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妖怪大全(精裝珍藏版)
- 孫見坤主編 志怪社編著
- 1139字
- 2025-06-03 17:18:16
鐘馗
中國民間傳說中的驅(qū)鬼逐邪之神,古時民間常掛鐘馗的像辟邪除災(zāi),以求得平安。據(jù)說鐘馗生得豹頭環(huán)眼,鐵面虬鬢,相貌奇異,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就連小鬼見了都害怕。但鐘馗卻很有才華,滿腹經(jīng)綸,且為人剛直,不懼邪祟。正是因為這樣的鐵面無私,所以才不會對小鬼有絲毫的手軟。
外貌形態(tài)
豹頭環(huán)眼,鐵面虬鬢,相貌奇異。

鐘馗符
作為民間捉鬼形象的代表,鐘馗符經(jīng)常被張貼在家中,認(rèn)為可以驅(qū)除邪祟。

鐘馗
鐘馗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賜福鎮(zhèn)宅圣君”。
民間故事
鐘馗捉鬼
在神話傳說中,歷代帝王都是天子,任何邪煞之物,妖魔鬼怪都不可侵。但是就有這么一只厲害的小鬼,不但欺擾了天子,還偷走了天子的心愛之物,最后卻成了除魔大神鐘馗祭口的妖鬼。
故事說的是唐開元年間,有一次唐玄宗從驪山回宮,身體不適,太醫(yī)醫(yī)治了一個多月,也不見效。一天晚上,玄宗高燒不退,昏昏欲睡中,迷迷糊糊見一只小鬼鬼鬼祟祟地游竄到殿內(nèi)。這小鬼身穿絳色衫,長著牛鼻子,光著一只腳丫,穿一只鞋,另一只鞋懸在腰際,后領(lǐng)中還插一把竹骨紙扇,伸手便盜走了玄宗的玉笛和楊貴妃的繡香囊。
玄宗氣惱,叱問:“你是誰?”殊不知這只小鬼不但不怕玄宗,還用調(diào)笑的口吻告訴玄宗:“我是虛耗。虛者,望空虛中偷別人的東西,如同兒戲;耗者,專耗人家的吉慶喜事,讓他們變喜為憂。”玄宗大怒,不禁怒吼起來,正要喊武士進來驅(qū)鬼。忽見一道刺眼綠芒一閃,緊接著又有一個大鬼奔進殿來。這大鬼長得蓬發(fā)虬髯,面目可怖,頭系角帶,身穿藍袍,袒露一臂。他一伸手便抓住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
玄宗嚇得魂不附體,忙問:“你又是誰?”大鬼向玄宗施禮道:“臣是終南山的鐘馗。高祖武德年間,因赴長安應(yīng)武舉不第,羞歸故里,便觸殿前階石而死。幸蒙高祖賜綠袍厚葬臣,臣感德不盡,遂誓替大唐除盡天下一切虛耗妖魅!”大鬼的聲音如洪鐘貫耳,一下就把唐玄宗嚇醒了,摸摸身上,竟出了一身冷汗,瘧疾霍然而愈。
玄宗把當(dāng)時最有名的畫家吳道子召進宮內(nèi),將夜里所夢告訴他,并要他如夢中所見畫一幅圖。吳道子奉旨,仿佛親眼目睹一般,下筆就畫成了。他把畫呈給玄宗看后,玄宗感到十分驚訝,半晌感嘆道:“難道你也和朕做過同樣的夢?怎么畫得這么像!”吳道子說:“陛下憂勞宵旰,瘧疾才趁機侵犯。現(xiàn)在果有辟邪之物,衛(wèi)護圣德,乃陛下千秋萬歲的瑞兆啊!”后來下臣們奉旨,將吳道子所畫鐘馗捉鬼圖印刷,連同此圖由來因果,廣頒天下。讓百姓在歲暮除夕時,貼在門上,以驅(qū)邪魅,益靜妖氛。
出處
《夢溪筆談·補筆談》:“忽一夕,夢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絳犢鼻,屨一足,跣一足,懸一屨,握一大筠紙扇,竊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繞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藍裳,袒一臂,鞹雙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上問大者曰:‘爾何人也?’奏云:‘臣鐘馗氏,即武舉不捷之進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