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核心概念界定

一、就業教育與就業指導

就業教育主要指以個體就業擇業、職業發展、職場規劃等內容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活動,針對就業教育的實踐活動貫穿于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社會在職人員的教育過程中,涉及國內外社會各階層有就業或職業規劃需求的人群。從名稱上看,世界各國教育界對“就業教育”的提法有略微的不同,比如美國稱其為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一詞于1970年由美國聯邦衛生、教育、福利部教育總署署長詹姆斯·艾倫首次提出,后由其繼任西德尼·馬蘭推廣。,日本稱其為出路教育,而中國的教育界和學術界更偏好稱其為“就業指導”或“就業指導教育”,然而從本質上看,我國的就業教育在經歷了表1-1所示的四個階段發展后,已從單一的以獲得工作崗位為中心的擇業指導教育逐步演變為覆蓋職業生涯全過程的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西方生涯教育的內涵基本趨于一致。

表1-1 我國就業教育內涵的發展歷程

表1-1(續)

資料來源:楊曉慧.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18-19.

在高等教育的范疇里定義就業教育,就業教育的受眾便從社會各階層待就業和職業人群縮小到大學生群體中,根據不同時代社會對高校專業人才的需求變化,高校就業教育的價值內涵也在不斷地變遷。趙世鋱(1997)將高校就業教育歸屬為狹義的就業教育范疇,認為高校就業教育并不是單純地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還要使學生增強就業應變能力,其宗旨在于培養人才、開發人力資源,使學生在任何工作崗位上都能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發揮潛能、有所作為。楊曉慧(2015)對大學生就業教育作出了較為全面的定義,即以學會就業、實現職業發展以及生涯成長為目標,以就業觀念為引導,以就業知識學習和就業能力培養為主要內容,以側重職業與個體匹配性、知識與技能的復合性、社會生存的適應性為突出特征,以全體大學生為教育對象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韋宏(2018)在此基礎上提取了就業教育的核心特征,即就業意識培養是前提、就業知識教育是基礎、就業技能訓練是關鍵、就業評價是保證。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人才建設是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的支撐,而大學生是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有生力量。于祥成和萬浩(2023)基于黨的二十大中指出的國家建設戰略安排,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高校就業教育的價值內涵,認為高校就業教育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把握個人與國家、社會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抱負和國家事業發展結合起來,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因此,高校就業教育在以往的核心內容基礎上,還應不斷豐富拓展,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專業教育體系、勞動教育體系全面融合。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高校就業教育或就業指導的核心在于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就業意識和職業性格自我認知,訓練大學生具備能適應專業和崗位發展變化的職業知識與職業技能,引導大學生樹立適應國家戰略發展需要的長遠職業理想和堅定職業信念,提升大學生職業道德素養,修煉大學生職業品格,從而在高校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穆棱市| 富源县| 肃南| 南京市| 洮南市| 海原县| 房产| 临海市| 临沂市| 潮州市| 大名县| 江口县| 石台县| 扬州市| 青川县| 双鸭山市| 涿州市| 临沂市| 辽源市| 松桃| 阳江市| 西平县| 巢湖市| 吉木乃县| 普格县| 平江县| 垫江县| 兰西县| 乌审旗| 北碚区| 邵武市| 哈巴河县| 三门峡市| 平顶山市| 淮阳县| 临江市| 上栗县| 安阳市| 西峡县| 拉萨市|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