在市場經濟領域中,要堅持計劃指導,自覺地運用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如向生產單位提供社會需求情況,運用價格、稅收、信貸等工具指導生產,調節生產和需求之間的平衡,避免盲目生產給社會主義經濟造成損失和浪費。這樣,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否還存在矛盾呢?肯定存在矛盾,而且很有可能發展為生產市場產品而沖擊國家計劃產品生產的問題,這是整體利益同局部利益的矛盾的反映,只要堅持國家計劃產品以經濟合同作保證,又搞好經濟立法,成立經濟法院,發生問題依法制裁,而且對不按時、按質、按量等交付國家計劃產品而造成損失者要求其負經濟責任,賠償經濟損失。這樣即使出現問題也是可以解決的。

總之,在統一計劃指導下,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特點所決定的。只有結合,才能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正確協調各方面的經濟利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把社會主義經濟搞得“活而不亂,管而不死”,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加快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步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南省| 恩平市| 武鸣县| 承德县| 承德县| 澳门| 鄂尔多斯市| 曲阜市| 贵港市| 岗巴县| 赫章县| 阳东县| 通道| 兴山县| 论坛| 象州县| 长治县| 安乡县| 墨江| 黑龙江省| 东方市| 阿图什市| 清丰县| 互助| 安岳县| 准格尔旗| 遂昌县| 客服| 沽源县| 乐亭县| 泗阳县| 辽中县| 庆元县| 永春县| 龙里县| 南澳县| 绥江县| 康定县| 汝城县| 宣城市|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