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百官自若,迎欽差
- 大清:九子奪嫡,草包老十贏了?
- 始源直至終焉
- 2027字
- 2025-05-29 12:14:47
泰安府者,山東之重地也,控水脈于汶河,通南北于官道,自古以來便是山東諸郡之糧倉。
然其地勢低洼,年年汛期,常有洪水為禍,雖得膏腴之土,亦需年年謹慎防患。
是日午時,艷陽當空,西門樓前旌旗不動,一眾文武官員早已整肅衣冠,排列齊整,跪伏于官道兩旁。
為首一人,年近五旬,身著知府官袍,佩紫玉魚袋,眉目和善,卻掩不住眼底精明——正是泰安知府薩布素。
忽聽蹄聲鏗鏘,自北而來,塵土微揚,正是欽差胤禛與胤?。
二人俱乘高頭大馬,面無喜怒,周身肅氣逼人,直叫百姓不敢仰視。
“微臣薩布素,率泰安府屬官,恭迎欽差大人,千歲千歲千千歲!”薩布素高聲而呼,眾官隨之叩首,聲震如潮。
胤禛未下馬,亦未避眾,居高臨下望了一眼,淡淡道:“免禮。”
“謝欽差大人。”眾人方才起身,整整衣襟,立于道路兩旁。
“你便是泰安知府?”胤?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勢。
“正是下官。”薩布素拱手應道,面上笑意不減,語氣殷切。
“災情如何?賑務何如?百姓安置妥帖否?”胤?連珠數問,語中無溫。
“回欽差大人,自朝廷賑災旨意抵達,下官立刻打開官倉,放糧賑濟,并聯合城中富戶紳商設粥棚十三處,日夜施粥不絕。百姓得食后,多數已安于他處,城中秩序井然。”
“如此看來,爾等是早作準備,盡心盡力?”胤?微挑眉角。
“托欽差大人之福,下官不敢懈怠。”薩布素低頭謙辭,忽又言道:“實不相瞞,下官早在旬日前,便接到書信,知朝廷或有派欽差之意,故提前籌備。”
“旬日前?”胤禛語氣一沉,目光寒光一閃,“那時朝廷尚未定下人選,薩大人又是如何得知此事?”
“下官……是大爺所托。”薩布素躬身作答,未敢抬首,語氣卻坦然,“大爺素念山東災情,特來函交代,令下官早作布置。”
“如此說來,你是大阿哥的人?”胤禛和胤?交換了眼神。
“回欽差,下官本屬大爺門下,常年受教,自是心存感念。”薩布素說得恭敬,眉眼中卻隱藏一絲炫色。
胤?平生最厭找門路攀關系之人,但此時對方既已抬出大阿哥,那便只能給三分薄面。
“爾能為大清分憂,雖出于誰令,亦是忠臣一名。”
“下官不敢當。”
薩布素一拂袖,轉身招手:“府衙已備下洗塵之宴,專為兩位欽差設下,還請大人移步赴席。”
胤禛擺了擺手:“此番差事,首在查察災情,斷不敢先嘗百味。宴席之事,且待勘明民生之后再議。”
“是,是,下官魯莽。”
胤禛與胤?在知府薩布素與諸位屬吏陪同之下,親自前往城中察看十余處粥廠。
官道兩旁,民眾列隊,扶老攜幼者眾。每間粥棚門前,皆有百余災民依次而立,手執瓦缽木碗,目光焦切。
其旁設有草棚十數,供流民暫避風露,棚頂鋪茅,棚內草鋪,倒也整潔有序。
乍一望去,竟似井井有條,頗得仁政之風。
胤?負手立于棚前,目光流轉,轉而問道:“薩大人,泰安此次共接納災民若干?”
未待薩布素應答,其身后一人快步上前,躬身道:“回欽差大人,泰安府此次接納流民,共登記在冊者五千三百零八人。”
“你是何人?”胤?挑眉問道。
“下官劉義,乃本府同知。”來者答得恭敬。
胤?微一點頭。同知為一府副職,正五品,輔理政務,其言尚有幾分分量。
胤禛此時卻緩緩開口,語氣不急:“本貝勒觀此地災民,滿打滿算,不過兩千余人。所言五千之數,又作何解釋?”
劉義略一遲疑,仍恭聲答道:“啟稟四貝勒,如今確是僅有兩千人左右。”
“緣何減半?”胤禛冷冷盯視。
“實因薩大人仁心惻隱,凡有逃荒來投者,皆不拒之門外,不問籍貫,不辨出身,通通容納。
如今黃水漸退,農舍尚存,便有災民心念鄉土,萌生歸意。大人憐其困苦,命府庫支出路費銀兩,放其回鄉。”
“你是說,那三千余人,都回家去了?”胤?緩聲問道。
“確是如此。”劉義拱手答道。
胤禛與胤?對望一眼,眼神交錯間,俱生疑竇。
若所言屬實,薩布素確有父母官之風,體恤民情,寬厚仁德。
然世間真有如此全善之人?更兼施政如此周密,一絲不漏,實在不常見。
不動聲色間,胤?轉頭道:“勞煩薩大人速速呈上泰安近一年之戶部銀賬、賑災撥款、粥棚糧米支出、倉儲存糧等一應賬冊。若有安置災民、發放銀兩之登記文簿,也一并送來。”
薩布素早已準備妥當,聞言即拱手道:“下官遵命。二位欽差若不嫌煩,請移步府衙,查閱細目。”
片刻后,府衙正堂之上,二位欽差高坐主位,薩布素率一眾屬官分立兩旁,神情或謹慎,或恭順。
不多時,庫役呈上厚厚賬簿十余冊,分門別類,皆貼有封簽印章。
胤禛執起賬本,神情凝重,指尖翻動之間,目光如炬,細致入微。
昔日戶部練達,使他對官府之賬了然于胸。翻至第五頁,眉峰已輕蹙;至第十頁,臉色已冷若寒霜。
“泰安連歲大水,民不聊生,而官府賬面支出竟不增反減?”他冷聲問道,語中帶怒,“十處粥棚,每月所耗不過五百石糧?爾等是以粥為水,以餅為紙,喂的是蟻蟲?”
薩布素拱手答道:“回欽差,粥棚所用,皆取自官倉舊年積谷,并非新征之糧,且施粥有律,每人每日不過一粥兩餅,量入為出,務求節儉,不敢妄增。”
胤?冷笑一聲:“如此周密,倒是大阿哥教出來的門人,不枉調教。”
胤禛合上賬本,猛然一拍桌面,令在場眾官一凜:“賬雖精巧,真假尚待查明。薩大人,請引我等前往官庫,一觀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