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秋收

柴桑村臨挨著劍廬山,除了獵戶會進山打獵。

山外村莊的村民也經(jīng)常會入山拾柴,背回家用。

有些人要是運氣好,在途中發(fā)現(xiàn)些野生藥草,或者有鳥蛋的鳥窩。

便可順手將其帶走拿去集市售賣,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也是一筆收入。

孟旭獨自來到集市,沒有什么阻礙,很快便將帶來的三株九連根,以每株70文的價格賣給了藥材商販。

雖然縣里醫(yī)館的價格是100文,但商販下鄉(xiāng)收購,藥農(nóng)自然賣不到那個價。

掂量著手里多出的210文錢,活了這么多年,孟旭從未感覺賺錢竟如此輕松,簡直令人不禁想淚灑當(dāng)場。

以前過得都是些什么苦日子啊。

將錢小心翼翼的收入懷里,孟旭心情大好,難得有空閑工夫,便在集市里逛了起來。

“靈魚,鎮(zhèn)宅鎮(zhèn)運的風(fēng)水魚!路過的都來看一看呀。”

當(dāng)孟旭經(jīng)過路邊一處攤位時,立馬被吆喝的商販給吸引了注意。

低頭瞧去,只見地上擺放著一個木盆,其中正有條背脊長紫鱗的鯉魚在身姿輕盈的來回游動。

令人稱奇的是這條紫鯉嘴角兩側(cè),還長有一根金色長須,看著好生神異。

確實對得起商販口中‘靈魚’二字。

“哦?這鯉子怎么賣。”

孟旭正駐步觀賞,旁邊一名長袍男子走來,看著盆中紫鯉饒有興趣的問道。

看他一身衣裳布料滑溜,估摸著得好幾兩,身后還跟著兩個膀大腰粗,一看就是護院家丁的皂衫大漢,身份肯定不凡。

“是徐家的大少爺徐勝。”

看清對方模樣,孟旭心里暗道。

柴桑村有三個富戶,分別是陳家、徐家、呂家。

但早在幾十年前,那時可還沒有徐家的名頭,而是另外一個富戶沈家。

徐家如今的發(fā)跡,背后存在著一段只有柴桑村里老輩子才知曉的陳年舊事。

當(dāng)年孟旭父親來到柴桑村的時候,徐家還只是富農(nóng)而已。

不想某日,徐家不知為何與沈家出現(xiàn)了田地糾葛,沒幾日就從口角演變成了械斗。

鄉(xiāng)下人打架,只要沒人去縣里報官,這事就傳不出去。

徐家人當(dāng)真是夠狠的,于一天夜里,兄弟幾個持刀沖入沈宅,將人家滿門擇的干干凈凈,血洗幾十口人。

后又將沈家的田地拿出來平分給陳家和呂家,兩個家族什么都沒做就得到這種好處。

自是睜一眼閉一眼,將這事就此翻篇,村中往后再無人敢提起。

這些年徐家的生意越經(jīng)營越好,還做了柴桑村的甲首,得到九江縣官府的允許,肩負巡視治安的權(quán)利,已是地主般的存在。

“徐少爺,你要喜歡就拿10兩銀子吧,這是我在碧波潭好不容易釣到的靈魚,養(yǎng)在池子里絕對好看著呢。”

商販一臉諂笑,宛如看到財神爺來了。

“我買了,搬回宅子去。”

徐勝掏出一錠銀子丟出,也不還價。

他身后兩個護院立馬上前抬起木盆,引得圍觀村民羨慕不已。

釣一條鯉魚就能賺到10兩銀子,這好事怎么沒讓自己碰到。

同作為旁觀者的孟旭也是不住咋舌,10兩銀子說花就花,不愧是大富人家的少爺。

“辛辛苦苦種了二十幾年地,到頭來攢下的銀子也就夠別人買一條魚。”

