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少女情懷沒啥用
- 1986:從小縣城開始
- 逆水行舟的蝸牛
- 3198字
- 2025-06-18 18:00:00
“是我。”
李安輕輕拉了李平一下,示意他自己來處理,
“請問你們是?”
“我是章一謀,在《收獲》上看到了您刊載的小說《活著》,來和您聊合作事宜的。”
還沒有老去的老謀子,如今還是小謀子,
他如剛從攝影師、演員準備轉(zhuǎn)型導演,手里有幾個本子,其中比較入他眼的就是莫言的《紅高粱》,已經(jīng)花八百塊買下了版權(quán),
然而十二月的時候,他無意中在《收獲》雜志上看到了《活著》的故事,花了一個通宵讀完這本小說,驚為天人,
如果把這個故事搬上大熒幕,
它將有可能沖擊外國的獎項,
什么戛納電影節(jié),東京電影節(jié),柏林電影節(jié)的評委,絕對都會喜歡這部作品!
《活著》的故事,橫跨中國幾十年,雖聚焦在一個人身上,卻是有著真正史詩感的近代故事,
于是他直接打電話到了《收獲》編輯部,找李小林要來了胡謅的電話,
隨后和黃玉梅聯(lián)系,這才在元旦的時候抽出時間,來到了白水縣,
“胡謅先生是吧。”
李安:“是我。”
章一謀看了眼家中的狀況,四五個人齊刷刷地看著自己,他低聲對李安說道:“你們家宴?我是不是來訪有些倉促,要不我等會兒再來。”
“不用了,我吃的差不多了,咱們換個地方聊。”
李安帶著一行人出門,在小區(qū)里找了個石桌坐下,
四個凳子分居四方,桌子上面有楚河漢界,
小區(qū)里上了年紀的大爺們經(jīng)常在這里下象棋,
一行十幾人浩浩蕩蕩將桌子圍住,兩架攝像機從不同角度拍著兩人,
李安鎮(zhèn)定自若,
章一謀說道:
“李安同學,你的小說我很喜歡,我覺得如果把它搬上大銀幕,一定會很好看,我想我們能不能合作。我就直說了——我想要它的影視改編權(quán)。”
“20萬。”李安冰冷的嘴唇吐露出三個字,“雖然我的經(jīng)紀人不在,不知道去了哪里,我相信她應該告訴過你。”
章一謀瞇著眼睛,20萬絕對不是一個合適的價格,
要知道現(xiàn)在的小說版權(quán)都不貴,幾百塊不算多,但幾千塊已經(jīng)不少了,
可這李安的經(jīng)紀人張口就要20萬,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讓他犯了難,
這么多錢,肯定不能是一口價啊,
哪有這么賣東西的?
所以他才親自前來:“是,你經(jīng)紀人那個小姑娘厲害得很吶,無論什么條件都不松口,必須讓我和你見一面。”
“嗯。”李安說道,“這是我的底線。”
章一謀說道:“我知道你很缺錢,你們家條件不是很好,一度學費都交不上了,但我們拍電影也不是一錘子買賣。
這樣,十萬塊錢,加上你作為我們的總編劇,跟著我們一起進組拍電影,上映之后給你分紅,怎么樣?”
見李安不說話,他繼續(xù)說道,
“李安,你是第一次寫小說,我也是第一次拍電影,之前我是干攝影的,我要是能拉到大投資,我肯定花這筆錢,但我第一部作品還沒開始拍,這十萬塊錢,是我自己出的。”
李安說道:“不行,20萬,少一分錢都不行。”
章一謀看了眼跟拍攝影,嘆了口氣,
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有誠意了,
十萬塊,是他能夠接受的支出,
一般來說,電影制作都是導演拿著劇本找投資,
BJ,山西,還有上海,廣東,到處都是熱錢,
所以如果《活著》夠好,是能夠拉到覆蓋這一成本的投資的,
但在如今的國內(nèi),沒有任何一個本子能夠賣到10萬的版權(quán)費,
王朔一萬多的版權(quán)費,已經(jīng)是一筆超級高價的支出,
而且王朔成名已久,胡謅還只是一個新銳先鋒作家而已。
“李安同學,20萬一分都不能少?”
“一分都不能少。”
“那謝謝。”章一謀起身,“這版權(quán)太貴了,我買不起。”
二十萬比十萬多了一倍的支出,對他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將來這部片子能不能賣座,也要打個問號,
所以他準備“放棄”了,
當然,他沒有走,而是用了一招欲擒故縱。
李安也沒有留人的意思:“慢走不送。”
他也起身,
然而章一謀又坐下了,
據(jù)從李小林所說,這兩期的《收獲》已經(jīng)創(chuàng)下了今年的印發(fā)記錄,11月的五十萬冊增印了兩次,賣出了一百五十萬冊,
而十二月印刷廠第一批就出了一百萬冊,而各地還在催要,估計要創(chuàng)下兩百萬冊的記錄了,
一本純文學的雜志賣到兩百萬冊,僅僅是因為上下連載的一篇小說,
給編輯部帶來了百萬級的豐厚利潤!
