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豐收前夜
- 從伐木工人到廢土王者
- 平菇青菜
- 2376字
- 2025-06-24 08:00:00
無人機起飛后,很快拔升到了100米高度。
這臺無人機的最大爬升高度為300米,陳冰站在懸崖上,海拔高度較高。
只需要升高100米,就可以俯瞰整個森林。
陳冰眼睛盯著平板上的顯示屏,操控著無人機朝著礦場方向飛去。
等航程達到極限后,在廣角鏡頭里已經能清楚的看到伐木場的情況。
伐木場一片破敗,陳冰小心翼翼的操控無人機降下高度,看到伐木場的木屋外早已爬上青苔。
整個伐木場一個人都沒有,一片蕭索景象,顯然早就沒人在這里了。
無人機繞著伐木場轉了一圈,然后再次爬升。
此時無人機的航程已經達到極限,再往遠處飛就有信號丟失的風險。
陳冰操控著無人機飛抵航程最大值,盡可能調整攝像頭焦距,看向礦場方向。
在高空俯瞰礦場,一切都無所遁形。今天天氣陰沉,視野效果不算太好。
但也能隱約看到,礦場中也是一片荒蕪,根本沒有人活動的痕跡。
果然和自己的推斷差不多,礦場的物資倉庫被毀,失去了食物來源,高洪他們只能無奈撤出這片大山。
陳冰不放心,又控制著無人機轉向,在四周查看了一番,依舊沒有發(fā)現有人存在的痕跡。
徹底確定了沒人潛伏在礦場附近,無人機再次變向,巡航而去。
根據老于對山外的介紹,臨山鎮(zhèn)距離這片山區(qū)有20公里左右的距離。
礦場、臨山鎮(zhèn)和庇護所呈一個三角形分布,雙方的距離都在4-50公里。
基于這個描述,陳冰操控著無人機以弧形掠過山區(qū),很快就看到了山區(qū)外廣袤的黃沙平原。
在山崖之上,只能看到背面蔓延的草地和遠方的河流,臨山鎮(zhèn)那邊因為陳冰身處山崖中心,視野遮擋是看不到那邊的。
現在有了無人機居高臨下俯視,很清楚的看到山脈在無人機的航程盡頭不遠處逐漸消失,展現在鏡頭里的是一片一望無際的黃沙。
而在漫天黃沙之中,一座小鎮(zhèn)就靜靜的矗立在山區(qū)不遠處。
從鏡頭里看去,小鎮(zhèn)面積不大,估計也就是5-6公里見方的樣子。
鎮(zhèn)里沒有什么特別高大的建筑物,宛如一幅平面畫,鋪在黃沙畫卷之上。
攝像頭焦距調整至極限,最高的尖塔隱約可見,猜測可能是小鎮(zhèn)的行政中心。
確定了小鎮(zhèn)的位置,陳冰開始讓無人機降低高度,尋找出山的路徑。
很快,在茫茫原始森林中,他找到了一條狹長的小路。
盡管有參天大樹作為掩護,但仍能明顯的看到那里樹木和草都很稀疏,如一根細細的灰線,從外界一直延伸到礦場方向。
這就是出山的路了!
陳冰仔細控制著無人機不斷拍攝,把這條路的走向記下來。
不得不說,有了無人機實在是太方便了!要不然在山里轉圈,沒人引導的話,陳冰恐怕要花上幾天時間才能找到這條隱蔽的小路。
繼續(xù)控制著無人機匆匆在周圍掃了一圈,很快出現了電量不足的提示。
1小時續(xù)航時間看著很長,可無人機的飛行速度畢竟沒有那么快。
30公里的極限距離,光是往返就要半小時以上。
再加上偵查時間,不知不覺1小時就到了。
按下返回按鈕,過不多時,頭頂傳來“嗡嗡”聲,無人機返回。
等把無人機收回,爬下山崖,老于和大個子已經按照陳冰的吩咐,把一筐筐的腐殖質搬運到藤蔓附近。
聽說這是催產“生長素”用的,倆人干的格外起勁。
陳冰把無人機關機放回木屋,拿了之前剝下來的兔皮,叫過老于,一起研究出山的小路。
老于對這片山區(qū)熟悉一些,倆人對照著遙控平板上的畫面,很快用炭筆在兔皮背面畫出了出山的地圖。
“嘿你別說,這小東西真方便!從屏幕里一看什么東西都能看清楚!”