從人群走出的孟旭嘆了口氣,無心再閑逛,離開集市回田里干活。

雖然自己掌握玄鏡洞天,如今無需再在意地里那點麥子,但作為一個佃農(nóng)突然間對田地不上心,未免會顯得十分可疑。

孟旭不敢怠慢,照舊如往日那般,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

——

時間一晃,秋收已至。

秋收又稱龍口奪糧,拼的是跟老天爺賽跑。

村中的各處農(nóng)田,到處都是壯年割麥,老幼捆扎,婦孺拾穗,全家總動員的場面。

孟旭為此專門將孟天明從謝元貴那喊了回來幫忙。

雖然這地里麥子的價值,在孟旭眼中已經(jīng)變得索然無味,有如飯后牙慧。

但為了保持貧窮佃農(nóng)的人設(shè),依舊需要演給外人看看,以免露出可疑之處。

自家的田里,孟旭帶著孟天明割下成熟的麥穗。

他從陳家租了四畝良田,每畝大致能產(chǎn)1石5的麥子,四畝便是6石,算700來斤。

扣除六四分成的田租,孟旭最后只能得到2石4,約280來斤。

這點糧用來自給自足肯定是不夠,也太過于奢侈。

佃農(nóng)一般會選擇拿去將其兌換成份量更多,但口感劣等的糙米,以此來勉強糊口。

又或者拿去與糧商售賣,目前九江縣糧價為1兩1每石,孟旭如果愿意出手的話,可賣出2兩左右。

看似田收還算不錯,但剔除種子、堆肥、農(nóng)具損耗、田賦,以及年初找陳家借貸耕種的這些成本,到頭來就賺個1兩出頭。

傭工一年都可得銀三兩,佃農(nóng)四畝終歲所得卻不及傭之半。

這便是佃農(nóng)的真實寫照,不少堅持不下去的佃農(nóng)早就已經(jīng)簽了賣身契,棄佃從傭。

要是佃農(nóng)那么容易攢錢買地,村中哪會只有幾家富戶。

并非孟旭不想再多租幾畝田地耕種,而是對于佃農(nóng)而言,有生存紅線之說。

地租借的越多,不僅田賦隨之增加,抗壓風(fēng)險也會越大。

萬一今年遭遇蝗災(zāi)、臺風(fēng)、瘧疾、大旱等等,災(zāi)年減產(chǎn),亦或是慘到顆粒無收。

屆時就算收糧八斗,還租一石,不僅沒賺反倒欠地主二斗,逼得佃農(nóng)賣妻鬻子都屢見不鮮。

“收割完這些麥子,這地里就可以開始種植九連根,等藥苗到收成的時候,我便將玄鏡洞天中的九連根混入,一同拿去售賣,

靠天吃飯的事,一畝地里多產(chǎn)十幾株藥草,他人也難以發(fā)覺有什么蹊蹺。”

看著那些并排堆放在田埂上的麥穗,孟旭心中感慨。

賺錢難是孟旭多年以來最大的問題,但從今日起,便不復(fù)存在了。

“爹,我這邊的麥子都割好了。”

孟天明擦拭著臉上汗水,對著孟旭喊道。

跟著謝元貴練了幾個月的氣血長拳,自家兒子的身子骨看著可比以前壯實了許多。

前些日子孟旭還和孟天明試了父子較力,竟也感覺兒子的牛勁讓自己都有些微微棘手。

可見這世間練武真有些不凡效果。

“等入冬后,我閑下來可以試著練武,能做到強身健體也不錯。”孟旭心里暗想。

又開口說道:“把麥子搬上獨輪車,運回家準備脫粒吧。”

“好。”

孟天明搬著麥穗上車,眉頭緊鎖,神情有些糾結(jié)。

這異樣很快就被孟旭捕捉,他看著大兒子長大,天明臉上有這種表情的次數(shù)寥寥可數(shù)。

原因大多是因為他想要什么東西,但又不好意思跟父母提起。

“怎么了,有心事?”孟旭問道。

孟天明撓了撓頭,有些為難的說道:“爹,外公跟我說,我的根骨不錯,但如果想要有所精進,現(xiàn)在就該開始服用藥膳補湯了,早喝早受益。”

孟旭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么個事。

在孟天明開始習(xí)武后,他就讓謝雨蘭在每日伙食中添加了些肉食和雞蛋,好給大兒子補身體。

就這改善伙食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孟家明面上的積蓄而言,已是壓力超標。

而藥膳補湯,一聽就知道價格不菲。

因此在被外公催促后,孟天明的心中才會如此糾結(jié)。

他想在武道上有所成就,長大成為家里的支柱。

可又不想讓爹娘為自己付出太多,畢竟弟弟讀書也需要花費不少銀子。

“噢……我知道了,這事交給爹,你只管安心跟著外公好好練武,藥膳的事情爹會搞定的。”

孟旭伸手拍了拍孟天明的肩膀,給了兒子一個堅定的答復(fù)。

這段日子,他在玄鏡洞天中又種了幾批九連根。

雖然目前無法大量往外售賣,但等他在地里種下九連根的藥苗。

有了這事作為掩護,屆時便可慢慢擺脫自家作為佃農(nóng)的窮苦處境。

天明的藥膳補湯,也將不成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剑川县| 隆子县| 印江| 保德县| 南城县| 漠河县| 连江县| 雅江县| 峨眉山市| 枣强县| 洛川县| 安平县| 镇巴县| 樟树市| 双城市| 精河县| 嘉义县| 湟源县| 安顺市| 虞城县| 阿坝| 屯昌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兴文县| 奉化市| 邛崃市| 临猗县| 德化县| 安顺市| 马公市| 浙江省| 安达市| 广安市| 久治县| 三河市| 光泽县| 定陶县| 南部县| 黄龙县|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