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夢未來:大學生就業指導與實踐
- 任榮偉 鐘一彪主編
- 1853字
- 2025-06-19 16:24:24
三、參軍入伍有保障
大學生入伍是指部隊每年從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中招收義務兵,國家鼓勵大學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這里的“大學生”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準設立、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和獨立學院,按照國家招生規定錄取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已被普通高校錄取但未報到入學的學生。征集的大學生以男性為主,女性大學生征集根據軍隊需要確定。從2020年開始,征兵工作改為“一年兩征”,時間調整為每年3月、9月入伍。
(一)優先征集政策
大學生入伍優先報名應征、優先體檢政考、優先審批定兵、優先安排使用,大學生參加體檢開辟綠色通道。高校新生應當在戶籍所在地參加應征;高校應屆畢業生和在校生可在學校所在地參加應征,也可在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參加應征。
(二)高校學生應征入伍經濟補助
國家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高校學生,在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一次性補償或用于學費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代償;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前正在高等學校就讀的學生(含按國家招生規定錄取的高校新生),退役后自愿復學或入學的,實行學費減免。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以及學費減免的標準,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16000元。
義務兵服現役期間,其家庭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優待,優待標準不低于當地平均生活水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三)大學生士兵退役后可享受的復學/升學優惠
第一,入伍高校新生可以申請保留入學資格。退役后兩年內,可以在退役當年或者第二年高校新生入學期間,持《保留入學資格通知書》和高校錄取通知書,到錄取高校辦理入學手續;現役軍人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或者是正在普通高等學校就學的學生,服役期間保留入學資格或者學籍,退出現役后兩年內允許入學或者復學。
第二,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可申請免試(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第三,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后,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第四,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每年專門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招生約8000人,并向“雙一流”建設高校傾斜。
第五,高職(專科)學生應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職(專科)學業的前提下,可免文化課考試申請入讀普通本科,或根據意愿入讀成人本科,自2022年專升本招生起執行。
第六,經學校同意,退役入學可轉入本校其他專業學習。
第七,退役復學后免修軍事技能訓練,可直接獲得學分。
(四)大學生士兵退役后可享受的就業安置優惠政策
2020年1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該保障法對退役軍人就業安置作了明確規定。
第一,對退役的義務兵,國家采取自主就業、安排工作、供養等方式妥善安置。以自主就業方式安置的,領取一次性退役金。以安排工作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據其服現役期間所作貢獻、專長等安排工作崗位。以供養方式安置的,由國家供養終身。
第二,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免費為退役軍人提供職業介紹、創業指導等服務。國家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社會組織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供免費或者優惠服務。退役軍人未能及時就業的,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求職登記后,可以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第三,機關、群團組織、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在招錄或者招聘人員時,對退役軍人的年齡和學歷條件可以適當放寬,同等條件下優先招錄、招聘退役軍人。退役的軍士和義務兵服現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第四,各地應當設置一定數量的基層公務員職位,面向服現役滿五年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招考。服現役滿五年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可以報考面向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定向考錄的職位,同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共享公務員定向考錄計劃。各地應當注重從優秀退役軍人中選聘黨的基層組織、社區和村專職工作人員。
第五,軍隊文職人員崗位、國防教育機構崗位等,應當優先選用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
第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投資建設或者與社會共建的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應當優先為退役軍人創業提供服務。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立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為退役軍人提供經營場地、投資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服務。退役軍人創辦小微企業,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并享受貸款貼息等融資優惠政策。

知識鏈接:關于應征入伍,你需要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