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吃天賦的行業
- 1993我的文娛時代
- 魚八蛋
- 3071字
- 2025-06-10 18:00:00
“俺最煩恁們擱那兒瞎嘀咕!這六萬塊錢是俺在高原上辛辛苦苦,干五年攢下,光明正大,看誰敢偷俺!”
黃博背著包,雷鋒帽,跟著與幾名群演順著道朝著站臺走來,邊走邊罵罵咧咧。
“喂!你們誰是個賊娃子唦?站出來給咱老鄉瞅一哈!咋樣?莫得賊吧?”
馮曉剛緊皺眉頭,但是沒有喊咔。
鏡頭開始朝著黎叔、胖子等人,最后停留在王薄臉上。
“咔!”
正準備繼續開口的黃博,停了下來。
眾人互相看看,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
“你們站一排,再將臺詞來一遍。”
馮曉剛突然讓幾名農民工的群演和黃博站在一起。
一遍過后,又來一遍。
黃博明顯有些慌亂,小心問道:“導演,是我哪兒做的不對嗎?”
“怪,非常怪,臺詞味道對的,感覺也是對的....”馮曉剛朝著服裝組喊道:“過來,給他重新換一套衣服試試。”
說完繼續朝著黃博說道:“單獨拎出來,你的表現很符合我的預期,但和他們站在一起,你像沒有干過活的農民工。”
“這...”黃博擔心馮曉剛要換人,立即道:“導演,我再找找感覺,給我個機會。”
“不急不急,你找找感覺,這個鏡頭是有切換的,我先將他們的鏡頭拍完。”
馮曉剛確實起了一絲換人的心思,但對比之后,其他人表現出來就是農民,真正的農民工,他們又沒有黃博表現出來的那種單純勁頭。
他們是真的知道有賊,硬憋著喊一句,莫得賊,是沒用的。
有人說,這部戲里面王保強還是個素人,就是本色出演。
實際他已經跑過很多劇組,演過無數次群演,已經在盲井中擔任過主演了。
“馮導,這幾個鏡頭是什么意思?”
劇本是劇本,拍攝是拍攝,臨時加鏡頭是非常多的,魏子書不太明白意義。
就是之前在黃博喊話后,馮曉剛給的幾個特寫。
按說一群人看過黃博一遍之后,就可以結束了,交代了一群賊盯上了他,但在黃博說話的同時,又穿插一遍。
“這一段叫做鏡頭穿插,閃回畫面切換。”
馮曉剛喊過咔之后,教導道:“你可以理解為‘照妖鏡’式的拍攝手法,通過傻根的那句話,有沒有賊,用鏡頭的語言,強化告訴觀眾,這些人都是賊,一遍是交代,兩遍則是對于傻根天真想法的諷刺效果。”
“看來我還是個門外漢。”
魏子書自嘲的笑了笑,原本對自己修改的劇本很滿意,感覺可以吃這碗飯了,但僅僅是兩個場景,馮小剛又添加了非常多的內容進去,很明顯是他的劇本內容不夠豐富,對比之下,甚至像個草稿。
“這些是專業知識,想學的話,多看看書,或者有機會了,去學校進修一下,我是花了十幾年,一點點在劇組琢磨的。”
對魏子書,馮曉剛頗為滿意,肯問,肯琢磨。
但實際,魏子書此時此刻才有了學習的想法,人都是只有知道不足之后,才會反思。
——學海無涯。
過了一會,攝影已經關了,重新開始走戲。
所謂走戲,就像開始在候車廳,不開機,只是在鏡頭和現場過一遍,不浪費膠片,畢竟這玩意一卷還好,但膠片用起來飛快。
導演要嚴格控制耗片比,NG素材與成片一般會控制在10比1,不然成本會極具增加。
在數字攝影之前,電影行業有一句話,膠片堪比黃金。
“來,3、2、1。”
馮曉剛認真的看著黃博每一個細節:“停!感覺對了!再自然一點,放開一點,不要有鏡頭感!”
