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高校德育概述》:高校德育方法的知識

高校德育方法是實現高校德育目標的中介,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重要手段,德育內容只有通過有效的德育方法才能被受教育者所接受。研究高校德育方法發展與演變的軌跡,揭示高校德育方法核心的構成及其基本特征,探討高校德育方法理論發展的規律,對于推進高校德育方法的變革與創新,構建具有時代特色的高校德育方法論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高校德育方法概述

(一)高校德育方法的內涵與特征

1.高校德育方法的內涵

所謂“方法”,從其實質來說,就是一種運動規律的規定性和活動模式,是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所必須遵循的途徑。方法的意義在于為人們有效地認識對象和有效地改造世界提供指南。就德育體系而言,德育方法是德育活動中各種德育方式或措施的集合體,反映與彰顯著德育的目標任務及本質。高校德育方法是為促進高校德育發展,為實現德育目標而運用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各種德育手段、方式的總稱,其影響和制約著高校德育目標的最終實現程度,是促使德育內容產生德育效果的手段。

高校德育方法的重要地位在于:第一,它是整個德育過程的橋梁和紐帶,高校德育目標、任務的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信息傳遞與交流、有賴于正確的德育方法。第二,它是提高德育實效的關鍵,生成“道德人”的實踐活動,達成育人的實效,必須依靠良好的德育方法。第三,它彰顯著德育的本質,反映著德育過程的規律與特點。不同的德育對象、不同的德育內容、不同的時空環境,需要不同的德育手段與方式方法,高校德育方法能否準確、適當地運用,直接關系到高校德育發展的整體狀況,并影響高校德育工作的預期效果,也正因為如此,德育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成為高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題。

2.高校德育方法的特征

高校德育方法作為社會科學方法體系的一部分,既具有其他方法的共同特征,符合方法發展的一般規律,同時在具體的發展內容和發展形式方面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第一,高校德育方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高校德育方法的整體性,一是指在德育系統中,德育方法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與德育各要素包括目標任務等相互依存、相互聯系,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方法與目標、任務、內容、途徑、載體等要素互為前提、相互依存,只有從整體上把握德育各要素之間的關聯或聯結,德育方法才能實現最佳和最大的功能;二是高校德育方法體系的整體性,主要指高校德育方法體系的組成部分以及各種德育方法之間的關系問題。這表現在高校德育方法內部的協調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是不可分離的整體。由于每種方法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應把這些方法合理組合并運用到高校德育活動的實踐中,使各個具體要素都能從整體上發揮其功能。與此同時,由于每種方法在實施過程中都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因此,根據高校德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選擇恰當的德育方法,從整體上協調高校德育方法的不同功能,從而達到德育的最佳效果,德育方法的系統性,就是指在全面系統把握高校德育內涵與要素的基礎上,對德育方法體系進行科學分類,明晰每一種、每一類方法的適用性、針對性與步驟性,把握體系與要素、要素與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各種方法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以保障高校德育實踐的順利進行。

第二,高校德育方法的多樣性與多維性。受高校德育目標、德育任務、德育實踐所驅使和制約,高校德育方法呈現多樣化特點,而不同時期的德育對象特點、高校德育環境的變化也必然催生高校德育方法的多樣化。在高校德育實踐中,德育方法多種多樣,側重的角度也各有不同。主要的方法大致包括四類,其中以語言說服教育為主的方法主要有:談話法、講授法、討論法、辯論法等;以實例熏陶為主的方法主要有: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視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實踐培訓為主的方法主要有:社會實踐法、調查訪問法、參觀考察法、常規訓練法、大型活動法等;以思想評價為主的方法主要有:獎懲激勵法、表揚鼓勵法、評比選優法、操行評定法等。高校德育方法具有多維性,同一方法,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出發,采用不同的運用方式。比如,同樣的灌輸法,可以采用激勵式灌輸、情感式灌輸、說理式灌輸、案例式灌輸等。同樣的灌輸,既可以是“娓娓而談”,也可以是“諄諄教導”。對象不同,解決問題的實質也不同,決定了德育方式方法實施的不同維度。

