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土豆堆積如山!
- 從伐木工人到廢土王者
- 平菇青菜
- 2087字
- 2025-06-24 16:00:00
7月的最后一天,雨終于降下。
根據老于的推斷,這是雨季的最后一場透雨。
接下來的8月份,雨水會逐漸減少,直至進入10月,冬季正式來臨。
陳冰穿著藤蔓編制的蓑衣走出木屋,開始給土豆催熟!
再晚一段時間氣溫降低,恐怕催化的效果就要打折扣了。
廢土的夏季炎熱,山里卻顯得相對清涼。7月底的天氣,夾雜著雨水的風打在臉上,已經略感寒意。
生機值運轉,驅散寒冷。陳冰頂著細密的雨水,將一團團濃郁的生機值打進土豆田中。
之前的多次試驗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陳冰并未將30點生機值一口氣注入到土豆苗中,而是每10點一個循環,一排排的打進去。
生機值再怎么催化,植物的生長也有它自身的規律。
根據之前的觀察,一次性打入超過10點生機值會造成浪費,導致土豆“發育不良”,結出來的塊莖較小。
必須合理控制生機值的注入速度,才能最大化土豆產量。
陳冰沿著地壟溝一排排的將生機值打進去,所到之處土豆苗生長陡然加快。
地表的水分被轉瞬間吸收,第一趟走過時,地面還是泥水四溢。
等他返回重新注入第二波生機值時,地表已經干燥,只因為降雨微微濕了一層地皮。
不過不用擔心,連日的降雨使得土壤中充滿雨水,土豆會吸收深層的水分繼續成長。
陳冰看著面板上的生機值數值,把一團團清光打出。
每一株土豆苗需要30點生機值,900塊土豆田一共是27000點生機值。
但實際上使用下來會有一些微小的差距,差不多3萬點堪堪夠用。
陳冰這幾天又狠狠收割了一批藤蔓,生機值的存量夠用。
在田里來回忙活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將所有的生機值全部打進土豆田里。
站在田地旁,土豆的生長還在持續。放眼望去,所有的土豆都和按下了快進鍵一樣,在雨水中發芽長葉,一顆顆土豆拱出地面,結成塊莖。
“這就開始長了?真快啊!啥時候能挖?!”
大個子抻著脖子站在窗邊看陳冰操作,卻什么名堂也沒看出來。
“生長素”在廢土之上傳的神乎其神,可真正見過的人壓根就沒有,陳冰怎么說怎么是。
眼看著土豆越結越大,他實在是忍不了了,冒雨跑出木屋,來到田地旁邊查看。
“急什么!等雨停了再收!”陳冰橫了一眼大個子。
生長素催熟的植物最好不要立刻收割,稍微“放”一段時間,能長得更為扎實。
正好現在還在下雨,讓土豆再吸收一些雨水,發揮生長素的余威。
他橫拖豎拽,把大個子拉回了木屋。
大個子身材魁梧,但論力氣與陳冰強化過的身體根本沒法比。和一只西伯利亞大倉鼠一樣,乖乖被拽了回去。
“行了,你也老實點,等雨停了再出去收?!?
下雨天空氣潮濕,屋里有電燈,但老于還是升了一堆火,三個人坐在火堆前烤著。
陳冰沉吟道:“這次收獲,差不多能搞出5-6000斤土豆出來。咱們自己留個 2000斤就足夠吃了,剩下的我打算拿出去交換?!?
“交換也不容易!”老于皺了皺眉道:“好幾千斤的土豆啊,你怎么運出去?就靠平板車?”
“暫時只能靠平板車了。”陳冰也很無奈,那輛拉著鋼卷的重卡一時半會倒騰不出來。
這片大山根本就沒有路,只是高管事他們之前往返時踩出了一條所謂的小路,堪堪容下手推車或者自行車通行。
“看來只能這樣了?!崩嫌趪@了口氣,拿著木炭在地上寫寫畫畫,計算要幾趟才能將土豆運出去。
陳冰看了一眼木屋后面的那片空地,之前讓老于他們外出搜尋煙草,還真就找到了幾株,現在正栽種在屋后面。
他打算再催熟一批煙草,把煙葉曬干拿出去賣。
光賣土豆不值錢,還是要提供一些高價值物品,才能換來足夠的物資。
山里不缺吃的,但各種工具、蔬菜什么的奇缺無比。
陳冰最近天天吃土豆吃的都有些反胃了,老于也是每頓飯都皺著眉頭。
只有大個子餓死鬼托生,絕大多數土豆都進了他的肚子。
三個人一個計算運力,一個盤算未來發展,一個眼巴巴的等著出去收土豆。
火堆時不時發出輕微的爆裂聲,屋外的雨由大轉小,云層露出一抹縫隙,夕陽斜照在山坡之上。
“快,趁著雨停了咱們把土豆收了,要不然等再下雨泡壞了!”
陳冰也著急啊!他看到雨停出太陽,站起身招呼二人出門收土豆。
大個子聽了第一個蹦起來,拽開門噼里啪啦的踩著一地泥水沖了出去。
陳冰和老于先取了手推車,跟在后面。
“這土豆長得好??!你們看,比上次大了不少!”
大個子拽出一捧土豆,咧著嘴嘿嘿笑著。
三人一個運兩個收,把這片田地里的土豆一株株拔起來,抖掉泥土,運回木屋。
來回忙活了幾趟,負責轉運的老于氣喘吁吁的跑來,連聲叫停。
“行了,別……別收了,屋里放不下了!”
老于之前做了幾個木架子用來放土豆,可之前只有幾百顆,每天還要吃掉一大批。
現在隨著收獲的越來越多,地面上都堆滿了,根本放不下這么多。
1萬多顆土豆埋在地里還不覺得多,等陳冰回屋一看,好家伙都堆成了一座小山。
沒辦法,倆人只能臨時先把土豆堆在這,抓緊做了幾個大木箱子出來。
木屋旁邊的小屋本來打算用來放發電機,現在也顧不得了。
陳冰和老于拿著一個個木箱子,把土豆堆在木箱里,再用木架一層層摞起來,盡可能利用小屋里的空間。
即便是這樣,小屋還是堆滿了。
大個子還在一車車的送土豆過來,三人又在木屋里清理出好大一片地方。
得虧之前木屋修的大,不然這么多土豆堆在外面,沒幾天就被山風吹皺了。
一趟趟挖取、轉運、堆放,三個人忙的滿手是泥。
直到月上中天,最后一車土豆搬進木屋,堆在角落,此處早已成了一座小山。
三個人互相看了看對方臟兮兮的樣子,再看看堆積如山的土豆,不約而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