另一邊,葛憂等人也在關注這場戲。
他們可是大忙人,不可能在一個劇組呆很長時間。
敬業是敬業,但規矩是規矩。
這年頭對于拍攝時間的把控是非常講究的,因為天下無賊劇組不是制片廠。
“有天賦!調整很快,我甚至覺得基本已經可以過了。”葛憂說話慢悠悠,但顯然話語中是認可的。
“挺有意思,那個演王麗的小姑娘,也很不錯。”鞏麗仿佛看到剛剛出道的自己:“現在電影事業就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
一遍。
一遍。
又一遍。
直到鐵路工作人員通知馮曉剛,今天留給他們的拍攝時間到了。
畢竟是鐵路站臺是公共場所,能給劇組劃開一塊地進行拍攝已經不錯了。
“今天先再住一晚。”說完后,馮曉剛就拉著黃博研究起來:“你要忘記鏡頭,其他的感覺都很對,但你一直給我一個感覺,離真正的農民工還差一點點。”
演員的天賦是演技,而導演的天賦就是鏡頭感,他比其他人眼光高上不是一星半點。
相比之下,并不是其他演員表現得就特別好,主要是角色原因。
雖說王麗、王薄是主角,包括黎叔戲份都很多,但在馮曉剛看來,其他都是架子,傻根才是靈魂。
像胖子、四眼,包括小葉的戲份,味道出來就行了,但傻根淳樸氣息必須出來,電影的反差就體現在這個角色。
“導...演...,不好意思,對不起啊。”
黃博有些慚愧,他是知道拖累了劇組的拍攝進度。
“別不好意思,別對不起,這話聽著像是我吃虧了一樣,第一次拍戲,很正常。”
新人,只要在進步,馮曉剛就很滿意:“給你兩天時間,不行的話,只能先拍攝其他的,最后再補這個鏡頭。”
那是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
演員們將鏡頭慢慢補完,攝像組還要對風景進行拍攝。
時間就是金錢,要知道劇組多拍攝一天,錢就如流水一般。
——只有王家為真不把投資人的錢當錢,一部戲一兩年都算是快的,當然,他沒劇本。
“周米可。”
魏子書還想和她聊聊天,結果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還得是她,天賦獨一檔的體驗派。
風聲的稿子應該已經寄出去了,他又無所事事了,一時間也沒啥好想法。
對了!照片!
想到這里,連忙找到劉攝影。
“劉哥!一路上拍攝風景的時候,能不能幫我拍點照片?10塊錢一張,要26張。”
“我幫你拍就是了,要什么錢。”劉攝影笑笑道,對他來說舉手之勞而已。
“那怎么行,我之后是打算用作掛歷制作,是怎么個價格,就怎么來。”
魏子書可不想以后出麻煩事,雖說概率很小,這年頭大家對于合同、法務的意識還比較薄弱,但沒必要為了一點錢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原來是這個,那我的價格可不止10塊,行了,不談錢。”
“不行,既然如此,那就按你的價格來,盡量給我拍得有審美一些!”
見到劉攝影話都這么說了,也不管對方是開玩笑,還是有意無意,這錢魏子書必須給。
最后以20一張成交,這差不多相當于劉攝影20天的工資,如果沒有進劇組,只是單純在單位,一個月工資都不止。
夜晚,吃完飯,魏子書早早躺在床上。
他還得找個理由,想辦法把劇組人的照片給拍上一套。
其他的演員好解決,誰讀書還不想賺個外快,雖然片酬是個秘密,但絕對不會高。
像制片廠,體制內的在編四級演員,月薪也就200、300出頭,拍攝電視劇基本就在200一集,電影肯定會高一些,換算下來,可想而知。
好比鞏麗,片酬是好夢與制片廠談的,最后到鞏麗手上是多少,只有她自己知道。
至于說片酬低,不拍?還想不想混了?起碼在95年以前,是這樣,更別說那些還在讀書的演員。
難就難在鞏麗、葛憂他們,與錢無關,真要錢,他也給不起。
砰砰砰砰。
就在魏子書在想什么辦法,把劇組的人,都弄到掛歷上時,敲門聲響起,開口后,看到黃博站在門口。
“...下次敲門,不要敲4下。”
“下次不敲門,我直接喊你”黃博還以為是敲門敲多了,吵著魏子書了。
“大晚上不琢磨劇本,有空跑我這里來。”
“就是這事,我想這劇本是你寫的,我也不敢去找導演,大晚上也不好去周米可那里請教,其他人不認識....”
黃博寄希望在魏子書身上,他其實有些忐忑,他能有這個機會,還是周米可幫忙。
“先坐。”魏子書其實也沒啥好辦法。
屋內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椅子,這種縣城火車站旁,能有招待所已經不容易了,他只能坐在床上。
“你家里條件怎么樣?”
“還行,父母都是干部。”
“???”魏子書還想說,你家里條件不好,就想想小時候的苦日子:“那你小時候去過農村或者老家沒有?”
“那都很小,回過一次老家過年,就再也沒回去過了。”
“你就想想小時候,在老家撒歡的感覺,村里的大叔、大伯們是種什么狀態,你就當你是村里土生土長的。”
黃博一愣,眼神變得飄忽,過了一會,突然起身。
“俺們村里都是自己人,哪里來得賊!恁再說,信不信俺一鐵锨拍死你!”
“嚯!”魏子書不確定能不能在馮曉剛那里通過,但他感覺多了一點東西:“找找這個感覺,我覺得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