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2 國內研究綜述

21世紀以來,國內學者開始陸續關注公共服務的“質量”議題。一項具有辨識性意義的研究成果是,北京大學教授周志忍在《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發表了《公共部門質量管理:新世紀的新趨勢》一文。此后,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公共服務質量問題的研究中。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2.2.1 公共服務質量管理

公共服務質量管理是政府質量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從研究歷程來看,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研究是作為政府質量管理研究的分支出現的,并且與政府質量管理研究緊密交織。沿著政府質量管理的主線,學者們主要圍繞政府質量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進行探討。在理論層面,顏如春較早將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引入政府部門,探索了政府工作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理論問題顏如春.論政府工作全面質量管理[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2):223-227.。姜曉萍和郭金云認為,引進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是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手段和有效保障姜曉萍,郭金云.我國政府部門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探索[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4(2):4-8.。尤建新和王家合深入政府質量管理體系的要素、要求和程序三個理論命題展開探討尤建新,王家合.政府質量管理體系建構:要素、要求和程序[J].中國行政管理,2006(12):44-47.。朱麗君從質量管理的視角切入,較為系統地介紹了政府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朱麗君.政府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95-98.。在實踐層面,盧坤建基于廣東省江門市的實踐案例分析,指出政府導入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是建設回應型政府的重要舉措盧坤建.建設回應型政府的重要舉措:廣東省江門市政府導入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8(6):46-49.。孔祥利通過考察地方政府管理實踐,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引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困境及其根源孔祥利.地方政府引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困境與思考[J].中國行政管理,2013(11):79-83.。與之相似,張銳昕和董麗結合一些政府部門實踐,探究了政府全面質量管理的缺陷并提出糾正措施張銳昕,董麗.政府全面質量管理的缺陷及其糾正[J].社會科學戰線,2013(11):244-246.

作為政府質量管理研究的細化,公共服務質量管理得到較多學者的關注和討論。肖陸軍以ISO9000族標準為依據,分析了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管理體系的構成要素、構建要求與構建程序肖陸軍.論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建構[J].寧夏社會科學,2008(4):14-17.。王家合把質量管理理念引入公共服務管理中,提出了運用質量管理工具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的基本途徑王家合.質量管理理念與公共服務管理[J].求索,2010(12):80-81.,并進一步論述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制度創新王家合.論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制度創新[J].理論探討,2011(6):138-141.。陳振明和耿旭在梳理國內外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出了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推動—反饋”式框架,并以漳州行政服務標準化的創新實踐為案例進行理論闡釋陳振明,耿旭.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本土經驗:漳州行政服務標準化的創新實踐評析[J].中國行政管理,2014(3):15-20.。陳朝兵借鑒工商領域中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思路,圍繞基本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內容與職能兩個要素,構建了“復合型”基本公共服務質量管理體系陳朝兵.基本公共服務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證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20,22(3):86-95.。陳振明比較系統地探討了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及其應用問題,尤其是為我國公共服務質量管理與改進提供了集成化的理論框架與實施策略陳振明.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理論、方法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虞華君等立足于公共服務質量管理,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開展深入分析,對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相關理論及研究方法進行了剖析虞華君,霍榮棉,翁列恩,等.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1.

1.2.2.2 公共服務質量標準化

公共服務標準化是公共服務質量提升的必經之路,因而學者們對公共服務質量的研究自然繞不開公共服務的標準化問題。一部分研究針對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基礎理論、體系構建、實踐探索等進行了探討。郁建興和秦上人從理論層面闡釋了基本公共服務的標準化,并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內容、原則和初步實踐郁建興,秦上人.論基本公共服務的標準化[J].中國行政管理,2015(4):47-51.。卓越等圍繞公共服務標準化頂層設計進行研究,認為必須統籌解決好理念上、規范上和操作上的一系列問題卓越,張世陽,蘭麗娟.公共服務標準化頂層設計的戰略思考[J].中國行政管理,2014(2):34-38.。尹昌美和卓越結合杭州市上城區的實踐個案,分析了公共服務標準化的發展路徑、影響因素與評估體系尹昌美,卓越.公共服務標準化的發展路徑、影響因素與評估體系:以杭州市上城區為個案[J].公共行政評論,2012(4):93-120.。楊梅梳理了我國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標準化的主要模式,并對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局限性、基本原則和實施路徑進行研究楊梅.中國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標準化探索與思考[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2(3):30-34.。宋林霖和李曉藝根據國外市民公約模式的理論探索與改革實踐,比較分析了全球視野下公共服務標準化模式宋林霖,李曉藝.全球視野下公共服務標準化模式比較研究:基于國外市民公約模式的理論探索與改革實踐[J].國外理論動態,2019(1):89-96.

與此同時,另一部分研究把公共服務標準化作為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的工具與路徑。丁元竹認為應當建立全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以此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丁元竹.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過程中標準建設問題[J].甘肅理論學刊,2008(3):46-49.。王國華和溫來成從學理層面闡釋了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是城鄉統籌發展的路徑選擇王國華,溫來成.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政府統籌城鄉發展的一種可行性選擇[J].財貿經濟,2008(3):40-43.。王楨楨和郭正林指出,為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應當綜合統籌服務供給者、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作用,逐步建構統一的服務標準王楨楨,郭正林.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影響因素及標準化體系建構[J].學術研究,2009(6):59-63.。鄯愛紅提出公共服務標準化的建設應基于對公共需求的了解、整合和引導,從而有效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水平鄯愛紅.公共需求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化[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2(2):42-45.。夏志強等構建了一個包含“底線標準”“發展標準”和“自由均等標準”三個層次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系夏志強,羅旭,張相.構建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標準體系[J].新視野,2013(3):67-70.。劉銀喜等認為公共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與精細化為破解公共服務供給碎片化難題提供了新思路劉銀喜,趙子昕,趙淼.標準化、均等化、精細化:公共服務整體性模式及運行機理[J].中國行政管理,2019(8):134-138.

