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粵方言北上》:執生

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廣州連同珠江三角洲創造了許多引領時代潮流的新鮮經驗,由此呈現的開放意識、市場意識和實踐意識,無不展現打動國人的一面。“炒更”“T恤”“歌廳”“飲茶”“超市”“執生”“生猛”“頭啖湯”等粵方言參與的“北上”,不過是附在40年改革開放業績和觀念上的一些語言符號罷了。

——

【釋義】找一條生路。

【例句】這個課題交給你,自己~啦!

“殺出一條血路!”當年鄧小平同志一句話,激勵起廣東人不把改革開放搞出個名堂誓不罷休的沖天豪情。

40年前的廣東,GDP在全國只排二十來位,經濟總量則只占全國的5%左右。其實,經“文革”浩劫,全國經濟元氣大傷,東西南北中,全國人民那時基本不存在經濟上的差距。且看1977年,深圳農民的年收入是134元人民幣,但就在一河之隔的香港新界,農民年收入高達13000多港幣(當時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匯率差別并不大)。難怪當時老百姓中間會流傳這么一句話:“香港資本主義制度是批起來臭,吃起來香。”

2018年1月,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在廣州召開,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廣東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5.8萬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8.99萬億元,連續29年居于全國首位。這其中,廣州、深圳兩座一線城市都以2017年突破2萬億元的年GDP,顯示著改革開放40年的不同凡響。

回看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具體怎么做?用得上一句粵語:自己“執生”!

如何“執生”?1979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在首都京西賓館舉行,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赴京參加會議,發言時提出了廣東先走一步、希望給廣東放權的要求。接下來在向鄧小平同志匯報時,習仲勛又具體陳述了在沿海劃出一個地方,用特殊政策單獨管理,按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引進外資的大膽設想。廣東所提出的要求和設想,與正在思索改革開放突破口的鄧小平的思路不謀而合。據習仲勛生前回憶,在聽取匯報后,鄧小平當即表示支持,鼓勵廣東大膽實踐。小平說:“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廣東省委決定,由時任省委書記吳南生負責籌辦深圳、珠海和汕頭三個特區。特區首創,舉步維艱,不僅中央不給一分錢,還有政治風險,吳南生在會議上表態:“做成了最好,做不成,殺頭殺我一個人,這是‘殺頭工程’。”想不“殺頭”,只有“執生”。“執生”是一種觀念。廣東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隨“粵方言北上”而首先影響并向全國蔓延的,也正是像“執生”“飲頭啖湯”這樣的觀念。

吳南生那時是省委書記、省特區辦主任、深圳市委第一書記兼市長一肩挑。據他回憶,那時他曾與海外鄉親莊世平先生商量:“你辦銀行有大把錢,特區政府要向你借款搞建設。”作為南洋商業銀行董事長的莊世平先生回答:“你向銀行借錢是要付利息的,到期就要償還的。用貸款去搞基本建設,無論三通一平還是六通一平,建設期限較長,收回成本不容易。其實你有大把錢,特區政府比銀行還要富。”吳南生問:“錢在哪里?”莊世平說:“在你腳下。”

“錢在哪里?”“在你腳下。”廣東要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偉業中當好開路先鋒,觀念的先行又使得人們眼界大開。深圳特區率先嘗試把土地的價值釋放出來,讓它既有使用價值又恢復其交換價值,而這個問題,當時在內地連想都不敢想。不“執生”,就“執死”,廣東辦特區,就是靠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開拓、勇于實踐,硬是“殺出一條血路”。各顯神通、用活政策而率先“殺出一條血路”的,還有珠海、東莞、中山、南海、順德等地,然后帶動整個珠江三角洲,乃至整個廣東。

后來好多北方干部來珠三角取經,常常聽到“執生”這個詞。回去一用,很靈。只是,作為被全中國所證明了的解放思想、觀念先行的一種廣東經驗,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不知何故漏了收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文安县| 高平市| 福泉市| 普兰县| 陈巴尔虎旗| 碌曲县| 宁夏| 兴安盟| 宣武区| 汾阳市| 遵化市| 景泰县| 台北县| 蒙自县| 罗江县| 万荣县| 大荔县| 樟树市| 六枝特区| 阿图什市| 乐亭县| 桃园市| 宁武县| 中西区| 沁水县| 吉林省| 安平县| 穆棱市| 长岛县| 安福县| 忻州市| 陆良县| 日土县| 于都县| 辽宁省| 新津县| 乌拉特中旗| 青铜峡市| 会泽县|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