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節雖是李筠長子,可他的性格與李筠截然相反。
李筠好殺戮,喜歡用暴力手段來使人臣服,而李守節卻性格溫厚,有些軟弱。
年初李筠私下與李守節商議反叛之事時,李守節就一味哭泣著勸李筠放棄舉事。
李利雖在外為人跋扈,可在家族內上對李筠忠心耿耿,下對李守節關護有加。
李利與李守節的感情是不錯的。
若在太平時節,李守節為李利之死而哭這一番孝心,想來會為他迎來不錯的名聲。
可現在是在亂世。
見李守節哭了好一會還未停歇,閭丘仲卿終于看不下去了。
“將軍命指揮使留守上黨,是想指揮使為大軍保守后路。
今宋軍虎踞壺關,倚太行之險,懷豺狼之圖,上黨危在旦夕。
而指揮使一味哀戚,于戰事何用乎!”
在閭丘仲卿的勸阻下,李守節才暫歇悲傷之意。
他取出趙德秀放在木盒中的書信,交給閭丘仲卿后言道:
“趙德秀邀我互以三千精兵,會獵于太行山下,我是不會輕易出城的?!?
李守節性格軟弱歸軟弱,可好歹跟在李筠身邊多年,基本的軍事常識還是知道的。
表面上看兩方三千對三千,是一場公平的野戰對決,實際上卻并非如此。
宋軍攻占壺關后士氣大振,兵鋒正盛。
彼漲我消,當得知上黨的南面屏障壺關丟失后,上黨城內軍心定會不穩。
兩軍對陣,士氣高低是一個很重要的勝負手。
再者壺關已落入宋軍手中,宋軍不用太過擔心后路。
縱使宋軍在野戰中失利,最壞的情況就是放棄壺關原路返回。
可李守節卻不一樣,他要是一旦失利,上黨就有可能會失陷。
上黨有著李筠多年囤積的糧草,是前線數萬大軍的后勤保障,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設想。
性格軟弱有個好處,就是不容易中激將法。
正在李守節以為他看破了趙德秀的奸計時,閭丘仲卿卻嘆氣道:
“趙德秀寄來這封信,為的不單是激將。”
李守節知道閭丘仲卿的才能,前幾年李筠能多次打敗北漢的軍隊,閭丘仲卿的謀略起了很大作用。
聽閭丘仲卿另有見解,李守節連忙問道:“還望先生教我?!?
“趙德秀行的是攻心之舉。
他之所以要傳首諸縣,并非單單為了示威震懾,他還有個盤算在于,通過對諸縣人心的擾亂,從而一舉擊破我軍在潞州的地利優勢。
節帥這番起兵,反對的人不在少數,若壺關不丟,有著節帥數萬大軍在前線,諸縣尚不會有所異動。
可現在宋軍奇兵突降,一舉攻破壺關,諸縣心神震蕩的同時,原本并不堅定的心志,定然還會生出許多猶疑。
或許短時間內諸縣不會改換旗幟,可觀望之心是再所難免的。
而指揮使若無法調動起諸縣之力,我軍的地利優勢就會如無根之木,蕩然無存。”
見閭丘仲卿指出趙德秀的險惡用心后,李守節面色愁苦。
宋帝仁義為懷,怎么他的長子心思如此詭詐!
可李守節不知道的是,趙德秀的“險惡用心”不單這一層。
“至于這封書信,不可否認趙德秀有激將的心思,可他心中或許已做好第二步盤算。
若指揮使遲遲不應戰,趙德秀下一步就會率兵來到城下挑釁。
我軍因宋軍的到來本就軍心不穩,在趙德秀多番挑釁,指揮使一味避戰下,城內及諸縣的人心就會持續動蕩。
萬般戰事,人心為重,于亂世中更是如此。
指揮使試想一下,在趙德秀的計策下,城內外人心會越來越像干燥的木柴般,只待火星便可引燃。
這時若前線節帥一有不利,城內會發生什么可怖之事呢?”
閭丘仲卿的意有所指,讓想起一些往事的李守節,忍不住在大夏天打了一個冷顫。
閭丘仲卿的逐步分析,為李守節揭露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那就是在趙德秀的攻心之策下,戰爭的主動權已慢慢被他握在手中。
本來作為主場的己方,才應該是占據主動權的一方才是。
“兵無常勢”帶來的無力感,讓李守節臉色煞白的同時,不由得問策于閭丘仲卿。
哪怕已對李氏父子失望透頂,閭丘仲卿感念于李守節以往的禮待,還是打算再為他最后獻一次策。
此策過后,他閭丘仲卿就要去另尋明主咯。
...
上黨城內,閭丘仲卿有良策獻上。
壺關城中,近幾日也發生了兩件事。
因之前趙德秀許諾過將士們一旦拿下壺關,就會給他們獎勵。
故拿下壺關城后,趙德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府庫賞賜跟他出征的將士們。
得益于李利的貪婪,壺關城內的府庫存儲頗為豐富。
可就在發賞后,有一件事讓趙德秀大為震怒。
他的親軍中有幾人貪心不足,仗著與他的關系,竟罔顧軍紀闖入城內民居中劫掠。
因那幾人是澶州軍,田重進不便處置,便將這件事報到趙德秀這里。
聽聞此事后,趙德秀并未有偏袒之心。
“棄市,懸首于城門?!?
當這道刑令傳遍城內后,全軍上下無不整肅。
趙德秀的言出必行,賞誅并舉,讓他在全軍心中的威信,又上升了一個檔次。
這段時日來,趙德秀一直在等著李守節的回復。
等來等去,遲遲未收到對掏回復的趙德秀,便召集諸將安排起下一步的行動。
“多遜。”
趙德秀率先看向盧多遜。
聽到趙德秀的呼喚后,盧多遜連應聲而出。
“你去多安排幾位能言善道的使者,接下來讓他們代表我,前往諸縣游說。”
趙德秀深知他之前的行為,已讓諸縣的立場出現動搖。
威已示過,善意亦得適當釋放一些。
為了讓盧多遜能知道己身深意,趙德秀說道:
“不求使者一定要有多大成果,但有一點很重要。
要讓我的使者入諸縣的事,在潞州人盡皆知。”
在人心動蕩時,要充分調動起人自身的想象力。
明白了趙德秀的用意后,盧多遜含笑而退。
等盧多遜退下后,趙德秀對著田重進及他身后的將校言道:
“請田指揮使多派斥候,打探賊軍的運糧路線。
李守節想閉城不出,那我便襲他糧道,看他出不出!”
《孫子兵法》有言: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兵法自有虛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