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白帝城的青石磚縫里滲著暗紅血水。陳到望著地牢中堆積的尸體,劍穗上的血珠滴落在霍弋幼子的襁褓上。懷中嬰兒突然啼哭,聲音刺破死寂,讓他想起多年前在長坂坡,趙云單騎救主時,幼主阿斗也是這樣啼哭。
“將軍,趙云的虎步軍正在西門集結!“傳令兵的嘶吼被雨聲吞沒。陳到將孩子交給親信,握緊腰間佩劍。地牢深處傳來鐵鏈拖曳的聲響,一名渾身是血的士兵被拖出,正是霍弋的副將。
“殺了我......“副將咳著血沫,眼中閃著瘋狂的光,“你們這些走狗,早晚不得好死!“
陳到的劍停在半空。雨聲中,他仿佛聽見霍峻當年在葭萌關城頭的喊話:“陳將軍,此城在,人就在!“此刻地牢里的血腥氣,與當年葭萌關下的尸山血海漸漸重疊。他猛地轉身,對著士兵下令:“留他活口!“
與此同時,永安宮的偏殿內,諸葛亮凝視著案上破碎的玉玨。這是他與劉備初遇時,主公贈予的信物。如今玉玨斷成兩截,裂痕處泛著不祥的幽光。姜維匆匆入內,鎧甲上還沾著夜露:“師父,趙云將軍已控制西門,陳到的白毦兵正在集結。“
“子龍還是動手了。“諸葛亮輕聲嘆息,展開一封密信,上面是法正臨終前用血寫的字跡,“孝直早就察覺,有人在陛下的藥中動手腳。“他的目光掃過信末的暗紋——與昨夜黃門侍郎藥碗上的云紋完全一致。
姜維握緊劍柄:“師父,我們該怎么辦?陛下已經......“
“噓——“諸葛亮突然噤聲。窗外傳來細碎的腳步聲,他迅速將密信投入火盆,火苗瞬間竄起,將字跡吞噬。門被推開,黃門侍郎帶著四名侍衛踏入,手中捧著明黃色的詔書。
“丞相,陛下宣召。“黃門侍郎的聲音尖細刺耳,目光在姜維腰間的佩劍上停留片刻。
太極殿內,劉備倚在龍榻上,手中把玩著染血的玄鐵令符。殿中彌漫著濃烈的藥味,與血腥味混在一起令人作嘔。他盯著走進來的諸葛亮,突然笑出聲:“丞相可知,趙云為何劫獄?“
諸葛亮行大禮:“臣不知。“
“因為他是霍峻的女婿!“劉備將令符狠狠砸在地上,“當年霍峻戰死,朕念其忠勇,將霍氏幼女許配給趙云!好啊,好一個常山趙子龍,居然敢欺君罔上!“
諸葛亮心中劇震。他想起趙云每次提起霍峻時的敬重,想起霍弋幼子被救出時,趙云眼中的淚光。原來那些未說出口的情誼,早已深種多年。
“陛下,此事或有誤會......“
“誤會?“劉備猛地起身,劇烈咳嗽震得龍榻發顫,“諸葛丞相,你以為朕老糊涂了?“他突然從袖中抽出一卷竹簡,展開后竟是偽造的“諸葛亮與東吳密約“,“你屢次勸阻伐吳,力保霍家余孽,如今證據確鑿,還有何話說?“
殿外驚雷炸響,照亮劉備扭曲的面容。諸葛亮望著那張布滿血絲的眼睛,突然意識到,眼前之人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能聽進諫言的主公。權力與仇恨,已經徹底吞噬了他的理智。
“陛下若執意如此,臣愿以死明志。“諸葛亮摘下相印,放在階前。
“想死?沒那么容易!“劉備獰笑著,“朕要你親眼看著,所有背叛者的下場!來人,將丞相押入天牢!“
深夜,天牢的油燈昏黃如豆。諸葛亮蜷縮在潮濕的稻草上,耳邊傳來遠處廝殺聲。牢門突然被推開,陳到閃身而入,懷中抱著熟睡的霍家幼子。
“丞相,趙云將軍正在攻打宮門,他讓我......“陳到的聲音哽咽,“他說,若有不測,請您照顧好這個孩子。“
諸葛亮顫抖著接過孩子,襁褓中滑落一塊玉佩,上面刻著“霍“字。他想起隆中對時,劉備說“欲成大業,須以仁義為本“;想起赤壁之戰時,三人在戰船中共飲慶功酒。那些溫暖的回憶,此刻卻像鋒利的刀,割得他心口生疼。
遠處傳來震天的喊殺聲,天牢的墻壁在震動。諸葛亮抱緊懷中的孩子,望著牢窗外的雨幕。他知道,蜀漢的命運,即將在這場血色風暴中,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