1.2.2.3 公共服務質量測評

公共服務質量測評是許多學者討論的熱點議題。從測評方法與工具看,已有研究主要運用SERVQUAL模型和公眾滿意度調查來對公共服務質量進行測評,其他測評方法和工具則相對較少。在SERVQUAL模型運用方面,白長虹和陳曄在考慮公用服務的特殊性和行業特征的基礎上,運用SERVQUAL模型構建了公用服務質量測評模型白長虹,陳曄.一個公用服務質量測評模型的構建和分析:來自中國公用服務業的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05(4):5-8.。睢黨臣等對SERVQUAL模型做出了改進,提出從有形性、可靠性、響應性等六個維度來評價農村公共服務質量睢黨臣,張朔婷,劉瑋.農村公共服務質量評價與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改進的SERVQUAL模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4):83-89.。呂維霞等借鑒SERVQUAL模型等企業顧客公眾感知質量測評理論成果,開發了包含便利性、響應性、透明性等維度的公眾感知行政服務質量模型呂維霞,陳曄,黃晶.公眾感知行政服務質量模型與評價研究:跨地區、跨公眾群體的比較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9(4):143-151.。羅曉光和張宏艷根據政府服務的特點,在SERVQUAL模型原有的五個維度的基礎上增加了“信息性”和“監督性”兩個維度羅曉光,張宏艷.政府服務質量SERVQUAL評價維度分析[J].行政論壇,2008(3):35-37.。李曉園和張漢榮根據SERVQUAL模型對我國縣級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現狀和問題進行評估李曉園,張漢榮.SERVQUAL模型下縣域公共服務質量的改進:基于江西省六縣公共服務的調查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4):63-68.

在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方面,劉武和朱曉楠針對我國政府績效評估存在的問題,主張運用服務接受者滿意度指數模型這一新的方法評價公共服務質量劉武,朱曉楠.服務接受者滿意度指數模型:服務型政府績效評估的新方法及其應用[J].公共管理研究,2006(0):114-128.。張亞明和鄭景元借鑒企業客戶關系管理中的顧客滿意度理念,構建了政府服務的公眾滿意度評價模型張亞明,鄭景元.基于CSI的政府服務評價研究[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8(4):21-26.。紀江明和胡偉在構建公共服務滿意度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采用新加坡連氏“中國城市公共服務質量調查”數據,對我國34個城市的公共服務滿意度指數進行了評價分析紀江明,胡偉.中國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的熵權TOPSIS指數評價:基于2012連氏“中國城市公共服務質量調查”的實證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41-51.。梁昌勇等以美國顧客滿意度模型為理論工具,結合服務型政府建設要求,構建了公共服務公眾滿意度測評模型梁昌勇,代犟,朱龍.基于SEM的公共服務公眾滿意度測評模型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5(2):123-129.。龔佳穎和鐘楊基于對上海17個區縣5 100位居民的調查數據,對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務滿意度及影響因素進行評價和分析龔佳穎,鐘楊.公共服務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2015年上海17個區縣1調查的實證分析[J].行政論壇,2017(1):85-91.。曹現強和林建鵬采用改進的熵權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對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進行評價曹現強,林建鵬.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山東省為例[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19-30.。王思琦和郭金云探討了公共服務滿意度測量的問題順序效應,發現問題順序效應對公共服務滿意度存在影響效應王思琦,郭金云.公共服務滿意度測量的問題順序效應:來自一項嵌入性調查實驗的證據[J].公共管理評論,2020(1):92-115.

在其他測評工具和方法方面,邵祖峰結合層次分析法(AHP)和ABC分類法篩選指標的方法,設計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評價的神經網絡模型邵祖峰.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評價神經網絡模型[J].城市管理與科技,2005(4):178-180.。姚升保采用語言評價采集指標測評數據,并利用模糊數學方法將指標測評數據集結為用語言表達的總體測評結果,以此對政府服務質量進行測評姚升保.基于語言評價的政府服務質量測評方法及實證分析[J].情報雜志,2011(2):53-57.。張英杰等運用特征價格法得到了居民對各類公共服務的偏好參數,并構建了城市公共服務綜合質量指數張英杰,張原,鄭思齊.基于居民偏好的城市公共服務綜合質量指數構建方法[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373-380.。睢黨臣和肖文平利用因子聚類分析方法對我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農村公共服務質量進行了測度睢黨臣,肖文平.農村公共服務質量測度與提升路徑選擇:基于因子聚類分析方法[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5):148-158.。張鋼等基于顧客價值理論,構建了一套包括功能價值、情感價值、社會價值和感知代價四個維度共45個具體指標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張鋼,牛志江,賀珊.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及其應用[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6):31-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武宣县| 迁西县| 玉龙| 泸水县| 嵊州市| 类乌齐县| 靖江市| 昭觉县| 梅河口市| 南川市| 福安市| 桂平市| 内江市| 南川市| 贵德县| 迁安市| 商洛市| 毕节市| 措勤县| 琼海市| 会同县| 马尔康县| 尼玛县| 奉节县| 浙江省| 屯留县| 灵武市| 佛山市| 轮台县| 宁明县| 门头沟区| 六枝特区| 普格县| 左权县| 遵义市| 平果县| 襄垣县| 泗阳县| 浮梁县|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