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給相父劇透(求月票追讀評論)
- 三國:從講出師表開始三興大漢
- 未見北涼雪
- 2078字
- 2025-06-03 09:52:28
劉禪一想到近兩天自己闖下的這些禍,要是父皇在的話,慈愛的大巴掌肯定早就招呼上來了。
但他轉(zhuǎn)念一想,
“不對,算一下時間,相父出發(fā)的時候我還沒有‘失蹤’,所以說相父是為了別的事情回來的。”
打消顧慮之后,劉禪開始興奮起來。
“正好發(fā)愁沒有機會告訴相父北伐需要注意的地方,現(xiàn)在正好,當(dāng)面說可比在書信上說省事多了!”
“就是上次給相父寫的那封迷信不知道相父研究的怎么樣了。”
“也不知道黃皓現(xiàn)在怎么樣了。”
劉禪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龍袍,突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已經(jīng)和諸葛亮將近一年的時間沒見了,再見面一定要隆重一些。
于是趕忙招呼身邊的小黃門道,
“快,伺候朕沐浴更衣。”
......
永安宮中,
諸葛亮站在殿門外一而再而三的整理自己的儀容。
小黃門小碎步到丞相的身邊,小聲道,
“丞相,陛下讓我來請您。”
諸葛亮邁入永安宮,見到劉禪后雖激動萬分,但是禮節(jié)卻一點都不能少。
“臣亮,拜見陛下。”
行禮恭恭敬敬,沒有一絲含糊。
劉禪趕忙快步上前將諸葛亮攙扶起來,
“相父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劉禪扶著諸葛亮的手,心中五味雜陳,
“相父為大漢日夜操勞,一年不見,竟然變得憔悴許多。”
他一想到相父為大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六出祁山只為報答他劉家的恩情,最后年歲不大便活活累死,就雙目忍不住的泛紅。
“相父,你辛苦了。”
諸葛亮見到劉禪本就處境生情想到了劉備,此刻又聽到劉禪言語之間盡顯劉備風(fēng)采,不由得心中百感交集。
“老臣為報先帝隆恩,怎敢有一絲懈怠。”
劉禪突然雙手緊緊握住諸葛亮的雙手,
“相父,國事再大,也要注意身體啊!若是你身體真有個好歹,留下阿斗一人,那阿斗在這世上便再無親人了啊!”
劉禪言辭懇切,話里話外全都是為諸葛亮的身體著想。
“相父,你答應(yīng)我,無論如何都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見劉禪十分執(zhí)著于這一點,諸葛亮只好先答應(yīng)下來。
又寒暄了兩句,諸葛亮突然話鋒一轉(zhuǎn),
“陛下,使人赍來密信,老臣已細(xì)細(xì)觀之,不斷翻看數(shù)次,實乃驚為天人。能作此等文章、具此等見識者,必天下之英才也。”
“老臣往漢中屯田一年有余,陛下之功課非但沒有懈怠,反增長如此迅速,實乃我大漢之幸,天下臣民之幸啊!”
諸葛亮話語十分委婉,他心中明白,密信中那等曠世理論絕不是眼前的劉禪能夠想出來的,他身后必然坐鎮(zhèn)著一名大才。
諸葛亮今天來除了看望劉禪外,最重要的便是找出這篇理論的創(chuàng)作之人。
但是令諸葛亮失望了,不知道劉禪是沒有聽懂自己的提示還是不想說,
對方僅僅是語言客氣的說道,
“多虧相父教導(dǎo)的功勞,不然阿斗怎么會會有如此見識。”
“說起來,還是多虧了相父的那篇出師表啊。”
諸葛亮沒有順著劉禪的話往下說,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出師表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就是勸告劉禪不要太貪玩,更像是一封出遠(yuǎn)門前家中長輩對后輩的囑托。
他見劉禪沒有順著他的話往下說的意思,便直接了當(dāng)?shù)奶裘髯约旱囊馑迹?
“近些日子陛下身邊是否有才俊出現(xiàn),老臣也想要和他共討國家大事。”
劉禪笑了笑,
“論起才俊,大漢何人能夠出相父其右啊。”
“我知道相父是不相信科舉制是我想出來的新法,沒錯,相父你猜對了。”
諸葛亮一邊嘴上說著不敢,眼神中卻散發(fā)出了精光。
“陛下身后的那位終于要現(xiàn)身了嗎?”
諸葛亮正興奮的想著,劉禪卻突兀的說道,
“我還沒有此等學(xué)識,這科舉試乃是夢中所見,有一仙人領(lǐng)我進入天宮,將這些口述與我,并交代我說大漢理應(yīng)光復(fù)。”
“之后還交代我說一定要注意相父你的身體,如果沒有你,那光復(fù)漢室將會無比艱難。”
諸葛亮搖了搖頭,
“陛下,老臣實乃是想替國家提拔人才,如此大事豈可兒戲?”
“如若陛下想將此人留在身邊,那老臣便也只聞尋幾個問題,絕不帶往漢中。”
劉禪當(dāng)然明白諸葛亮是為了國家大事考慮,
但是他也深知,現(xiàn)在絕對不能將自己可以穿越至后世一千八百之年后的事情告知相父。
不然相父肯定會擔(dān)憂自己前往那個世界是否安全而禁止自己前去。
如此一來,那得到那個世界先進情報和技術(shù)的路徑將會被徹底堵死。
如今獲得的這些技術(shù)遠(yuǎn)遠(yuǎn)不夠,依靠這些距離滅魏滅吳光復(fù)大漢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要走。
所以劉禪打算先將這個這件事保密,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再告訴丞相。
“相父,阿斗真的夢到仙人了,并非虛言。”
諸葛亮很沉得住氣,并沒有因此而責(zé)備劉禪。
“陛下,前兩日突然失去蹤影,回來后說去體察民情,難道也與夢中這仙人有關(guān)?”
劉禪笑了笑,
“相父明察。”
“夢中仙人曾與我言道有一奇書在成都郊區(qū)一枯井之中,尋得可增加我大漢蜀錦產(chǎn)量,獲得更多的訣敵之資。”
“還真讓我尋到了這奇書,現(xiàn)在已經(jīng)讓大工匠蒲元去按照書上所書去復(fù)刻大樓花機。”
很顯然事情的發(fā)展有些出乎諸葛亮的意料,
他本以什么夢到仙人都是阿斗為了推脫包庇其身后之人胡編亂造的,但說起奇書,卻是有實物在,做不得假。
“陛下,臣自詡對機關(guān)之術(shù)也算是精通,但蜀錦紡織器具的改進卻也曾下過一番功夫,卻收效甚微。”
“到頭來,改良過后的還不如沒有改良過的,故而放棄此想法。”
“此書能否讓老臣一觀?”
劉禪點點頭,
“就算相父不說,阿斗也早就想讓相父觀之,蒲元自己還真不一定能夠搗鼓出來,還得倚仗相父。”
說著,一招手,示意遠(yuǎn)處的小黃門將早就在殿外恭候多時的蒲元帶進來。
片刻后,蒲元一邊走,一邊捧著那本破破爛爛的天工開物便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