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劇組重新回到成都。
修整一番后,在第二個取景地,成都郊區的石經寺繼續拍攝。
石經寺是有一千多年歷史,歷朝歷代,不斷重修,規模宏大。
十年前被搗毀了,菩薩被砸了,香火也沒了,成了一座廢廟。
寺廟內景色荒涼,破敗不堪,正適合拍戲。
劇組在這里拍的劇情是經過一番追逐打斗后,孩子們被清廷高手抓了起來,天地會的人拼死相救,來了一場大決戰。
《自古英雄出少年》基本沒有劇情,除了開頭一段鋪陳,后面就是不斷地追逐打斗,從頭打到尾,相當于是一部公路電影。
因為夏夢要來看楊昊,牟敦芾打算把前面一段戲剪出來,給她過目一下,讓她更直觀地了解楊昊對劇組的貢獻。
至于獎金嘛,這部戲拍下來,楊昊給劇組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膠片,夏夢獎勵他幾萬塊都不算過分。
但就算夏夢給了,楊昊也基本拿不到。因為楊昊是峨影廠的人,他個人是不能接受這筆獎金的。
他必須交給廠里,然后廠里給他發五百塊錢獎金。錦旗就算了!
拍好的素材送到峨影廠的剪輯室后,剪輯師們一臉懵逼。
她們從來沒有剪過動作片,那些素材又非常雜亂,根本看不懂。
動作片她們是看過不少的,但拍出的素材,跟電影里呈現出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
周瑩箴只好把楊昊找了去,楊昊邊操作邊解釋。
“打的時候并不是直接去打,那會死人的。一些危險的動作還要用到替身,因為主角受了重傷,就會耽誤拍攝?!?
“在剪輯的時候,要先學會分類,比如你看這兩個人跳,一個往左,一個往右,我們把它剪到一起,就可以呈現出一種全新的武打畫面……”
周瑩箴看得恍然大悟:“你不說的話,這誰能想得到?話說,你是怎么懂這些的?”
楊昊隨口扯謊:“我在京城的時候看過很多香港動作片,天天研究里面的鏡頭。
我發現那些打斗都是通過剪接組合在一起的,很多時候主角不露臉,那就是替身。
慢慢就總結出它的拍法了。這次跟香港合拍電影,我總算是有機會實踐一番?!?
“看都能看會,唉呀媽呀,你太有才了!”
這東北老娘們挺豪爽,雖然楊昊不是長影派的,但確實有才,她也毫不吝夸贊。
接下來的幾天,楊昊忙得飛起。
石經寺離市區比較遠,拍的又都是夜戲,劇組的人為了方便,都住在附近的四川師范學院。
楊昊白天在廠里指導剪輯,他只能住在廠里。
弄完剪輯的事,在太陽落山前趕到廟里開始拍攝,一直拍到天蒙蒙亮收工,再回廠里睡覺。
為了方便,廠里每天都專車接送。
他進廠才個把月,就享受專車待遇了,跟廠長似的,讓不少人眼紅。
幾天之后,片子剪完,算是輕松了下來,也跟著劇組搬進了四川師范學院。
不想又被廠辦的人找了過來:“小楊,聽說你會彈吉他,還會唱歌,廠里籌備十一國慶晚會,你來個表演個節目怎么樣?”
楊昊苦著個臉:“主任,我要拍戲,哪有空準備節目?”
“十一放假,拍什么戲,你們那個劇組到時候也一塊來,我們還邀請了香港的夏夢女士參加呢。”
“好吧!”
推是推不掉的,楊昊答應了。
不知為何,他上次見到夏夢后,就莫名有種親切感。
他想,可能是因為看了金庸小說,對里面的小龍女產生過莫名的幻想,見到原型之后,就覺得親切吧。
“可惜她已經老了,要是在她的花樣年華遇見她,那不知道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楊昊他嘆了口氣,開始琢磨國慶晚會表演個什么節目。
晚上,劇組繼續拍攝,一切按部就班。
演員開始化妝,導演研究劇本,楊昊設計動作,確定下來后,演員開始走戲。
戲走完了,演員稍微休息一下,光替站位,燈光組布置燈光。
一切就緒,開始拍攝,場記打板:“《自古英雄出少年》第162場,第一鏡,第一次拍攝,開始!”
幾個演員噼里啪啦地打了起來,楊昊聽著場記的聲音,忽然想起梁啟超先生的雄文《少年中國說》。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楊昊心中默念這篇雄文,腦海中忽然想起一首歌。他拉著牟敦芾道:“導演,我唱首歌給你聽啊!”
牟敦芾很感興趣:“好?。 ?
牟敦芾讓劇組暫停,宣布楊昊要表演歌曲,楊昊也不客氣,當場就唱了一遍。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麟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雖然是清唱,但這首歌的曲子非常有氣勢,楊昊的嗓子也不錯,一曲唱罷,大家紛紛鼓掌叫好。
牟敦芾一臉欣賞:“唱得很有氣勢,這是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吧?沒想到你竟然把它譜成了曲!”
“廠里讓我在國慶晚會表演節目,因為咱們這個電影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嘛,我就想到,把梁啟超先生的文章譜成曲?!?
牟敦芾感嘆道:“你寫的這首歌,跟我們這部戲的主題非常契合,我跟老板說一下,把它買下來做主題曲怎么樣?”
“可以?。 庇绣X干嘛不賺?楊昊一口氣答應了下來。
說起來,楊昊想起的這首歌,還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主題曲。
這部電影本身是沒有主題曲的,但它在八十年代上映后,非常轟動,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所以后來又根據電影拍攝了一部同名電視劇,由釋小龍主演,里面還有小吳磊。
電視劇的主題曲,就是楊昊剛剛唱的這首《少年中國說》。
這首歌的原唱是沙寶亮,歌曲全部取自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
跟張杰唱的那首《少年中國說》不太一樣,那首的歌詞是梁啟超原文基礎上發揮的。
楊昊暫時還沒有搞明白他那段記憶的觸發機制,總之是要有點關聯才行。
張杰那首雖然在后世名氣很大,但跟《自古英雄出少年》關聯較弱,所以楊昊想起來的是沙寶亮的這首。
一周后,國慶節,楊昊在晚會上表演了這首歌曲,這次有了樂器的配合,氣勢更足。
這首歌的內容也非常大氣,沒什么不好的東西,全廠老少聽了,都熱烈鼓掌。
人嘛,都喜歡抱團。
雖然廠子里分為長影和峨影兩派,整天斗得不亦樂乎。但是在香港人面前,馬上又是一個緊密的團體了。
夏夢也非常喜歡這首歌,當場決定買下,當做電影的主題曲。
“小楊,剪輯出來的片段我看了好幾遍,拍得非常好。
你設計的武打動作行云流水,比起香港那些動作指導毫不遜色。
我希望正式聘請你擔任《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動作指導?!?
“謝謝,我一定協助牟導演,把這部戲拍好!”
夏夢聘請楊昊擔任動作指導,是按照香港的行情,開價五萬塊。
不過楊昊是峨影廠的員工,他是用工作時間來做武指的,所以這筆錢到不了他的手里,他最多能拿點獎金。
寫歌的酬勞就跟廠里沒關系了,那是他的稿費。
夏夢也知道當武指的酬勞到不了楊昊的手里,所以買歌的費用是頂格給的,整整五千港幣。
這個年代,黃霑寫一首歌,報價也就五千,經常拿不到這么多,給人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