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基操,勿6
- 讀心商途1995
- 江棲梧
- 2304字
- 2025-06-15 21:31:58
張家灣村民的購買熱情徹底點燃,林薇和幾位組長忙得腳不沾地。
陸言反而成了“閑人”。
他提起準備好的油漆桶,物色了幾處村里最顯眼、人流量最大的墻面。
一番溝通,以每面墻20元的價格拿下廣告位,開始揮毫潑墨。
他寫的是海報上的核心標語:
【氣血!源~源~不斷!——老人不晃,小孩不蔫,女人不涼!】
右下角再添一行稍小的字——“氣血源口服液”。
……
剛寫了兩面廣告墻,正寫第三面,帶來的一萬元“氣血源”便宣告售罄。
林薇、白歌、陳宇軒、周平幾人尋到陸言寫字的地方。他正凝神運筆,眾人便默契地駐足旁觀。
“林總助,你說,還有什么事是陸總不會的?”陳宇軒滿眼敬佩。
周平也感慨:“陸總這字寫得真叫一個穩!換我,非得先打格子才敢下筆,哪敢像陸總這樣信手拈來?”
林薇和白歌深以為然,靜靜等待。
有能力的人做事,旁人會不自覺地放緩節奏,耐心等候,這便是領導者的無聲魅力。
反之,無德無能者晾著下屬,那叫裝腔作勢,只會換來一句腹誹:“傻逼?!?
周平見陸言停筆,忍不住問道:“陸總,按您的計劃,‘演員’們已經全部買完。但現場還有很多聞訊趕來的村民,購買意愿非常強烈,粗略估計有幾十人。這幾千塊的銷售額也不算小數目了,我們是不是……再適當放一批貨?只要保證最終還有人買不到就行?”
來的路上,白歌和陳宇軒已解釋了“饑餓營銷”的思路。
周平和林薇認可其理念,卻也覺得在確?!叭必洝钡那疤嵯?,應盡可能多賣貨,追求銷售最大值。
白歌和陳宇軒聞言,也覺得似乎有些道理。
陸言隨手在地上蹭了蹭沾到的油漆,正要開口,林薇已迅速抽出一張濕紙巾遞上。
陸言接過仔細擦凈,接著解釋道:
“周平,你這么想,表面看是沒錯,多賣一批貨,還能維持‘供不應求’的假象。
但這里有兩個關鍵問題:第一,既然能‘補貨’,為什么只補一點點?這會讓人覺得我們在‘耍猴’,不夠真誠。第二,如果買不到的人太少,他們的‘不滿’就形不成足夠的‘勢’。
聲音太小,既無法讓買到的人真切感受到‘占了便宜’的優越感,也會削弱我們后續跟村里診所、小賣部談判的籌碼——他們會覺得需求沒那么迫切?!?
他環視四人:“未來我們不可能永遠這樣靠人海戰術。最終模式,可能是一個業務員負責一個鎮,他只需要把貨鋪進這些終端網點就行。
所以診所、小賣鋪才是我們未來的重點,只有讓他們看到有利可圖,看到村民追著要貨,他們才肯真金白銀地囤貨!”
“這就叫‘饑餓營銷’。既然是‘餓’,就不能吃七分飽,五分才恰到好處,才能讓人念念不忘!”
一番深入淺出的剖析,四人豁然開朗,心悅誠服。
陸言如此耐心解釋,也是希望他們將來獨當一面時,能真正領悟精髓,而非機械模仿。
“走吧?!标懷苑畔鹿ぞ撸逛N點走去。
義診點前依舊排著長隊。
貨賣完了,但義診承諾必須堅持到底。
回到展銷點,陸言拿起喇叭,聲音帶著歉意:
“鄉親們,實在對不住!公司配給咱們張家灣的‘氣血源’,已經全部賣光了!我知道很多鄉親沒買到,我一定跟公司領導全力爭取,看能不能再調一批來!但公司庫存也有限,咱們前川縣一百多個村都得照顧到,不能光緊著張家灣一家,請大家多多包涵!我們會把大家的熱情如實匯報上去,爭取讓工廠加緊生產!”
他頓了頓,拋出一個信息:“今天張家灣是沒了,還想買的鄉親,下午可以去曹家莊!我們兩點準時到那里繼續義診!”
話音剛落,那幾十位猶豫錯失的村民臉上頓時寫滿懊惱,恨自己下手太慢。
更遠處,一些剛下定決心匆匆趕來的村民,一聽貨沒了,立刻對旁邊家人埋怨起來……
十二點整,在村民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陸言、李教授和團隊成員登上面包車離開張家灣。
車行至半路,在一處樹蔭下,接上了在此“閑聊”的幾位員工,眾人一同返回縣城。
車上,白歌和陳宇軒交換眼色,最終還是白歌開口:“陸總,既然要堅持‘五分飽’,為什么又要告訴張家灣的人下午去曹家莊呢?這……不是給他們指路了嗎?”
陸言笑了:“整個前川縣179個行政村,要是靠我們這點人一個村一個村掃過去,猴年馬月才能完?我選張家灣當頭炮,就是要讓這里的村民,成為我們最真實、最賣力的‘演員’!”
他解釋道:“下午在曹家莊,如果張家灣趕過去的村民夠多,我們自己的‘演員’就不用上場了,讓他們現身說法去宣傳!到時候,我們給最早到的前十名張家灣村民打折,后來的按原價,再告訴他們下一個村的地址……還是老規矩:前十名打折!”
“這樣循環下去,會怎樣?”
陳宇軒眼睛一亮:“張家灣、曹家莊沒買到的,都會像趕集一樣涌向下一個村搶前十名!免費幫我們宣傳造勢,我們就不用再費心安排演員了!”
“對!”陸言贊許道,“我帶你們再跑幾天,摸清門道后,你們就各自帶隊分頭行動。記住,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他轉向車內所有員工,聲音充滿激勵:“大家最近辛苦了!等前川縣全面鋪開,論功行賞!表現突出的,升組長,獨立負責一個片區!我陸言保證,只要肯努力,每個人都有機會!”
返回倉庫,眾人就近簡單解決了午飯,立刻開始收拾工具,整裝待發。
下午兩點,團隊抵達曹家莊。面包車剛停穩,已有村民圍了上來。
流程依舊:義診、講解、“賭約”證明……
不同的是,現場多了幾位張家灣趕來的“活廣告”,他們的親身經歷讓陸言的話更具說服力。
場面依舊火爆!曹家莊規模略小,陸言只備了八千元的貨,確保維持“饑餓”狀態。
不到五點,再次售罄。這次,陸言從容地帶著幾個員工一起刷墻寫大字。
作為老板,他教得毫無保留。
多年后,當“元動力”的元老們回憶起創業初期,無不感慨:陸總是真有格局!從不藏私,傾囊相授。
正是他的能力、胸懷和遠見,才讓大家死心塌地追隨。
他們不知道的是,陸言最不怕的就是員工“變心”。
“讀心”——是他敢于放權、大膽啟用員工底氣所在。許多公司內斗排擠不信任,在他這里,卻絕無可能。
眾人常贊他“慧眼識珠”,卻不知對他而言,這不過是——
基操,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