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真情流露(下)
- 穿越1618:我在神羅當皇帝
- DL.鴻毅
- 2063字
- 2025-06-18 22:28:05
隨后,他抬起手,指向了地圖南部。
“意大利北部靠海那邊濕氣大,而靠山那邊晝夜溫差特別明顯。那邊的城市大多建在小丘上,是為了躲避濕氣,但水源反倒成了問題。”
“因此,若是我們帶兵進攻,圍而不攻是一種方法。”
“這里的人們多從商,以都靈——熱那亞——米蘭三個城市組成的三角為中心的波河平原是整個歐洲最富庶的地方。”
“因此,在解決完北邊的叛徒們,父王便會帶你南下意大利。”
他把手收回來,輕輕敲了下地圖中間。
那正是匈牙利大平原。
“這是匈牙利中部,地形一望無際;看起來好走,實際上水網復雜,雨季還會形成濕地與淤積帶,積水影響軍隊行動會是常有的事。”
“不過,這地方農業發達,糧草供應充足,可供大規模部隊行軍。”
“雖說奧斯曼的騎兵在此也是一往無前,優勢極大。”
“不過,奧斯曼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那個奧斯曼了。”
“待到時機合適,最好是從意大利抽身以后,我便會帶著你,南下多瑙河,直插布達。”
斐迪南最后把指尖落在了地圖的最南端。
“再往南,是巴爾干半島。”
“這里山多林密,山脈斷斷續續,基本沒有連成一整條的。”
“那里的河谷小路特別窄,軍隊必須分段走,一次最多三百人。”
“騎兵基本沒用,步兵如果穿重甲,半路可能就走不動了。”
“因此,也不是用兵之地。”
“在這種地方打仗,先得看天氣。”
“每個月到十五號前后,那邊會有山霧,營地的烽火全都會被遮住。因此,信使容易走丟,命令也有可能不出去。”
“在父王的設想中,我們不會來到這里。”
“我們會帶上西班牙的兄弟們,從海上直插君士坦丁堡。”
斐迪南說完,抬頭看著他。
“兒子,我今天想要告訴你的,不只是每個地方的地理環境,和你父王以后的目標以及理想的行軍路線。”
“我想要跟你說的是,在神圣羅馬帝國里,在哈布斯堡的土地上,各個地區之間差異都極大。”
“有些地方看著富庶,卻是一顆燙手的山芋。”
“有些地方,雖然土地貧瘠,卻把持著戰略要沖,易守難攻。”
“而只有真正走遍了帝國的大江南北(指多瑙河),你才能懂得如何整合這個龐大的帝國。”
“你父王我已經老了,就算南征北戰,戎馬半生,為帝國平定叛亂,開疆拓土,或許也見不到帝國真正繁榮的那天了。”
說到這里,斐迪南向前傾身,握住了坐在對面的小斐迪南的手。
“而你,將替我看到這一切……”
隨后,斐迪南立刻將緊握著小斐迪南雙手的手抽了回來。
他知道,或許對方會認為自己這種“失態”是真情流露——他也希望對方這么想。
但實際上,這依舊只是他的算計。
“咳……咳,”斐迪南咳了兩聲,但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更像是尷尬的咳了幾下。
“你還有什么想問的嗎?我今天沒事,過幾天,父王又要開始忙起來了。”
斐迪南說完這話,自顧自地又拿起了一顆葡萄放在了口中。
雖說這個果盤是給小斐迪南準備的,但直到現在,盤中的果子,基本上全都入了斐迪南的口。
“父王,”小斐迪南終于開口:“我知道您對我的期望很高,也希望帶我走遍整個帝國,了解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我也愿意和您待在同一條戰線上——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
“但是,我確實有一個問題,急切地想得到解答。”
小斐迪南越說著,聲音越小。
他在考慮,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問出這樣的問題。
“但說無妨,”斐迪南揮了揮手,“我又不是外人,沒有什么不能問的,不必擔心禮節問題。”
小斐迪南微微頷首:“父親,那我便問了。”
斐迪南笑著點了點頭。
“您的口音,和您的用詞習慣,和以前的您差別很大。”
“我想知道,您的這種變化,是因為您所說的‘神啟’嗎?”
斐迪南對此早有預料。
在小斐迪南來之前,他便已經猜到了他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可以這么說。”他點了點頭。
“在那場夢之后,我的口音、說話習慣便突然變化了。”
“我想,那是上主送給我的一件世俗的禮物。”
“或許上主就是要讓我通過自己的拉丁語讓別人知道,我所說的,正是上主所想。”
“不止如此,或許你也已經注意到了,我今天一直跟你說的德語,也和我以前說的不一樣,對吧?”
“是的,”小斐迪南終于接了他一次話:“父親的話中,帶有很多我從未聽過的詞語,語法也有很大不同。”
“沒錯,”斐迪南說道:“這也是上主給予我的知識。”
“在我夢中,上主其實并不只是說了那些話。”
“他還跟我說,我們的語言需要更加系統化。”
“在打印機被發明后,語言也需要做修改。”
“這樣,帝國的子民才能真正的擁有一個統一的語言。”
對面的小斐迪南思考了一會兒,卻也沒有再多追問。
“父親今日所說的話,孩兒定會銘記在心。”他說著,站起身,朝著斐迪南鞠了一躬。
“好了,時間也不早了,”斐迪南也起身,朝著窗戶走去,望了眼窗外:“你若是沒有別的問題的話,便先回吧。”
“今天父王說的挺多的,回去之后,你也要好好消化我今天跟你說的話。”
“對了,”斐迪南轉身,再次看向小斐迪南:“在前兩天的另外一場夢中,我看到了一個特別的東西。”
“不過,那上面寫著,讓我在你18歲的時候再給你看。”
“我起床后,立刻將我看到的東西抄了下來。”
“我現在不會告訴你那是什么,不過你可以開始期待起來了。”
“我相信你會喜歡的。”
“或者說,把這個東西給我看的人,相信你會很喜歡的。”
“那孩兒便告辭了。”小斐迪南沒有再說別的,只是再次鞠了一躬,便轉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