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想走?助你一臂之力
- 三國:從講出師表開始三興大漢
- 未見北涼雪
- 2113字
- 2025-07-01 10:43:02
郭攸之帶著禁衛軍離開后,杜府死寂一片。
幾天后,杜瓊把自己關在書房里,誰都不見。眾人都以為他是受到的打擊太嚴重了,但此時,他手里卻捏著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信紙邊緣已經被汗水浸得發皺。
信上的字跡他認得,是曹魏司空陳群的風格,內容更是讓他心驚肉跳——招攬他,許諾高官厚祿,還特意提到,讓他帶上“祥瑞良種”作為晉身之資。
同樣的信,王家主和李家主也收到了,一封來自魏國,一封來自吳國。
但同樣收到這封信的,還有好幾人。
杜瓊盯著那封信,手指關節捏得發白,心里不斷的盤算著,走?離開經營了幾代人的益州?去魏國或者吳國當個寄人籬下的降臣?
他心里翻江倒海,實在下不了這個決心,益州的祖墳,益州的田產,益州的人脈根基……這些都像沉重的鎖鏈,把他死死拴在這里。
另外兩個家主也偷偷來找過他,三人面面相覷,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同樣的掙扎和恐懼。
留下?朝廷已經斷了他們的鹽利,用一成的價格強買了他們囤積的鹽,讓他們元氣大傷,背了一身債。留下,誰知道那個諸葛亮和劉禪還會使出什么手段?郭攸之帶著兵上門的情景,像噩夢一樣纏著他們。
就在他們猶豫不決,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煎熬時,又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快傳遍了成都所有世家的耳朵。
原來是劉禪和諸葛亮看他們這幾日下定不了決心,又幫了他們一把。
朝廷再頒圣旨:即日起,鐵器之利,收歸國有!民間嚴禁私自大規模開采鐵礦、鑄造鐵器!所有鐵坊、礦場,由朝廷統一接管!違令者,視同謀逆,嚴懲不貸!
“鐵也收歸國有了!”
杜瓊聽到管家慌慌張張跑進來報信時,手里的茶杯“啪嚓”一聲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臉上的最后一絲血色也消失了,只剩下一片死灰,一個鹽,一個鐵并不能讓他們就此混不下去,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但是!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信號,諸葛亮已經容不下他們了。
現在處處都在針對他們,不走,難道在這里等死嗎?等著諸葛亮一點點的把他們的羽翼,把他們的依仗全部都消減掉,最后連最基本的存貨都看這荊州的外來人的臉色嗎?
這一日,王,李兩位家主臉色慘白如紙的找到他。
“杜公!聽到了嗎?鐵!鐵也沒了!”他們的聲音帶著哭腔,
“鹽完了,鐵也沒了!諸葛亮這是要把我們往死路上逼??!一點活路都不給留了!”
李家主渾身發抖:“完了…全完了…鹽鐵都沒了…我們還能做什么?等著郭攸之哪天再帶兵上門,用一成或者更低的價錢,把我們家的鐵坊也‘買’走?還是等著向寵的刀架在脖子上逼著我們交出手里的產業?”
杜瓊沉默半晌,最后猛地抬起頭,眼中最后那點猶豫被徹底燒成了灰燼,只剩下一種孤注一擲的瘋狂。
他抓起桌上那封來自魏國的“密信”,狠狠攥在手心,指節因為用力而發出咯咯的聲響,
“這封信想必你們也都收到了,怎么做,現在你們心里肯定也都有數了?!?
“走!”杜瓊從牙縫里擠出一個字,聲音嘶啞卻帶著決絕,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是坐以待斃!郭攸之帶兵上門的滋味,我不想嘗第二次了!鐵令一下,下一次就該輪到我們頭上!”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恐懼和狠意。
“走!去魏國(吳國)!”他們二人也下定了決心。
接下來的幾天,成都城內表面上風平浪靜,但是暗地里卻暗流洶涌。
杜府、王府、李府以及其他幾家同樣收到“密信”的世家,內部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叛逃”大計。
他們秘密地變賣了一些難以攜帶的田產鋪面,雖然價格被壓得很低但他們卻沒有一絲的猶豫,并且將家中積存的金銀細軟、珠寶玉器,能打包的全部打包。
至于家族里那些旁支庶子、年老的族人、還有看守祖宅田產必不可少的人手,則被留了下來。美其名曰“守業”,實則就是棄子,萬一將來在外面混不下去,或許還能有條退路回來。
又過了幾日,一個沒有月亮的深夜。
成都的城門早已關閉,城墻上只有巡邏士兵火把移動的光點。
杜瓊帶著幾個心腹家仆,押著幾輛看似裝著普通雜物的馬車,悄悄來到西城門附近一處偏僻的角落。他的心怦怦直跳,手心全是冷汗。
經過他這幾日的打點,這里守門的隊正是他們杜家早年安插的一個遠房親戚,已經被重金買通。
黑暗中,傳來幾聲有節奏的鳥叫。這是約定的暗號。
杜瓊深吸一口氣,示意手下上前。城墻上放下一條繩索,一個穿著守軍皮甲的漢子滑了下來。正是那個被買通的隊正。
“杜公,快!繩子只能拉人,東西走旁邊的暗渠,水很淺,馬車推過去!”隊正的聲音壓得很低,透著緊張,“動作快點!換防的時辰快到了!”
杜瓊點點頭,立刻指揮家仆。幾個心腹家丁率先抓著繩索被拉上城墻。接著,杜瓊在家仆的攙扶下,也艱難地爬了上去。留下的人則奮力將沉重的馬車推向城墻根下一個不起眼的排水暗渠口。
同樣的場景,在另外幾個城門方向也在悄悄上演。王,李以及其他的幾個世家大族的人,也各自帶著家眷和財貨,在“買通”的守軍掩護下,倉皇逃離成都。
與此同時,成都北門城樓上。
劉禪和諸葛亮并肩站在垛口后面,身影隱在黑暗中。
夜風吹動他們的衣袍獵獵作響。
城下遠處,隱約能看到幾支小小的隊伍,如同慌不擇路的螞蟻,正借著夜色的掩護,倉皇地遠離城墻。
“相父,人都安排好了?”劉禪的聲音很輕,聽不出情緒。
諸葛亮的目光一直追隨著那些移動的黑影,語氣平穩:“陛下放心。沿途各關卡驛站的‘守軍’,都是我們的人。他們會一路‘放行’,確保這些‘貴客’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地走出大漢國境,一頭扎進魏逆或者吳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