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經濟學習題集
- 李錄青 何泱泱 唐麗淼編著
- 2054字
- 2025-06-17 16:26:40
四、本章課后輔導題
(一)名詞解釋
1.中間產品 2.國內生產總值 3.國民生產總值 4.名義國內生產總值
5.實際國內生產總值 6.國內生產總值折算指數 7.最終產品
(二)單項選擇題
1.下列哪一項不計入GDP?( )
A.某國出口一筆貨物獲得的收入
B.政府發給失業者的失業補貼費
C.經紀人為一座舊房買賣收入的傭金
D.證券公司職工的工資所得
2.下列產品中不屬于中間產品的是( )。
A.某造船廠購進的鋼材
B.某造船廠購進的廠房
C.某面包店購進的面粉
D.某服裝廠購進的棉布
3.下列居民收入中哪一項不是要素收入?( )
A.房租
B.養老金
C.工資
D.存款利息
4.已知某國的期初資本存量為30 000億美元,它在該期生產了8 000億美元的資本品,資本折舊為6 000億美元,則該國當期的總投資與凈投資分別為( )。
A.22 000億美元和24 000億美元
B.38 000億美元和36 000億美元
C.8 000億美元和6 000億美元
D.8 000億美元和2 000億美元
5.在一個四部門經濟模型中,GDP=( )。
A.消費+凈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B.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C.消費+凈投資+政府購買+總出口
D.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總出口
6.下列各項中,屬于要素收入的是( )。
A.企業間接稅
B.政府的農產品補貼
C.公司存款利息
D.政府企業盈余
7.在統計中,社會保險稅的變化將直接影響( )。
A.GDP
B.NNP
C.NI
D.PI
8.如果個人收入為900美元,消費500美元,儲蓄300美元,個人所得稅100美元,則個人可支配收入為( )美元。
A.600
B.500
C.300
D.800
9.當年計入GDP的消費支出大于當年生產的消費品,表明( )。
A.購買了舊貨
B.購買了庫存產品
C.當年產品出口增加
D.統計錯誤
10.已知個人可支配收入為1 700美元,個人所得稅為300美元,個人儲蓄為500美元,個人消費為1 200美元,則個人收入為( )。
A.2 000美元
B.2 200美元
C.2 100美元
D.2 300美元
1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一旦個人收入確定以后,只有個人所得稅的變動才會影響個人可支配收入
B.間接稅不計入GDP
C.間接稅不計入NI
D.居民購買股票的行為在經濟學意義上不算投資
12.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流量?( )
A.消費支出
B.GDP
C.某人擁有的金融證券的價值
D.政府購買支出
13.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總投資的是( )。
A.商業建筑物和居民住宅
B.購買耐用消費品的支出
C.商業存貨的增加
D.購買設備的支出
14.在三部門經濟中,居民儲蓄=( )。
A.凈投資
B.總投資
C.總投資-政府開支+折舊
D.投資-政府儲蓄
15.名義GDP為1 100,實際GDP為1 000,則GDP折算指數為( )。
A.9.09
B.90.91
C.1.11
D.110
16.已知在第一年名義GDP為500,如到第六年GDP折算指數增加一倍,實際產出上升40%,則第六年的名義GDP為( )。
A.2 000
B.1 400
C.1 000
D.750
17.最終產品包括( )。
A.鋼筋
B.水泥
C.鉗子
D.稻谷
18.石油的生產不能以下列哪種方式計入GDP?( )
A.石化企業購買石油支出
B.石化企業存貨增加
C.石油企業存貨增加
D.出口
19.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小于國內生產總值,說明該國公民從國外取得的收入( )外國公民從該國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0.“面粉是中間產品”這一命題( )。
A.一定是對的
B.一定不是對的
C.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不對的
D.以上三種說法全對
(三)判斷題
1.政府公債利息應計入GDP。( )
2.農民生產并用于自己消費的糧食不應計入GDP。( )
3.當我們測度一個特定時期所發生的事時,我們涉及的是一個流量。( )
4.在進行國民收入核算時,政府為公務人員加薪,應視為政府購買。( )
5.用支出法計算的GDP是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和凈出口的總和。( )
6.用收入法計算的GDP中包括折舊,但折舊不屬于要素收入。( )
7.用支出法計算GDP時的投資是凈投資。( )
8.在國民收入核算中所說的儲蓄恒等于投資,是指計劃的儲蓄恒等于計劃的投資。( )
9.用收入法核算GDP時,企業債券利息應計入GDP,因為企業舉債是用于生產性目的。( )
10.個人收入即個人消費支出與儲蓄之和。( )
(四)簡答題
1.簡述名義GDP和實際GDP的關系。
2.簡述GDP和GNP之間的關系。
3.在國民收入核算時,中間產品的價值為什么不計入GDP?
4.政府轉移支付為什么不計入GDP?
5.在用收入法核算GDP時,間接稅為什么要計入?
(五)計算題
1.某國某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50 000億元,總投資為1 800億元,凈投資500億元,消費為90 000億元,政府購買支出為3 000億元。求:(1)凈出口額;(2)國內生產凈值。
2.若某國的消費支出為1 200億美元,個人儲蓄為200億美元,政府購買支出為500億美元,假定該國政府預算是平衡的,試用收入法核算該國GDP。
3.若以下是某國國民經濟統計資料:凈投資為120億美元,凈出口為30億美元,折舊為70億美元,政府轉移支付為80億美元,個人消費支出為800億美元,企業間接稅為70億美元,政府購買為200億美元,社會保險稅為130億美元,公司未分配利潤為80億美元,公司所得稅為60億美元,個人所得稅為80億美元。試計算:
(1)國內生產總值GDP。
(2)國內生產凈值NDP。
(3)國民收入NI。
(4)個人收入PI。
(5)個人可支配收入。
4.假定丁為丙提供服務應得報酬500美元,丙為丁提供服務應得報酬400美元,丁丙商定相互抵消400美元,結果丁只收取乙100美元。試計算應計入GDP多少?
5.假定以下是某國的統計資料:國內生產總值為160 000,總投資為1 800,凈投資800,消費100 000,政府購買支出4 000(所有單位均為萬美元)。試計算:
(1)凈出口額。
(2)國內生產凈值。
(六)論述題
論述國民收入基本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