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天地殺劫,截教法統
- 仙蠶
- 藍犁老魔
- 2355字
- 2025-06-17 18:10:26
寶鼎在何處孕育?
李清河第一時間便在留訊之上,找起了萬器法鼎的具體位置信息。
云中子文字之中,倒是沒有半句廢話。
提及法鼎的有關信息之后,便直接帶上了鼎器孕育之所。
【法鼎孕育之所,便在別院上方山府云霞之中。】
看清文字,李清河下意識抬頭。
可惜入眼乃是靜室梁頂,不見外頭云霞。
但他之前走入院中,見過別院光景,自然知道這處莊園,上空是有霞光籠罩。
原本以為那只是洞府禁制奇異顯化,沒想到里頭還藏有寶貝。
【院前有石碑一座,上書墜龍別府,乃此處別府陣勢樞紐所在,道友以法力觸之,便可掌握此間陣勢運轉,挪移寶鼎藏身所在。】
‘還好。’
回頭看清尋覓法鼎的方法,李清河心下一松。
此世修行之輩,修為沒有達到金丹境界之前,只有依仗法器、符箓之力,才能掌握飛御本事。
李清河不過入門‘煉精’修為,身上也沒有飛行法器,自然御空不得。
要是沒有別府陣勢可以借助,別說取寶,只怕光是見到法鼎都難。
但他很快又皺起了眉頭。
即便有了這一樁方便,可他想要取寶,也還有礙難。
云中子信中提及,萬器法鼎,須得借助‘三教符箓’之功,才可激發,從而得到其中祭寶‘玄黃寶術’,掌握鼎器。
李清河早前得來云中子祭鼎法符,便是因為沒有玉虛符箓根底,分解不得,方才空有玄物而不能參悟。
如今又需三教符箓為憑依,他該如何處置?
他心下焦躁微生。
若是不知道法鼎一事,倒也罷了,只當此番來到別府,沒有緣法,不能得來傳承。
可眼下法鼎機緣就在眼前,內中或許還藏有真仙至妙傳承,若還要錯過,他如何能夠接受?
想到這里。
李清河不得不壓下了馬上前去見識寶鼎的念頭,忍住躁動,繼續閱讀起了云中子留信。
【萬器法鼎入手,道友轉煉今世之法,當不為難。只是此界法門,雖有益破劫,然天地劫數重重,仍舊不可掉以輕心。】
【煉氣士吐納天地,重重破關,其中個人修行劫數暫且不談,只說此界天地,劫氣縈繞,每逢千三之年必有一場天地殺劫,如遭四九,亦有小殺劫一場,殺劫之下,小劫無算,危機實多。天地殺劫之外,更有魔劫、煞劫、法劫……等諸般劫難。凡入道修行之輩,天地靈機入體,必然牽扯其中,是以此界求道,大道只在‘爭鋒’二字。】
【道友入得界來,便也入得劫中,對此需有準備。此界劫氣變化,天地便有響應,水脈山川之屬,亦有反饋,元江水脈起伏,也有因果。是以我之龍碑,鎮壓水眼,亦是應劫氣變化而出。】
【道友得我元江留書,才入此地,所逢必是劫年之期,也需早做打算,否則功行不厚,身入劫中,恐難成道。】
【算來貧道無奈搬場,不乏劫數因果。貧道曾于此界截天道統之中,辨得截教法統因果,逢劫年之際,氣機相應,意外覓得截教金箍仙馬遂道兄門下弟子,問得幾分此界玄虛,是才匆匆離府,個中因果繁復,牽扯甚大,不便留于文字。倘若道友已修得天仙道果,劫年之期,可往截天道統一探,或有幾分所得。】
天地殺劫!
李清河本想在留信之中,找到幾分三教符箓根底,也便取寶之用。
不料見得這般消息,頓時大為驚異。
云中子去處,他不在意,所謂隱秘,便有好奇,也知道不是自己能琢磨。
但殺劫之事,凡入道修行之輩,便牽扯其中,這就不得不讓他關注了。
他如今修為雖然微末,也是入了修行的煉氣士。
而今又是四九劫年之期,豈不是說自己也已入劫,未來或許會有相應劫難臨身?
‘云中子特別提及此事,必然不是無的放矢……’
他心緒微沉,實在沒有想到這個世界煉氣士,還有這種麻煩。
念頭一轉,忽然想到元江金船出世之時,他立身元江岸上,左近有修士途徑,也曾提及四九劫年說法。
便是早前公孫虞說起龍碑機緣之時,也曾說過這劫年字眼。
‘如此一看,此界修士,對于劫數之說,也有心得,不定便有辨劫破劫手段……看來我日后對這方面,也要做些籌謀才行。’
不然等他辛苦修得幾分法力,以為壽數增長,便有長生逍遙可言,卻突然遭逢劫數,糊涂身死,那就可笑了。
但他現在情況,琢磨這些還早。
不說別的,外頭追殺他至此,如今似乎都還沒離去的黑袍道人,保不齊就是他的修行劫數。
倘若其人留棧不去,他顯然還得將這對頭先料理。
畢竟他藏身別府,沒有補給,唯一可以維持生存的依仗,是口中火獸元珠,一旦元珠力量耗盡,沒有外來精氣補充,他尚未修成吐納天地的本事,早晚餓死。
如果黑袍道人在元珠力量耗盡之前,一直不走,李清河想活,就得對上此人。
本質上也算一樁需要破去的修行劫。
‘可這樣一算,我要想安然破劫,還得仰仗云中子法鼎傳承……’
李清河注意力又回到了法鼎機緣之上。
他有碧牙刃在身,還有斗法化骨刀經一卷,若能在火獸元珠力量耗盡之前,修成真氣、化骨刀氣,是有望解決黑袍道人。
可火獸元珠,精氣本源已經被他用去不少。
如果不只是用來修行,還得補充身體活動損耗,只怕不足以支撐他修成養氣境界。
境界差上一層,便是有法兵在身,對上黑袍道人這么一個底細未能摸清楚的養氣修士,勝算難料。
唯有獲得法鼎傳承,破敵才更為穩妥。
畢竟云中子所留法鼎,即便寶鼎本身無有御敵之功,也存有萬器禁制玄妙,若能悟得幾分,顯然有機會掌握一些更為厲害的手段。
只是云中子留信,止于截天道統信息相關,并無三教符箓傳承。
這就讓人為難。
李清河情緒自然不見多好,但也還算冷靜。
他尋思片刻,腦中忽然閃過自己之前記下的‘鼎符仙箓’內容。
以及早前秦王廟時,借助呂山術法,養煉而得的精血符墨來。
‘呂山派便是截天道統一脈,云中子信中提及,截天道統和截教頗有因果,我若以呂山符法所制符墨,繪制‘鼎符仙箓’,不知是否可行?’
之前他聽公孫虞提及截天道統有教無類,就覺得熟悉,只是身處異界,沒有多想。
沒想到還真有幾分關聯。
恰好煉制猖兵符時所得精血符墨,并未用盡,那時李清河覺得可惜,后來還特地用秦王廟尋來的小瓷瓶,收在身旁。
如今正也隨身攜帶。
‘不管了,先去看看那別府樞紐石碑,探探法鼎情況,實在不成,便以此符做些嘗試……’
正這時,他眼前云中子留信文字,也于虛空散去。
李清河微微一頓。
便也起身走出了靜室,朝莊前‘墜龍別府’石碑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