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媒介與社會是相互連接的整體》:在社會變遷視角下評估印刷媒介的社會影響力
- 社會變遷的催化劑:16世紀英格蘭的印刷媒介
- 張煒
- 3226字
- 2025-08-28 14:11:21
身處21世紀的人們,可以時常感受到媒介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對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生活造成的影響,更有人將當前人類的生存狀況形象地稱為“媒介化生存”。由此說來,大眾傳播媒介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媒介發揮影響的方式及程度,卻始終難以達成共識。因此,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有必要對媒介與社會的關系構建出一種歷史的認識維度。只有透過對歷史經驗的爬梳,才能抓住其中具有規律性、長期性的面向,也就能更準確地把握當前媒介發展變化的情勢,這便是大眾媒介社會史興起與發展的現實意義。
在過去三十年中,有關“媒介與社會”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提供了以歷史視角研究媒介問題的基石,并開創了一個視野開闊的大眾媒介社會史領域。而就大眾媒介社會史的研究內容而言,大致可以進行如下的概括,即在較為宏觀的歷史架構中,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背景下,探討大眾媒介如何發展和被塑造、新科技與社會變遷的互動關系、媒介機制和國家主權的密切關系,以及不同種類媒介間的相互影響等。[1]這一研究理路已經得到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普遍認可。譬如,就印刷出版史研究而言,我國學者在21世紀初葉即指出,應該將印刷出版看作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小系統,不能離開具體的社會環境而對印刷出版業的發展演變作孤立研究??梢哉f,一部印刷出版史也就是一部印刷出版與社會的關系史,只有突出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才能對印刷出版史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才能對具體的社會現實提供借鑒,所以學者們常將二者的關系視為印刷出版研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2]
印刷術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重要發明。從技術源流的角度來看,中國人畢昇最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金屬活字印刷術(以下簡稱印刷術)則最早出現在朝鮮半島地區。但是,歐洲人對這一媒介技術的運用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產生了更為顯著的影響。通常來說,自15世紀后半期這項印刷技術在歐洲出現并運用以后,現代意義上的大眾傳播便開始逐漸登上歷史舞臺。我們現今常用的印刷媒介(Printing Media)一詞便是一個來自傳播學的概念。從廣義上說,媒介是一種能夠使傳播得以發生的中介,但在實際應用中該詞的詞意有其特定指向,用來表示實現大眾傳播的技術形式、方式和手段。[3]在本書中,印刷媒介指人們使用印刷術生產出的印刷品,而我們重點關注的則是其制作、銷售與接受的全過程。
應該說,出現在歐洲大陸的印刷術著實是一次巨大的突破,是自中世紀末期以來許許多多技術發明的巔峰之舉。[4]它通常被認為是由德意志地區的約翰·古騰堡(Johann Gutenberg)最先發明的,時間在1440~1450年。古騰堡的成就不僅是單項發明,而且是整個印刷的新技術,包括金屬活字、油墨、紙張及印刷機。若從一個較長時段來看,印刷術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人類文明的載體——媒介的存在形態,使傳播媒介在信息傳遞方式、傳播速度和范圍上有了實質性的改變。這些不尋常的“抄本”雖然在外觀上與傳統的手抄本相去不遠,然而字跡卻是利用印刷機器的技術,以活字“壓印”在紙上。印制的過程固然簡單,卻還是令人相當驚奇。對于歐洲而言,活字印刷技術出現的時代正是一個充滿變化的創新年代,而且由于其隨后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影響力,所有現存的文明都曾歷經這個時期。[5]
在不到50年的時間里,這項新技術被印刷商和技工傳遍了歐洲大部分地區。1476年,英格蘭人威廉·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在威斯敏斯特建立了英格蘭歷史上第一家印刷所,至此,印刷術被正式引入英格蘭。在此后的一百年間,英格蘭印刷出版業不斷發展壯大,印刷書籍的品種顯著增多,數量迅速增長;同時,與歐洲大陸的書籍貿易也呈現出繁榮景象。而此時的英格蘭社會正在經歷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的巨大變遷。這一時期出現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萌芽與興起、宗教改革、政府機構與職能的變革、以人文主義思潮帶動的教育變革等構成了英格蘭歷史上較為典型的社會變遷時期。這一變遷過程對印刷媒介自身的興起和發展有怎樣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印刷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了這一變遷過程,其社會影響力的范圍和實質到底如何?這些都是傳統印刷出版史研究較少涉及而又頗令人著迷的問題。
