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與管理教程
- 楊遠波 陰濤主編
- 3082字
- 2025-06-20 17:06:34
第四節 競技體育的價值
為了我國經濟更好地發展,國家進行了大力發展經濟的區域戰略部署。區域經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內多種生產要素有機結合形成的經濟體系的運行方式,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競技體育是促進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之一,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競技體育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研究競技體育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及中國經濟的總體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競技體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直接促進作用
(一)發展競技體育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總量的增加
競技體育的產業化發展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在競技體育的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發達國家已經走在我們的前面。20世紀80年代,英國競技體育的產值為68.5億英鎊,超過了汽車和煙草行業,為政府創造稅收24億英鎊,為社會提供了37萬多個就業職位。在日本,競技體育使體育用品的市場不斷擴大,其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體育用品消費市場的總額已攀升至1.6萬億日元,且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繼續增長。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體育產業的總產值已經超過了石油化工業、汽車業、航空業,以及木材加工業等重要的工業部門。
我國的體育產業和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據統計,我國體育產業1992—1996年的總收入為16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還很小;1997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僅占GDP的0.576%,占第三產業的比例也只有1.79%;1998年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為183.56億元,占GDP的0.2%。2021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首次突破3萬億元,產業增加值為1.22萬億元,在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為1.07%。可喜的是,體育產業作為一個全新的產業概念,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前景的朝陽產業,“花錢買健康”漸成時尚,體育產業漸成規模,產業內容也在逐步拓寬,且發展速度也有所加快。政府已經認識到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要性并明確提出,要積極引導居民增加娛樂、體育健身和旅游的消費,拓寬體育產業服務領域。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體育產業已成為第三產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體育運動的發展可促進體育消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恩格爾系數不斷降低,居民健康意識逐步提升,我國形成了巨大的體育市場。根據統計,我國居民用于體育健身的消費開支每增加1%,能帶動GDP增長1.5%。面對良好的勢頭,我國很多地區已經意識到體育產業的市場潛力并積極采取相應的運作措施。據統計,2002年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達到1.07%,已成為助力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2.發展體育運動亦能帶動和促進相關產業的需求和發展
因為體育運動具有競賽、健身、休閑、娛樂的特點,所以它能夠較為直接地推動商業、旅游、餐飲、交通、電信、新聞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從而吸引大家親身體驗體育運動或者觀賞體育競賽,通過人們主動的消費獲得較為可觀的經濟收入。
(二)發展競技體育有利于促進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縱觀舉辦過國際重要賽事的各個城市,不難發現國際重要賽事把一個城市的基礎建設水平推進了至少5~10年。事實證明當今世界上不管是全球性的、洲際性的比賽,還是國內的、省內的大型賽事或單項的重要大賽,都能加快該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尤其道路交通、城市綠化、賓館、飯店、旅游設施、體育場館等的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直接帶動區域經濟的巨大增長,還可以改善該城市的軟環境,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商,更好地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1990年的第11屆亞運會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各種大型賽事使得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體育的發展對北京及周邊地區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
(三)發展競技體育有利于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人們對體育運動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人們對體育運動的終端消費品——體育運動產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人們對體育運動產品的需求,必然會增加其產量。體育運動產品的生產一般為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如運動服裝、鞋類、器材類的生產及體育旅游等,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發展體育產業能解決就業問題,對緩解社會的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也就帶動了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發展競技體育有利于擴大區域內外的經濟合作與交流
競技體育是一種需要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相交集的運動,是國內外經濟、文化合作與交流的紐帶。發展競技體育,不但可以吸引新的資金、技術、人力、管理經驗和設備,而且可以使一些質量過硬但知名度不高的產品通過媒體的宣傳而進入國內市場,或走向國際市場。比如鄭州舉辦“國際少林武術文化節”,就通過競技體育這個媒介,加強了經貿合作,提升了區域經濟合作水平。
二、競技體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間接促進作用
(一)競技體育對提高人口素質的促進作用
1.競技體育對人的教育作用
競技體育對人的思想形態及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力。競技體育中的公平競賽、理性競爭、平等合作等行為規范孕育了參賽者公正公平的價值理念和競爭精神。競技體育正是通過人們在各種競技體育活動中所體驗到的諸多體育精神而助其建立并完善積極理性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形成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競技體育項目中的各種規則充分體現了社會的法治精神和平等公正的觀念,其本身所包含的情感活動、美學體驗以及真實感彰顯了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在參與競技體育的過程中,個人社會差別感消失,從而孕育了公平的社會環境,大大地緩解了人們觀念和行為模式上的各種沖突。競技體育使人們獲得了正確的價值觀,更有利于實現人們身心和諧發展。由于區域內人們的基本素質的提高,該區域經濟的發展獲得了更強大的推動力,即競技體育間接地促進了該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
2.競技體育對居民體質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健康是人力資本中最基礎的要素,是知識、技能創造價值的基礎,大眾體育為社會的健康資本積累提供了必要保證,并創造著社會潛在財富,從而間接地促進該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目前老齡化問題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隱形障礙,給福利事業和社會保障帶來沉重的負擔,為此每年都需要較大的財政支出來緩解老齡化問題,而大眾體育的積極開展可減少中老年人的患病率,從而減少財政支出。
(二)體育對提升區域文化環境質量的促進作用
區域文化環境是指城市中的社會成員在道德風尚、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人際關系、思維方式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和行為模式。區域文化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活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競技體育作為重要的文化活動,對區域文化環境的形成有明顯的影響。區域中體育活動主體的長期性、廣泛性影響能促使體育的精神內涵輻射到人們的觀念中并形成一種社會價值取向,營造出積極、健康、文明、理性的地域社會氛圍。人們可以通過參與競技體育活動使自身的心理狀態得到有效改善,形成健康和穩定的心理狀態。參與競技體育活動的主體是體育文化精神價值的實現者、受益者、傳播者,提升了該區域文化環境的質量,改善了區域的投資環境,增強了區域的發展活力,從而促進了區域經濟的有效發展。
綜合上述,競技體育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明顯的。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總量的增長、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及擴大區域內外的經濟合作與交流,與此同時還可以提升區域內人口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環境質量,所有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有效發展。在國家大力發展經濟的今天,政府應重視競技體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諸多貢獻,推動區域內的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大眾體育發展,建立促進體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以發揮競技體育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強大力量,推動我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