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元年六月十九日
在清廷的預設中,既然已經俘虜南明小朝廷君臣,江南地區便應該傳檄而定。
至于在杭州出任監國的朱常淓,也不過是鮮附之疾。
因此他們不僅再次下令強推剃頭令,以最大程度打擊漢人的自尊,進而逐漸接受小族臨大國,異族入主中原的現狀。
同時,停駐在南京、南昌兩地的清廷一部分大軍已經做好了北返的準備,畢竟雖然攻滅了南明小朝廷,但北邊清朝的占領區依舊不安穩,大量漢人不滿清朝統治,紛紛舉起義旗。
清軍本就兵力不足,如今又同時打著北邊的治安戰與南邊的滅國戰爭,這讓清廷高層愈加著急收回江南的大軍,返北鎮壓民變。
誰知本欲輕易可取的杭州,如今成為清軍不大不小的擋路石,而被派往收取杭州的博洛部清軍,如今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更糟糕的是,隨著杭州君臣的抵抗時間越來越長,江南各處本暫時穩定下來的地方,開始舉起反旗,響應杭州方面。
嘉興、昆山、常熟,這只是江南地區反清義師的一部分而已,還有數不清的義兵在鄉野之間,在江湖之間,默默的守護著自己的發冠,不愿意向滿人妥協,并隨時準備迎接大明王師。
南京,豫親王臨時住處
身為攻入南京的清軍最高統帥,也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八子,皇太極的弟弟,現清朝皇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皇叔,現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好弟弟。
他當仁不讓的成為了江南地區的太上皇,手中二十萬滿漢軍,擁有著絕對的權力。
在他的預設中,明朝君臣早已失去了他們祖先的志氣、勇氣,因此這諾大的膏腴之地才會落入他們滿人手中,所以僅派出博洛便可以拿下杭州,進而穩固清朝在江南的占領地。
哪怕稍微有些阻擋,博洛未能迅速攻陷杭州,他也定下了七月初后續六萬大軍前往接應。
如此加上博洛手中的三萬人,將近十萬大軍,無論如何也能順利拿下杭州,抓住不識天命的朱常淓等人了。
誰知道戰事的發展大大超出了多鐸的預料。
從來不在多鐸注意中的朱常淓之子朱由梓,竟然糾集數萬人從海上襲取了松江府,如今更是掐斷了南京至杭州段運河,使得博洛部變成了孤軍。
很短時間內,多鐸便拿定了主意,他不能再堅持之前預定的七月份的南下計劃,必須要派出兵力協助博洛打通京杭大運河。
否則沒了運河運輸糧草的博洛部三萬人,將會被明軍吃的渣渣都不剩。
但調集大軍豈是那么容易,特別是上十萬的大軍,各種雜七雜八的準備,至少要一個月以上的準備,才能出發。
而打通江南運河又刻不容緩。
于是多鐸多方調動,才終于是湊出了一支一萬人的漢旗混編的軍隊,由梅勒額真李率泰、總兵土國寶進駐蘇州,并協防蘇州至嘉興段運河,保障博洛部的糧道。
現在的多鐸已經不求博洛、李率泰他們剿滅盤踞在杭州、松江等地的明朝殘軍,但求維持住現狀,等待七月份的后續援兵。
現如今的江南戰局,除了各地此起彼伏的義兵抗清外,分為兩個主戰場。
一個是杭州博洛與朱常淓之間的塘棲戰場。
不過由于博洛部賴以維系的運河糧道遭到威脅,博洛只得嚴守塘棲大營,不敢隨意出戰,以防被明軍抓到錯漏處,丟了大營,全軍斷糧。
而明軍將領方國安、王之仁、鄭鴻逵所部也各自發動了幾次攻擊,但都以損兵折將為最終結果。
這使得杭州戰場逐漸陷入詭異的對峙局面。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朱常淓監國身份也愈來愈得到其余地方的明廷地方的認可,不斷有各地派來的援兵抵達杭州。
這讓杭州的兵力逐漸增至五萬人。
第二個戰場自然是蘇州戰場。
在陳子龍借助朱由梓的尚方寶劍剝奪了黃蜚的義軍統帥權,并吞并了一部分黃部士兵,只給黃蜚留下了一支三百人的親衛以后。
很快李成棟便發起了對白洋湖大營的攻擊。
但經過陳子龍初步整編的白洋湖大營已經不再是自掃門前雪的烏合之眾,已經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團結。
李成棟所部清兵攻勢兇猛,多次險些攻破寨門,好在陳子龍、黃蜚及時帶領本部支援,才將清兵趕下寨墻,奪回寨門。
在損失了上千人后,李成棟見白洋湖明軍大營難以短時間攻陷,又心痛自己手下的士兵損失過多。
于是轉變策略,圍而不攻,僅僅保護蘇州往嘉興的糧船不被明軍襲擊便好。
陳子龍眼看既定戰略無法達成,清軍糧道重新恢復,急在心里。
但若讓陳子龍領著白洋湖大營的萬余將士出營野戰,也不現實。
好在很快松江方面帶來了好消息,自己的好友夏允彝、楊文驄奉世子令領兵來援,并且世子殿下承認了陳子龍剝奪黃蜚義軍統帥權,并既往不咎,將黃蜚留在白洋湖幫助陳子龍防守。
安撫好黃蜚的情緒,徹底解決黃蜚舊部的隱患,回到軍帳中的陳子龍思索過后,便定下計策。
派人立即前去聯系才行軍至淀山湖的夏允彝、楊文驄二人。
讓他們先不忙前來白洋湖支援,自己還可以堅守,讓他們找機會繞過白洋湖,直擊蘇州,徹底掐斷江南段運河。
收到陳子龍書信的夏、楊、魯之嶼三人短暫商量后,都認為陳子龍的提議可行。
于是僅以楊文驄所部三千人前往白洋湖支援,夏允彝、魯之嶼二人領剩余四千人繞過淀山湖,直插陽澄湖,準備從東面攻入蘇州。
同時,夏允彝以蘇松巡撫、義軍統帥的身份,不斷聯絡各處義軍,甚至于蘇州城內的殘存義民,隨時準備接應大軍入城。
六月二十一日
江南戰局仍舊紛亂擾擾,杭州戰場依舊相持,蘇州戰場卻出現變動。
夏允彝、魯之嶼領四千人抵達蘇州城東郊,蘇州城內清軍守備副將迅速落鎖閉門,并遣人往南、往北求援。
為了汲取之前黃蜚進攻蘇州失利的教訓,其次增加己方兵力。
夏允彝并未立即下令攻城,而是不斷以義軍統帥、蘇松巡撫的身份,召集蘇州各地義軍來蘇州會攻府城。
響應夏允彝的有太湖白頭軍、嘉定義軍、昆山義軍、太倉烏龍會,滿打滿算足有上萬余人。
雖都是烏合之眾,聲勢卻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