數十年來,西方學術界關于印刷術與近代早期歐洲社會的關系問題尚存在不同看法。通常來說,傳播技術的改進所產生的不同媒介形態,都有各自獨特的信息處理模式與傳播方法:它們以新的手法撩撥欲望、創造愉悅、涉入人們的生活。事實上,新的媒介均以新的方式創造出新的意義,并將意義傳播出去,而機械性復制的誕生是傳播技術的關鍵特征。[6]印刷術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種機械性復制傳播技術,其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受到馬克思、恩格斯等經典作家的積極肯定,[7]他們指出:“印刷術的推廣,古代文化研究的復興,從1450年起日益強大和日益普遍的整個文化運動,所有這一切都給市民階級和王權反對封建制度的斗爭帶來了好處?!盵8]而其后的很多西方印刷出版史學者,則更加強調印刷術的社會影響力。如愛森斯坦(Elizabeth L.Eisenstein)在其代表性著作中便鮮明地提出,印刷是一場“未被承認的革命”,人們傳統上對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的解釋中,低估了印刷所扮演的“變遷的觸媒”之角色。[9]她延伸麥克盧漢等人的看法,強調印刷術的發明造成了兩個長遠影響:首先,印刷將知識標準化,并得以保存下來;其次,印刷激起人們對權威的批判,讓人們更能獲得相同事物相互矛盾的觀點。[10]
愛森斯坦的論述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傳統上對印刷術的認識,但在其著作問世之后的數十年中,也不斷受到學者的質疑和反駁。這些學者運用新材料、新方法,提出了被稱為修正主義及后修正主義的觀點,從而將這一問題引向深入。一般說來,他們都接受“媒介的變革帶來了重大的社會與文化影響”這一觀點,然而,他們覺得其結果的本質和所及的范圍則沒有先前想象的那么大,印刷術被人們接受并廣泛運用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是一種漸進的變化過程,而非“革命”。面對修正派學者的諸多批評意見,持傳統觀點的學者也不斷通過新的證據為自身觀點辯護,從而形成了西方史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要想對上述問題獲得一種相對全面的認識,就不能忽視對傳播媒介與社會變遷互動關系的觀照。筆者認為,媒介既受技術力量的推動,同時也與社會變革緊密相連。如若沒有社會需求,技術也將成為無源之水,所以,媒介、技術與社會是一個相互連接的整體,這應看作媒介史研究的一個根本指針。因此,本書以印刷術被引入英格蘭之后一個多世紀的變化情況為個案,力圖站在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下,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清理出這一時期英格蘭印刷出版業的發展如何受到社會環境變化的影響,以及這一新興媒介形態在近代早期英格蘭社會中發揮的作用,從而對印刷媒介與社會變遷之間的互動關系有一個更為精準的理解。同時,從印刷媒介的視角出發,或可對更好地理解英格蘭近代早期的社會變遷有所助益,這便是本書力圖解決的主要問題。
注釋
[1]〔澳〕林恩·高曼、戴維·麥克林恩:《大眾媒介社會史》,林怡馨譯,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7,第1~2頁。
[2]肖東發、仝冠軍:《出版與社會:出版史研究的基本問題》,《中國出版》2003年第8期。
[3]Tim O'Sullivan ed.,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2nd ed.,London:Routledge,1994,p.176.
[4]〔英〕凱文·威廉姆斯:《一天給我一樁謀殺案——英國大眾傳播史》,劉琛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21頁。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本書所探討的金屬活字印刷術最早出現的問題,僅限于歐洲范圍內。
[5]〔法〕費夫賀、馬爾坦:《印刷書的誕生》,李鴻志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第2~3頁。
[6]〔美〕羅杰·西爾文斯通:《媒介概念十六講》,陳玉箴譯,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第29~34頁。
[7]〔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中央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82,第41~50頁;〔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中央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79,第472頁。
[8]〔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中央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65,第457頁。
[9]Elizabeth L.Eisenstein,The Printing Revolu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10]〔英〕阿薩·布里格斯、彼得·伯克:《大眾傳播史:從古騰堡到網際網路的時代》,李明穎等譯,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第24頁。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睹鞒切┦聝骸窞槲覀兘庾x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