第三,高校德育方法的實踐性與操作性。德育的本質在于實踐,高校德育方法的實踐性就是指德育方法必須指向于德育實踐、服務于德育實踐,德育實踐要求德育方法必須具備有效性,必須滿足德育實踐也即德育對象的需求。德育是否脫離實踐,既取決于德育目標、內容是否脫離實踐,更取決于德育方法是否脫離實踐,要增強德育的實效性必須注重德育方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因此,高校德育方法的實踐性內涵在于:一是高校德育方法必須滿足現代高等教育的現實需求,必須滿足德育對象的需求;二是高校德育方法必須與大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結,必須與真實的德育情境相呼應;三是高校德育方法必須適應德育對象與德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始終保持德育方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及創新性,在德育實踐中永葆新鮮活力與育人實效。德育方法的操作性是指德育方法不僅具有德育目標的指向性,也具有為實現目標而制定的操作系統和實施步驟,也體現著有計劃、有系統、有結構的調節德育過程的操作規范。失去對德育方法操作性的重視與研究,德育的實效性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第四,高校德育方法的發展性與創新性。既沒有一成不變的德育方式方法,也沒有一勞永逸的固化的德育方法體系,高校德育方法在社會經濟政治發展中不斷地發生新的演化與變革。高校德育方法的發展性既體現在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樣、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部分到整體、由封閉到開放、由傳統到現代的發展歷程,也體現在對傳統高校德育方法的精華與糟粕的揚棄、與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緊密聯結、適應時代需要而不斷變革,還體現在對多元方法的整合、對方法與手段、途徑的組合,對方法的系統化與理論化等方面。高校德育方法的創新性,既指對原有方法的重大改進或另辟蹊徑,也指對方法的開發開創研究,或是在一定背景條件下的方法重組和概念重建。事實上,任何方法的發展過程都是方法的創新過程,對方法的任何改革或革新實質都是創新。在不斷地演化與變革中,在不斷地繼承與創新中,高校德育方法得以豐富和發展。因此,要保持和發展高校德育的實效,就必須堅持德育方法的創新性與發展性。

(二)高校德育方法的層次結構

在高校德育方法體系中,各個層次的方法均有,其獨特的功能,彼此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按照其功能和作用,高校德育方法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層次:

1.高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這一層次的方法是高校德育方法體系中抽象層次較高、地位也較高的部分。在高校德育的全過程中,高校德育的基本方法指導和規定其他方法運用的方向、準則和要求,在高校德育方法體系中起著導向、規范的作用。這一層次包括以下四類方法:一是具有原則指導性的諸方法,如實事求是的方法、平等待人的方法、分層次教育的方法、積極引導的方法等;二是具有基礎性的常規性的方法,如精神鼓勵與物質利益結合方法、言教與身教結合方法、典型教育方法等;三是具有根本路徑性質的諸方法,如理論教育法、實踐教育法、傳播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缺少這類方法,高校德育將無法進行;四是具有載體性質的方法,如寓教于活動法、環境熏陶法、管理教育法等,這類方法是一種有質無形,論道而不說教的隱性教育方法,這類方法是適應新時期高校德育需要而產生,引起眾多學者的重視與探討。

2.高校德育的具體方法

這一層次的方法是適用于高校德育縱向過程各主要環節的方法,它受基本方法的指導,在高校德育的各個環節上起主干作用。高校德育的具體方法融科學性、藝術性、針對性于一體,構成高校德育方法縱向發展的主體內容。在德育信息收集中,有觀察法、調查法、預測法等;在德育信息的分析中,有因果性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典型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在德育實施過程中,有說理教育法、情感教育法、激勵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后進轉化法、沖突緩解法、心理咨詢法等;在德育評估中,有經驗評估法和分等加權法等。這些具體方法構成了高校德育方法的主要內容。

3.高校德育的操作方式

這一層次的方法是高校德育具體方法的實際運用,是具體方法在不同范圍、不同條件下的特殊方式,它使具體方法更加程序化、規范化,具有較強的應用性。高校德育的操作方式豐富了高校德育方法的內容,擴充了高校德育方法的應用范圍。高校德育的每種具體方法都適用于不同條件的多種操作方式,如思想分析方法中,就有矛盾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典型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等。這些具體的操作方式,運用條件明確,操作方式具體,便于高校德育工作者直接掌握和運用,可增強高校德育的感染力和實際效果。

4.高校德育方法的運用技巧

這一層次是高校德育方法操作的具體方式,是運用高校德育方法的經驗,概括高校德育方法的運用技巧使具體方法和操作的具體方式生動、具體,并使高校德育方法更具豐富性、生動性和靈活性。例如,在高校德育的實施中需應用聆聽的技巧、談話的藝術、對比的藝術、疏導的藝術、感染的藝術等。這些高校德育方法的運用技巧是實踐經驗的長期積累和總結,體現高校德育工作者運用方法的能力,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個人風格。充分發揮高校德育方法運用技巧的實際作用,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者科學地運用各種德育方法,從而增強高校德育方法的創造性和實效性,使高校德育工作的藝術性和感染力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以上幾個層次方法的劃分是相對的,它們各有自己的特點、適用范圍和作用,同時彼此之間又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在高校德育方法體系中,基本方法不能離開具體方法和操作方式,否則基本方法就會變得抽象空洞不起作用;具體方法和操作方式以及運用技巧也要以基本方法為指導,否則就會不明方向,就事論事,不解決實際問題。