老于拿過遙控平板擺弄了兩下,嘖嘖稱贊。
陳冰微微一笑,無人機的強大早已在前世的藍星證實。無論是旅游裝逼還是戰(zhàn)場偵查,這種小巧的機器已然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這還只是最輕量化的民用無人機,那種可以攜帶導彈和高負重的軍用無人機如果能搞到,陳冰一個人就敢干油渣城!
畫好了地圖,出山也只是時間問題。
陳冰把兔皮和遙控平板放回木屋,與老于一起來到藤蔓養(yǎng)殖基地附近。
大個子還在吭哧吭哧的搬運腐殖質,有了平板車之后,搬運的效率快了許多。
只用了個把小時,腐殖質就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隱隱有一股酸臭味迎風飄過。
在面板中激活小藤,陳冰問道:“現在外面這些肥料,能讓你催熟幾次?”
“??!主人,你已經很久沒有喂我了……我好餓!”
小藤接到陳冰的消息,先是委屈巴巴的討吃的。
陳冰甩手丟過去5點生機值,得到食物的小藤擺動著枝條,輕快道:“這些肥料最少可以催熟3次,我又改進了這些藤蔓的結構,它們可以完全放棄一切防御,只生長主要的枝條?!?
好家伙,肉食雞了屬于是!
陳冰默默吐槽了一句,吩咐老于和大個子繼續(xù)搬運腐殖質,他則拿起鐵鍬,把腐殖質一鏟鏟的丟進養(yǎng)殖區(qū)。
有了小藤幫忙,陳冰不需要平均施肥,只要把腐殖質丟進去,剩下就完全交給小藤處理。
小藤調動它養(yǎng)殖的藤蔓不斷吸收肥料,開始瘋狂生長。
果然經過它的改造后,這些藤蔓長得更像粗壯的柳枝。尖刺已經完全消失,它們存在的意義就是不斷抽枝發(fā)芽,再被陳冰收割。
陳冰也不客氣,生機值的缺口始終存在,有再多也不夠用!
30點生機值催熟一株土豆,平均算下來,每2點生機值才能“兌換”成一顆土豆。
每收割一次就能獲得差不多500點生機值,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準備,現在終于到了爆發(fā)的時候。
三人開始在雨季瘋狂收割,間歇的降雨為土豆田和藤蔓養(yǎng)殖基地提供了充足的雨水。
腐殖質在山里要多少有多少,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腐殖質被搜刮一空,三個人不得不前往更遠的地方去收割。
藤蔓的生長也需要時間,陳冰平均每天能收割兩茬,也就是1000點生機值。
雨季逐漸進入平穩(wěn)期,又漸漸遠去。
當夏日的炎熱逐漸遠去,風中夾雜了些許清涼,時間已經來到了7月底。
一個多月的時間,20幾次的收割,陳冰身上已經積累了超過2萬點生機值!
土豆已經催芽播種,這一次陳冰將整個900平米的土地上全都種植了土豆。
每1平米種植1株,整整900株土豆,如果全部收獲,能產出恐怖的1.3萬顆!
按三個人一天吃30個土豆計算,1.3萬顆夠他們400天的!
就算留出一半應對漫長的寒冬,剩下幾千顆土豆也足夠出去交易個盆滿缽滿了!
陳冰深深吸了口氣,看了看陰沉沉的天空,雨季即將結束,這恐怕就是夏季最后一場透雨了!
現在只等雨水降下,手里的2萬多點生機值全部花出去,徹底來個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