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破局之道:財富管理共贏策略作者名: 萬幸本章字數: 749字更新時間: 2025-06-03 14:36:20
一、基本假定一:不可預測
(一)市場真的不可預測嗎
市場真的是不可預測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并沒有那么顯性,市場究竟能不能預測,大家的觀點并不一致。
我想大家都看到過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每年歲末年初,券商研究所基本都會對接下來一年的經濟、金融、股票、債券、商品等進行一番預測。這兩年,基金公司也迅速加入,聲勢浩大地在線上、線下召開各種投資策略會,基金經理們也悉數登場,對市場和投資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
如果我們說市場是不可預測的,那么這些機構的動作我們又該如何解釋呢?這個問題,稍后我再回答,我先帶大家看幾個案例和數據。
我經常會在線下的培訓中講起這樣一個案例:2018年年初,某知名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對市場做了十大預測,結果在2018年年底回看的時候,發現預測錯了九個半。是他水平太差了嗎?其實也不是。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但不管怎樣,當年沒有看到這十大預測且沒有照做的投資者一定會暗自慶幸,因為如果照做了肯定損失慘重。難怪2018年年底媒體給出了以“一年前,十大券商首席2018年策略是怎么寫的?幸虧你沒看!”為標題的報道,讓人看了不禁啞然失笑。
大家可以想想,做預測的可都是專業人士、行業內的佼佼者,為什么連他們都會預測錯呢?
現在回看2018年的行情,我們當然知道了,沒有預測準的原因是2018年上半年發生了始料未及的“黑天鵝”事件,而該事件主導了2018年的市場行情,因此預測不準是情有可原的。
難道只有2018年會發生“黑天鵝”事件嗎?當然不是,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即便是再專業的分析師,恐怕也難以預測準確。
由此,一個全新的詞匯應運而生,即烏卡時代(VUCA,Volatile Uncertain Complex Ambiguous),意思是易變、不穩定、不確定、復雜和模糊。
在烏卡時代,“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頻繁得就像潮起潮落,在做出預測之前,如果我們無法將這些因子囊括在預測模型當中,那么試問又怎么能預測準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