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你們有招嗎?
- 讀心商途1995
- 江棲梧
- 2425字
- 2025-06-20 22:08:57
周五清晨,生物鐘準時將陸言喚醒。他坐起身,看了眼被子,皺了皺眉頭,這身體的精力著實旺盛。
洗漱過后,他換了身衣服走出賓館。
“陸總早!”
“陸總,早上好!”
一些員工已用完早餐返回賓館,陸言向每個人點頭致意,徑直走向早餐攤。
用完早餐回來,陸言發現絕大多數員工都已經起床。
各組長正集合隊伍,面包車已在賓館樓下候命。
看到小組成員個個神情興奮、躍躍欲試,陸言問道:“怎么都起這么早,我說過今天可以休息。”
“我們不累。”在組長帶領下,眾人喊到。
許多行人看到這一幕,都非常震撼,多么有凝聚力的團隊啊。
陸言卻有著頭皮發麻,怎么越看越像后世臭名昭著的傳銷了。
陸言對大家叮囑道:“都吃完早餐再出發,上午忙起來就沒空吃了。”
“陸總,已經安排人買包子和豆漿了,我們在車上解決。”陳宇軒率先回答。
“好。你們身為組長,務必規劃好細節,尤其是對新組員,要多些耐心。”
陸言目送車隊離開,才轉身返回房間。
他攤開地圖,開始研究下一步的行動路線。時間緊迫,戰略布局必須清晰。
中午團隊返回倉庫,陸言召集七位組長開了個短會。聽各組上午的銷售進展和細節,對不足之處簡單提點,傳授一些實用技巧。
午飯后,隊伍再次出發。
晚上,吃過晚飯,陸言在倉庫組織分享會。
倉庫內燈火通明,陸言重點讓新人談談今天的所見所聞、所學所得及注意事項,并隨機邀請老員工點評,交流經驗。
持續約兩小時后,陸言留下七位組長,讓其他人回去休息。
陸言注意到所有新人臉上都寫滿了興奮,看來今天都見識了不少新東西。
林薇、錢慧娟、劉洋也來到倉庫。陸言在地上展開地圖,目光掃過七位組長:
“前川再有九天就能全部覆蓋。下一步,你們有什么想法?”
“七個組全壓到黃陂縣!半個月掃平,依此復制,一個縣一個縣推過去!”趙志強豪氣干云。
找到成功路徑后,復制確實是最穩妥的辦法。
“那前川的市場維護呢?”陸言反問。
趙志強語塞。
“陸總,讓我們小組留下維護前川市場吧?我是本地人,責無旁貸。”張毅主動請纓。
“張毅,市場維護的銷售分成我會大幅下調,不可能再維持10%。”陸言看著他,語氣認真。
“明白!您強調過,后期重點是小診所和小賣部。前川滿打滿算也就三百多家,而且‘氣血源’名氣打響了,認可度高,降低分成是應該的。”張毅分析道。
陸言笑了笑,未置可否,話鋒一轉:“九衢市有11區2縣。一個區一個縣掃過去,最快也要半年拿下九衢。那整個漢口省呢?全國呢?”
七位組長陷入沉默。逐一復制,速度確實太慢。
“白歌,你怎么看?”陸言點名。
“陸總,我們可以按照昨天的模式不斷招人裂變。您也知道指數級增長的力量是多么恐怖,這樣覆蓋全國也用不了多久。”白歌思路清晰。
“裂變是對的。但裂變到什么程度?我可沒信心管理一個十萬人的營銷團隊,而且營銷團隊龐大到一定程度,管理成本將吞噬利潤,問題叢生。
還要同步匹配產能,否則團隊就是累贅。運輸、倉儲……如何平衡?”
陸言拋出一連串問題。
眾人眉頭緊鎖。
陸言卻不打算揭曉答案,直接布置任務:“給你們留個作業,每人想一個營銷方案,給你們一周時間。一周后,我們就要挺進新區縣,當時候會適當結合你們的方案來定。”
看著眾人從連日成功的亢奮中冷靜下來,陸言稍感安心。
成功來的太簡單就容易盲目樂觀,那是大忌。
“好了,別想太多。能想出來最好,想不出也無妨,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早點休息。”說完,他帶著林薇三人離開了倉庫。
周六上午,錢慧娟梳理好財務數據,向陸言匯報:
“陸總,公司目前現金流623,450元。最近主要開銷是義診大夫費用、車輛租賃、住宿、餐飲,共計支出58,756元。獎金分配方案還需根據銷售情況確定。后續我會將各項成本明細列出,包括管理費、薪資、廣告費、押金利息、租金、物業……”
“慧娟,”陸言適時打斷,“以后財務匯報,重點說現金流、日銷售額和日總支出即可。數據異常我會看報表,不用說這么細。”
“好的,陸總。”錢慧娟應到,看陸言沒有其他安排就轉身離開辦公室。
陸言拿起報表,不時用筆勾畫記錄。
臨近中午,他將林薇喚入辦公室:
“下午由你主導華新藥廠的談判。首要任務:拿下剩余40萬庫存。同時,試探下周廠長口風,看是否愿意成為我們的代工廠——成本價多少?押金怎么付?好好聊聊。
這幾天我爭取拿出一個新配方,屆時咱們按新配方生產。”
“明白,陸總。”
看著她離開,陸言思忖:得催催俞教授了。
沒有新配方,新產品就無法投產,大規模廣告更不敢啟動。
槍打出頭鳥,一旦引起同行警惕,來個舉報,后果不堪設想。
陸言的那些套路在前川行,卻不一定在每個區縣都行。
廣告方案他早就想好了,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午后,林薇帶著錢慧娟、劉洋奔赴華新藥廠談判,陸言則再次來到九衢大學。
陸言徑直來到杏花苑俞教授家門口,敲了敲門。
俞硯秋開門見是陸言,側身將他讓進屋內。
不等陸言開口,俞硯秋便直接說道:
“配方已經優化好了。以《黃帝內經》‘補氣養血’的古方為基礎,結合現代藥理研究,重點提升了補血功效,同時盡可能減少了副作用。之前團隊對同類產品做過研究,結合你的要求做了調整。成本能降低一成,補血效果提升約16%。”
陸言驚喜地看向俞教授——他沒想到對方團隊不僅這么快完成調整,還能帶來如此顯著的優化!
“不用這么驚訝,”俞硯秋擺擺手,“這方子本就是老祖宗傳下的智慧,我們只是運用現代技術更科學地調整了萃取比例和成分配比,算不得什么創舉。你的目的不正是改善工藝,放心,工藝環節絕對有創新。”
良心學者啊!陸言心中感慨。
哪像后世那些唯利是圖的“專家”,只配“叫獸”。
“俞教授,”陸言虛心請教,“新配方不需要進行藥物臨床試驗嗎?”
“需要的是安全性、功能性和質量可控性的科學試驗,并非嚴格意義上的藥物臨床試驗。”
俞硯秋解釋道,“這不是憑空創造的新藥方,相關數據都有支撐,可以放心使用。”
陸言頓時了然。
這個配方俞教授團隊早有成果,只是95年之前的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普遍輕視研發,要么照搬他人配方,要么直接從工廠拿貨。
俞教授這份基于科學改良的配方,在當時并無市場價值。
而陸言深知:1996年新規將至!屆時配方價值將水漲船高。
若等到新規落地,這個價格想都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