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研究:以武陵山片區為例
- 林源
- 801字
- 2025-06-25 09:52:52
前言
在當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已經全面建成,成果斐然。根據2023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居民醫保住院費用目錄內基金支付比例高達68.1%。然而,參保人員的真實保障水平,即實際補償比,與名義保障水平之間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差距,災難性醫療支出的問題依然嚴峻,使得眾多家庭面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威脅。
為有效降低大病風險帶來的災難性醫療支出,我國全面實施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這一制度成為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關鍵舉措。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更是被納入國家發展的基本方略。其中,推進大病保險工作的落實,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規劃領域和實施環節。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大病保險制度已為12.2億城鄉居民提供了堅實保障(銀保監會,2022),有效地抵御了疾病帶來的經濟沖擊。
然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的實際運行效果、籌資與補償機制的設計合理性,以及運營與監管機制的順暢有效性,尚須深入探討。為此,本書以武陵山片區為例,通過實地調研、專家訪談和政策分析方法,分析了大病保險制度運行現狀,揭示了制度在多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有力的實證依據,同時提出了完善大病保險制度的系統性建議。
本書得以順利完成,得益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9YJA850011)和筆者所在單位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的支持,在此,筆者表示由衷的感謝。同時,也對所有參與調研的專家、基層干部和農戶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有助于豐富醫療保障領域的理論體系,彌補該區域研究的不足,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寶貴的參考。期待這一研究能為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難題貢獻智慧,助力構建一個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續的醫療保障體系,讓武陵山片區乃至全國的農民都能擺脫疾病帶來的經濟困境,共享健康中國建設的豐碩成果,從而邁向更加美好、富裕的未來。
林源
2024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