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前往虎牢關
- 攻伐諸天,從四大名著開始
- 梅菜不蒸
- 2068字
- 2025-06-23 08:00:00
李墨還不知道,自己隨口扯的一句謊話,還真就引來左慈。
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面對救命恩人,華雄態度相當和善,而李墨也是刻意交好。
在試探了幾番,沒發現李墨有什么問題的情況下,華雄心中芥蒂盡去。
于是,只是片刻功夫,二人便相談甚歡。
華雄出言贊道:“先生能親身赴險,冒險去袁紹那廝軍中查探,真可謂是智勇雙全。”
李墨擺擺手,苦笑一聲:“將軍過譽了,我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上升無門,為求門路,我也只能冒險一試了。”
“此事先生不必憂慮,有我作保,相國定能給先生一官半職,早晚能光耀門楣!”
聽他這話茬不對,李墨意識到了什么,結合《三國演義》的劇情,李墨已有所猜測。
“將軍此話何意?莫非是相國那里......”
華雄點頭:“我身體不適,已無法守城,為保洛陽不失,相國決定親率大軍進屯虎牢關。有相國在,那些關東鼠輩這輩子都別想打進關來!”
說到激動處,華雄又忍不住胸中疼痛,喘了幾下。
“將軍慢來,歇一會兒再說。”李墨寬慰了幾句。
隨后,李墨繼續問道:“那將軍此來應該不只是來看我的吧?”
華雄哈哈一笑:“我就說先生你才智過人。”
李墨謙虛地笑了笑。
華雄接著說道:“我已將前后之事傳信相國,相國來信,命我啟程前往虎牢與他相會,隨后返回洛陽養傷。而先生的事我也在信中告訴相國,相國亦讓先生隨我同行,屆時就看先生的表現了。”
終于能去見董卓了,而能不能取信于他,就是李墨謀劃的最關鍵一步了。
只要能在董卓軍中站穩腳跟,最次也能在日后王允呂布殺董卓時分上一杯羹,更有甚者,是李墨贏家通吃也說不定呢。
而這一切就都要看過幾日面見董卓的情況了。
想到這里,李墨看向了華雄:“將軍,不知董相國喜愛何物?又厭惡什么?他身邊近臣又有哪些人?還請將軍為我指點迷津。”
這些事李墨很清楚,可他要是表現出來自己很清楚的樣子,那不是徒惹人懷疑?
還是多嘴再問一句吧。
“此事易耳。”這點小事華雄自然不會拂了李墨的面子。
對于救了自己的命的人,華雄也樂見李墨等人能入董卓的眼中。
“相國所愛無有其他,無非是美酒、美人,至于相國所惡嘛......”
華雄沉思半晌:“相國尤不喜別人忤逆自己,因此至今還對袁紹、曹操切齒痛恨。昨日我收到洛陽來信,袁紹本家,太傅袁隗一門老幼被相國盡數誅殺。這是曹操的本家不在洛陽,不然也跑不了。”
“日后先生面見相國時,切記不要頂撞相國。”
李墨點頭:“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不過,沉下心來,李墨卻被華雄給提醒了。
“董卓惱恨曹操袁紹,這么說來,或許可以......”
那邊華雄還在繼續給李墨面授機宜。
“相國身邊唯有兩人最為得用,先生要想法交好。一位是相國之婿,郎中令李儒李文優,相國對他言聽計從,先生需小心對待。還有一人便是相國義子了,溫侯呂布呂奉先,此人武藝超群,亦深受相國信任,不可輕慢。”
說到呂布,華雄忍不住不忿道:“那紅臉大漢也就趁我不意,仗著馬快偷襲而已,若遇溫侯,他還敢如此囂張?”
李墨心中暗自偷笑:“這年頭誰跟你單挑啊?人家哥仨打呂布一個,還能傳為美談呢。”
當然,這話肯定是不能說出來的。
李墨安慰了華雄幾句,才讓華雄從敗給關羽的憤然中走了出來。
平復了心情后,華雄繼續說道:“我傷勢未愈,經不起長途跋涉,只能勞先生明日隨我一同提前出發,我等一路上緩緩而行,趕赴虎牢關等候相國。”
李墨略顯驚訝:“明日便出發?那這汜水關該怎么辦?將軍雖傷,但仍是一軍主將,這般離開,恐怕不妥吧?若被袁紹那些人抓住破綻,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華雄解釋道:“此事相國已有安排,另有兩人接替我來守城。我西涼健兒乃天下驍騎,以他們的行軍速度,自洛陽而來,不出數日便能抵達關內,不妨事的。”
他雖如此說,但還是沒把接替他守城的人的名字說出來。
畢竟是軍情,李墨目前還不是董卓麾下的人,華雄如此謹慎也算正常。
但李墨心中卻早已知道。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那兩人應該就是日后霍亂長安的李傕、郭汜了。此二人不足道也,但他們麾下的西涼精銳著實令人眼熱啊。”
別的不論,在沒有發明火車的現在,西涼騎兵的行軍速度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讓李墨十分眼饞。
當著華雄的面,李墨自然對董卓的安排大加贊美。
“有相國運籌帷幄,怕是袁紹等輩此生都別想進入洛陽了,哈哈哈。”
華雄也極為自得,隨聲附和了句。
別的不說,對于董卓,他還是很忠心的。
就在二人談笑之際,王子騰悄然從堂前路過,迎著李墨的眼睛,他點了下頭。
李墨知道,傳送門前的那些東西應該收拾干凈了。
心念一動,書房內的那道光門消失在原地,無影無蹤。
李墨徹底放下心來,與華雄隨意談笑,一時間可稱得上是賓主盡歡。
第二天,收拾好一切的李墨帶著人跟華雄一起上路,趕往汜水關。
等又見到了華雄,李墨才知道,為何他要這么早就出發。
華雄一個威武雄壯的漢子,趕路卻用上了馬車,他自己也是頗有些窘迫。
李墨自是不會出言嘲笑,好生安撫了他幾句后,眾人啟程上路。
半路上,李墨還讓華雄轉道,去接上了自己提前留下的數百兵卒。
畢竟前面李墨都說了,他埋伏了孫堅的敗軍,要是僅有這幾個人可埋伏不了。
而且帶著部曲去,才更能坐實他的身份。
這留下的數百人,皆是李墨精心挑選的忠誠度最高的,自然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以他華雄的救命恩人這個身份,也無人來盤查他的手下,自然可保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