(三)高校德育方法的研究意義

當前,由于社會的變革與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出現了許多新問題,高校德育包括高校德育方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因此,加強對高校德育方法的深入研究,對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當前高校德育實踐的迫切需要

高校德育的時代背景和環境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巨大變化極大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對高校德育的目標預設、內容更新、方法創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要使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獲得預期的成效,科學的教育方法是一個必要的條件。更好的高校德育方法能夠更加有效地指導德育的實踐,并通過實際行動達到德育的目標要求。對高校德育方法的研究,可以回答和緩解高校德育在現實發展中所遭遇的問題,有利于實現高校德育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引導高校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的規律,提高實施德育活動的能力。對高校德育方法的研究,也能夠促進高校德育工作者轉變觀念,應對挑戰,開辟高校德育方法的新天地,使新時期高校德育作提高實效性、針對性、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實現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促進高校德育工作的現代化發展。

2.提高高校德育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

高校德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幫助大學生完成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培養他們具有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的能力。良好的德育方法既是順利完成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證,也是德育實踐活動中德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關鍵環節。加強高校德育方法的研究是培養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選擇和運用科學而有效的高校德育方法,才能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中,緊緊圍繞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與任務,全面整合與提升高校德育的育人功能。

3.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者整體素質的需要

高校德育方法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和水平,促進高校德育工作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個人思想品德修養和德育理論素養,既關乎其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也反映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科學性,影響其德育工作質量的好壞、水平的高低。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質的提高,決定了高校德育方法實施的有效性、準確性與實效性。

(四)高校德育方法研究述評

近些年來,國內學術界關于高校德育方法的研究不斷深入,理論成果日益增多,大批學術專著及論文從不同側面對高校德育方法的發展和創新等問題進行了研究。當前學術界關于高校德育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高校德育方法重要性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才能把他們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2.關于高校德育方法類型的研究

我國高校德育實施的主要方法有:課程教學法、黨團活動、實踐鍛煉法、大眾傳媒、榜樣示范法、心理咨詢法等。杜勇等人根據高校德育方法的改革和創新的要求,提出了引導式、滲透式、體驗式、咨詢式以及實現德育手段的現代化等德育方法。其中,科學運用典型示范的方法,確立引導式德育方法;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確立滲透式德育方法;拓展高校德育渠道,確立體驗式德育方法;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確定咨詢式德育方法;借助大眾傳播媒介,實現德育手段的現代化。

3.關于高校德育方法體系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創新的基本目標,就是要建構一個現代新型的戰略制導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體系,該體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手段為紐帶,以戰略制導思想為主導,以思想決策方法和系統調控方法為支柱,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和特殊方法于一體的現代新型方法體系。

4.關于高校德育方法創新的研究

在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問題,高校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經很難適應。必須根據現在的形勢,采用揚棄的原則,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創新與發展,以求促進現代高校大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應積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要增強思想政治上的敏銳性,要以人為本,關心學生,要抓苗頭,防微杜漸;要抓熱點,明辨是非;抓典型,正確引導;抓實踐,讓學生了解社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創新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重個性化教育,凸顯教育對象主體性地位和作用;二是增強教育對象的自我投入意識,充分發揮內塑效應;三是運用網絡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創新。

目前研究高校德育方法的著作和論文成果豐碩,對當前學術界研究高校德育方法有較大的啟發,但仍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一是研究高校德育方法理論的成果,缺乏同高校德育方法實踐環節的密切聯系,因而針對性不足;二是有些成果只停留在高校德育方法的實踐層面,理性不足,提升不夠,因而指導性欠缺;是對高校德育方法的系統性、整體性研究不夠,創新性高水平成果偏少。因此,高校德育方法的研究仍有很大空間,諸如,高校德育方法與高校德育效果的關系、高校德育方法體系構建、高校德育方法的繼承與創新等問題都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安仁县| 屯门区| 汕尾市| 兴和县| 石渠县| 磴口县| 柳河县| 临沂市| 万盛区| 炉霍县| 左云县| 滕州市| 衡山县| 泸溪县| 灵山县| 锦屏县| 都江堰市| 呼图壁县| 兴海县| 塘沽区| 南宫市| 吉木乃县| 临湘市| 赣榆县| 商洛市| 普格县| 包头市| 杭锦后旗| 本溪| 莱西市| 孙吴县| 云阳县| 崇礼县| 依安县| 永德县| 庄浪县| 三明市| 额敏县| 六安市|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