可以想見,它的火爆程度。
更重要的是,他舍不得這部小說,
他覺得這部小說有巨大的潛力,太符合他的審美了,
要是他沒拿下來,被別人拿下了,得不償失。
“李安,我是真喜歡你的小說,不然也不可能到你家里來。我說個價格,我們?nèi)绻枚ǎF(xiàn)在就可以擬合同,我回BJ之后就把錢打給你。”章一謀伸出兩只手,一只手捏成拳,一只手攤開,“我可以給你十五萬。”
“20萬,一分都不能少。”李安很冷淡,“你買了之后,影視改編權(quán)就屬于你。”
章一謀只好搬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牌:“李小林跟我說了,你的《活著》已經(jīng)有出版單行小說的計劃,如果我們同時推出電影和小說,會讓電影更賣座,小說也會賣的更好,到時候你會掙得更多,就不是20萬的事情了!”
李安瞇著眼睛,這句話說的沒錯,
電影和小說都是商品,需要包裝,
小說光靠文字破圈的難度較大,聯(lián)合電影,可以炒作輿論,
無論是1987年,還是2027年,
如果真的能做到小說開售的同時電影上映的話,對市場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某知名作家就經(jīng)常這么干,炒很多噱頭推廣自己的“新”書,
觀眾們的好奇和熱切程度會被提到很高。
但,
現(xiàn)在是1987年,
《活著》是不可能在國內(nèi)公開上映的,因此“賣座”的前提就不存在,
章一謀所說或者所想的,就只是一個幻想!
得益于國內(nèi)對于不同文藝作品的靈活審查制度,
《活著》小說,可以大賣,
可以在國內(nèi)外得獎,
但電影,就是一個去外國拿獎的純粹定制作品,
永久地被封禁,永遠無法公開上映!
所以這件事,只能是一錘子買賣,
一毛錢都不能少!
這件事卻不能說出口,因此20萬,絕無回旋的余地!
李安站起來:“章導,這是我第一部作品,我對這部作品感情很深。低于二十萬,實在是不舍得賣。”
章一謀嘆了口氣:“那我再想想吧。”
二十萬太貴,太貴,太貴,
他一年都掙不到二十萬,
這二十萬,幾乎相當于他現(xiàn)在所有能拿出來的流動資金了!
真的答應,那就是一場豪賭,
賭這個電影拍出來,能比肩他想象中的那種效果,
能讓他彎道超車,老謝,一躍成為國內(nèi)導演中的佼佼者,
但他心里不想放棄,
要知道胡謅的經(jīng)紀人拒絕了市級省級作協(xié)的邀請,拒絕了其他很多人的合作,
只接了他的電話,約了他來白水縣見面,
就是因為他真的出得起價,
章一謀拍電影不單純?yōu)榱隋X,更值得他追求的,是藝術(shù)夢想,
一個人沒有夢想,是不可能長久地堅持做一件事的,
上輩子的世界,章一謀本應該帶孩子的年紀,頂著十幾億人次的辱罵,還能保持高頻次的產(chǎn)出,本身就是一種證明,
可說這么多,二十萬還是太貴了!
李安走后,章一謀對自己團隊的人說道:
“在招待所訂房間,我要在這里住幾天,約他們學校校長,去他們學校拍一拍,就以采訪的名義。”
他們有北影廠的工作證,可以證明他們有相應的采訪資質(zhì)。
“小劉,你拍了照片洗出來,發(fā)到省級媒體報紙去,把他照片發(fā)到報紙上,具體怎么寫,你和他們討論。很多人不是想知道胡謅到底是誰嗎?過幾天他們就能知道了。”
胡謅這個名字如今最火的地方不是京滬文藝圈,而是湘南文藝圈!
本地出了這么一個先鋒作家,所有人都想知道他是誰,
但在今天之前,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胡謅就是白水縣的高中生李安,
這將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好。”
章一謀和李安對話的這短短時間,之所以開門見山,是因為別的東西已經(jīng)和那個女高中生經(jīng)紀人聊過,
他也見識到了李安的固執(zhí)或者說堅定,
同時,他也很輕松地從黃玉梅口中得到了李安的性格側(cè)寫,
既然李安這么低調(diào),不想出名,那就讓他出名!
出名之后,他就不可能缺錢了!
全國的報社記者將紛至沓來,
到時候,
他不缺錢了,改編版權(quán)費用是不是可以低一點?
章一謀暗自得意,這是陽謀,問心無愧的陽謀。
......
李安并沒有直接回家,而是走到了黃玉梅家門口敲響房門:“黃同學,你在家嗎?”
“咚咚咚......”
黃玉梅小跑步到門口:“我在。”
“謝謝你。”
黃玉梅抿著嘴:“謝謝我什么?”
“謝謝你幫我處理這些事情,你很辛苦,如果版權(quán)真的賣出去了,我可以給你五千塊。”
黃玉梅哭笑不得:“好,那你是不是可以.......”
她話說一半,便聽到李安的腳步聲在樓道里回響,
對方根本沒想聽她說話,說完自己想說的話就離開了。
黃玉梅一只手摸著自己的胸口,長出一口濁氣,
他媽的!
少女情懷屁用沒有,
因為李安,他只認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